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障碍(DD)和广泛性焦虑(GAD)患者非匹配负波(MMN)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69例DD组、41例GAD组和58名正常人(NC组)的MMN作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与此,GAD组的MMN潜伏期变化方向与DD致。结论: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的种补充手段,MMN和300联合应用可作为DD和GAD患者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 标签: 抑郁障碍 广泛性焦虑 非匹配负波
  • 简介:患儿男,七岁.因头昏,鼻塞来我院儿科就诊,无胸闷,心悸.查体T37℃,心率110次/分,律不齐,闻及早搏.无病理杂音.两肺无异常.3导联同步心电图连续记录示心动过速.所显示的连续两次窦性搏动间期为0.48-0.60s,约合频率为100-125次/分.各导联还可见宽大畸形的QRSb波,连发2个,3个及多个.其R-R间距为0.46-0.60s.部分窦性P波后可见介于窦性与室之间的QRS波,为室融合波.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不齐,室并行心动过速.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住院给予利多卡因,异搏定等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效果不明显.故嘱其做射频消融治疗.但考虑患儿年龄小且无任何不适,让其择期手术,并定期复诊.

  • 标签: 小儿 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 心脏病 异位心律
  • 简介:患者男性57岁,食道癌手术后10个月。95年4月7日因发作心悸、胸闷、黑朦、抽搐收治入院。入院时ECG示: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诊断:感染心内膜炎,阿斯综合证。入院后即安装临时起搏器。V3R(附图)为次日心电图描记,P—P基本规则,频率75次/分心室起搏心律频率79次/分与窦性P波频率75次/分接近。但由于存在Ⅰ°房室传导阻滞,其P—R间期长达0.32秒,

  • 标签: 起搏心律 文氏现象 干扰性 左束支阻滞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融合波
  • 简介:眩晕癫痫以发作眩晕为临床表现,多在颞上回痫放电。作者近几年来在神经内科门诊见到5例病人。现报道如下:、资料与临床眩晕癫痫病人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6~12岁。起病多在学龄前期。发作表现:周围环境物体旋转者2例,自身摇摆不稳者2

  • 标签: 眩晕性癫痫 苯妥英钠 发作性眩晕 学龄前期 多发性硬化 神经系统检查
  • 简介:根据读者的要求,今将刘名顺、闫宝云、董全胜、孟繁妔教授主编的《实用脑电地形图学彩色图谱》专著中的总论部分,摘登如下,供读者们阅读参考。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彩色图谱 分类 原理
  • 简介:患者张××,男,46岁,干部。主因发作幻嗅伴前额痛,头晕20余天。发作前无任何诱因,无先兆。发作时脸色苍白,出冷汗,闭目不语,精神不振。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最长10分钟,可自行缓解。发作后全身不适,乏力,发作无规律。发病后曾在当地就诊,查无阳性发现而诊为“神经官能症”经治无效。近周来发作较频繁,有时伴有两手小抽搐,尤以夜间为甚,且持续时间延长,约15分钟,因诊断不清,病情加重而转来我院就诊。既往二年前曾有前额头痛,头晕史。查体:BP16/10.6kPa,心率

  • 标签: 脑电图改变 幻嗅 神经官能症 胶质瘤 全身不适 颅内肿瘤
  • 简介:种治疗偏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刘教授依据西医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及祖国医学现代理论,采用中药配伍,应用新工艺和神经电生理学现代新技术研制而成的种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各种原因所致的偏瘫的中医方剂。经查新资料证实,目前国内外尚无同名同成分产品,此药物除治疗偏瘫外,还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大脑缺血缺氧损害,如脑萎缩、痴呆、缺血缺氧脑病以及缺血性头痛、头晕和氧化碳中毒等。

  • 标签: 治疗原则 偏瘫 药物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缺血缺氧性损害 缺血缺氧性脑病
  • 简介:目的:研究部分运动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EEG)变化特征,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部分运动癫痫持续状态进行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观察.结果:本组10例脑电图均见到发作期或/和发作间期阵发性的电活动.结论:部分运动癫痫持续状态分析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

  • 标签: 部分性运动性癫痫持续状态 临床特点 脑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 简介:杀菌/通透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protein,BPI)存在于人或哺乳动物中性粒细胞(PMN)嗜天青颗粒中,是机体抵抗细菌侵袭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多肽家族的重要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内源抗菌物质存在于从原核细胞、植物和昆虫到哺乳动物的整个进化过程中,但是哺乳动物的抗菌物质只有少数在体内实验中证实确实有效.正因为PMN抗菌多肽"军火库”的多数只在体外实验中具有杀菌作用,而在体内实验中无效,因此对某单独成分的实际作用需要认真、全面的分析.BPI之所以在PMN抗菌多肽"军火库”中引人注目,就在于其选择性地对革兰阴性杆菌(Gram-negativebacteia,GNB)具有杀菌作用以及对GNB外膜上LPS的强大亲和力(Kd<5nM),故BPI有着"超级抗生素”之称.

  • 标签: 临床研究进展 基础临床研究 增加蛋白
  • 简介:小鼠口服地红霉素200mg/kg在给药后30分钟和60分钟测定对小鼠般行为活动、小鼠自主活动和小鼠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均无明显影响;小鼠口服地红霉素650mg/kg在给药后30分钟测定对小鼠般行为活动、自主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戊巴比妥钠可产生协同作用,给药后60分钟测定对小鼠般行为活动、自主活动、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则无明显影响,表明给子地红霉素200mg/kg(相当于拟临床人用量的3倍)对中柩神经系统无明显兴奋和抑

  • 标签: 地红霉素 一般药理 戊巴比妥钠 阈下催眠剂量 自主活动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房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以40例阵发性(含特发现)房颤患者为观察1组,40例频发房早伴或不伴短阵房心动过速患者为观察2组,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量三组的同步12导联常规心电图上P波最大时间(Pmax)、P波离散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Pmax、Pd明显大于对照组(P〈O.05),Pd三40ms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是预测房心律失常的有效指标.

  • 标签: P波离散度 房性心律失常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所谓边缘Q波是措不能完全符合异常Q波标准的Q波。其分为二种类型。1.接近异常Q波的边缘Q波,此种Q波表现为Q波粗钝错折,时限≥0.04秒,此种Q波按异常Q波对待;若同时同导联S—T段抬高、T波倒置,则肯定为异常Q波。

  • 标签: 异常Q波 边缘性 接近异常 T波倒置 临床医学 正常情况
  • 简介:本文报告1家3代遗传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12例患者及1例无症状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表明:BAEP、SEP、MEP、VEP、ENG和NCV的异常率分别为92%、90%、92%、77%、94%、95%。

  • 标签: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 诱发电位 肌电图
  • 简介:局限性对侧转位发作癫痫脑电地形图的表现特点为:①如患者发作时,头、眼和躯干向左侧转位时,其脑电地形图表现特点为:在δ频段于右额区出现高功率阴影,在Scake为32时,其功率值在7.9μv以上,颜色灰阶在16个灰阶以上。②如患者发作时,

  • 标签: 表现特点 脑电地形图 发作性 转位 癫痫脑电 灰阶
  • 简介:动物血压实验是药理生理实验中比较重要的实验,无论教学实验,科研都给采用,长期以来,多采用狗作为血压实验模型,这是因为狗耐受力强,血容量大,能耐受手术损伤,成功率高。但是目前狗来源困难,费用昂贵,使愈来愈多的人愿意改用来源容易的家兔做血压实验,家兔较温顺,可是它们耐受力差血容易相对少,股静脉很细,

  • 标签: 兔耳 耐受力 动物模型 耐受手术 股静脉 输液针
  • 简介:目的:观察注射用黄芪冻干粉对动物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黄芪冻干粉给予小鼠和麻醉犬静脉注射,观察药物对动物各系统的影响.结果:注射用黄芪冻干粉各剂量(生药70.0g/kg、35.0g/kg、7.0g/kg)组对麻醉犬血压、心率有显著降低和减慢作用;对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ST间期有显著延长影响(P<0.01);但对QRS、T波、P波、心动节律无明显影响;对犬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P>0.05);对小鼠自主活动无明显影响,并不影响小鼠戊巴妥钠阈下催眠剂量(P>0.05).结论:注射用黄芪冻干粉明显降低犬血压、减慢心率,显著延长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ST间期,但对QRS、T波、P波、心率节律和呼吸系统(呼吸频率、深度、节律)无明显影响;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无抑制作用.

  • 标签: 注射用黄芪冻干粉 一般药理 心电图 血压
  • 简介:在脑电图领域,对于各种异常的脑电现象,可概括分为两种:其中种称为阵发性异常,这属于短暂的病理性放电(discharge,或称发作波),很可能与大脑皮层的兴奋异常增高有关;而另种称为背景活动异常,包括慢波增多、懒波现象和局部低振幅等,它反映了大脑功能损伤区域及异常程度。再从空间分布上看,异常脑电活动可局限于某较小的区域,但也可以呈广泛分布。

  • 标签: 脑电图 广泛性异常 脑功能损伤 异常增高 大脑皮层 空间分布
  • 简介:本文对10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检查,全部呈现弥漫θ或δ活动,例并对比了睡眠及醒觉时的脑电图的变化,全部10例均未见局灶异常,作者认为临床上不能单独依靠脑电图来确诊持续植物状态,但脑电图的动态观察对于判断预后有定作用。

  • 标签: 持续性植物状态 脑电图
  • 简介:为探寻难治肺结核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收集近期内经包括异烟肼、利福平抗痨方案连续治疗6个月,痰菌持续阳性病例42例。予以全程力克肺疾、氧氟沙星、丁胺卡那4个月,并根据既往用药情况予以全程EMB或PZA,完成6个月疗程观察31例。结果:临床治愈5例(12.90%),好转18例(58.06%),总有效率70.96%。本治疗方案中氧氟沙星和丁胺卡那有肯定的抗痨效果。力克肺疾中对氨基水杨酸能有效阻止异烟肼乙酰化,而显著增强异烟肼的疗效,且对氨基水杨酸钠亦具有抗痨作用,此药在临床对复治病例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三药联合应用起了协同作用,但存在副作用较多,价格昂贵,疗效不尽人意,并且观察时间和病例有限,因而有待于进步观察和改进。

  • 标签: 难治性肺结核 疗效观察 氧氟沙星 力克肺疾 异烟肼 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