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U是心电图中较小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特别是U振幅显著增高,颅似高钾引起的高尖T时,因两者治疗预后及临床意义回然不同,故应仔细辨认。例1患者男性,42岁,临床诊断:急性胃肠炎。血钾2.2mmol/L,ECC:(图1A)多导联ST段下移,U高耸,V3达0.95mv,T与之融合,不易区分,Q—U间期0.52s,ECC诊断:低血钾。补钾治疗5天后,血钾升至5.1mmol/L,ECC(图1B)巨大U消失。

  • 标签: 心电图 巨大U波 T波 鉴别诊断
  • 简介:它主要包括十四项系列参数:1、资料分析期间的棘检测;2、真时检测前——棘卡片组;3、真时检测后——棘卡片组;4、检测时间窗;5、每一回放棘后的沉默时间;6、棘记录彩色步骤;7、抗干扰异敏度;8、棘检测灵敏度;9、肌电消除灵敏度;10、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棘波 卡片组 检测灵敏度 资料分析 系列参数
  • 简介:所谓边缘性Q是措不能完全符合异常Q标准的Q。其分为二种类型。1.接近异常Q的边缘性Q,此种Q表现为Q粗钝错折,时限≥0.04秒,此种Q按异常Q对待;若同时同导联S—T段抬高、T倒置,则肯定为异常Q

  • 标签: 异常Q波 边缘性 接近异常 T波倒置 临床医学 正常情况
  • 简介:宽QRS心动过速(WRT)是指WRT发作时心室率大于或等于100次/分,QRS时限大于或等于0.12秒的心动过速,是需急诊鉴别与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又为临床医师及心电图工作者感到颇为头疼的心律失常.

  • 标签: 宽QRS波 心动过速 诊断 鉴别诊断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头痛、头痛型癫痫与脑电图(EEG)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发作性头痛的患儿,在头痛间期进行了常规EEG及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并对其临床与EEG改变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单纯发作性头痛而无癫痫发作或癫痫家族史,若EEG有典型癫痫样放电、抗癫痫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诊断为头痛型癫痫;单纯发作性头痛而无癫痫发作或癫痫家族史,尽管EEG有典型癫痫样放电,但一般药物治疗有效,应诊断为偏头痛或血管性头痛更为合适。结论:EEG检查可为头痛与头痛型癫痫的筛选、诊断、治疗、转归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头痛 头痛型癫痫 脑电图
  • 简介:近数十年来,真前感染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新抗真菌药物也大批涌现,耐药菌株在临床上亦时有发生。因此,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成为临床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然而,与抗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有所不同,在国内外至今尚未有一个规范的标准测试方法可被公众接受,这可能与真菌本身生长缓慢,体积大又具厚的胞壁等有关。1992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抗真菌药物组首先提出一个初步方案,规定了有关酵母样菌的抗菌药物敏感

  • 标签: 药物敏感试验 抗真菌药物 培养基 分生孢子 灭菌蒸馏水 二性霉素B
  • 简介:本文通过68例Ⅱ型糠尿病人和30例对照组正常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H—反射的关系研究发现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胫神经的H—反射的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正常人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Ⅱ型糠尿病人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与病人年龄、病程无关,与糠化血红蛋白的升高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

  • 标签: 糠尿病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H—反射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障碍(DD)和广泛性焦虑(GAD)患者非匹配负(MMN)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69例DD组、41例GAD组和58名正常人(NC组)的MMN作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与此,GAD组的MMN潜伏期变化方向与DD一致。结论: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MMN和300联合应用可作为DD和GAD患者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 标签: 抑郁障碍 广泛性焦虑 非匹配负波
  • 简介: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失匹性负(MMN)的特征以及治疗缓解后MMN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Bravo脑电生理仪,记录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名健康人的MMN,同时记录P300电位比较,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患者组于治疗5周和12周时进行MMN随访。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组的MMN潜伏期延迟和波幅降低(正常组199.7±29.9ms和7.8±3.8μV,患者组221.4±32.6ms,4.5±3.3μV,P均〈0.01),患者组P300中靶潜伏期P3同时延迟(P〈0.01)。(2)MMN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低,与PANSS阳性症状和思维障碍分呈负相关(P〈0.05~0.01)。(3)患者组经治疗12周后,MMN波幅呈增大改变和潜伏期缩短(P〈0.01),反映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结论:MMN技术可反映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诱发脑电的自动加工过程。MMN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失匹性负波 认知障碍 随访研究 状态标志
  • 简介:宽QRS心动过速(WCT)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由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遗传性心脏猝死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及药物中毒等不同原因引起,亦可见于少数健康青年人。近年来,随着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临床医生对其分类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更加深入,快捷、正确地鉴别诊断对急诊处理、长期预后评价及长期治疗策略选择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2导联同步心电图至今仍然是鉴别诊断WCT的最重要最简便的方法和基石。本文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方针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宽QRS波心动过速 鉴别诊断 诊断流程 防治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快速性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异常睡眠纺锤与婴幼儿智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利用动态脑电图仪对100例智力测验低于70的婴幼儿(试验组)进行24小时脑电图监测,同时与100例智力测验大于70的婴幼儿(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试验组中睡眠纺锤波形成不良且量少59例(59%);睡眠纺锤缺失9例(9%),其中,单侧缺失6例(67%),双侧缺失3例(33%);极度纺锤28例(28%);睡眠纺锤正常4例,异常率96%。对照组中极度纺锤2例,异常率2%,明显低于试验组。结论:异常睡眠纺锤与婴幼儿智能障碍密切相关。

  • 标签: 异常睡眠纺锤波 婴幼儿 智能障碍 动态脑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P离散度(Pd)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以40例阵发性(含特发现性)房颤患者为观察1组,40例频发房早伴或不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患者为观察2组,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量三组的同步12导联常规心电图上P最大时间(Pmax)、P离散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Pmax、Pd明显大于对照组(P〈O.05),Pd三40ms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体表心电图P离散度是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指标.

  • 标签: P波离散度 房性心律失常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毅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神经病学和神经电生理学专家,生前曾任我杂志副主编、顾问,白毅教授为我杂志的提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逝世是我杂志的重大损失,对白毅教授生前对我杂志的巨大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白毅教授的逝去表示沉痛的哀悼!

  • 标签: 杂志 主编 神经电生理学 神经病学 重大损失
  • 简介:本文在气管螺旋条基础上加以改进,根据气管平滑肌的分布特点,在横行平滑肌丰富的气管背面软骨环缺口处每隔3~4个软骨环行一横切,切口长约为气管周径的1/3。在气管腹面及两侧面斜切,斜切口与相邻两横切口相连成,“Z”形,制成“Z”形气管条。本法简单易行,减少切断横行平滑肌,增加了肌条收缩反应幅度。机械—电换能器与二道生理记录仪相连。在换能器上负重,记录曲线上升高度可根据校对电压换算成相应电压值,制成重量—电压关系曲线。将制成的“Z”形气管条一端固定于盛有克—亨氏(Krebs—Henseleit)营养液的器官浴槽中的通气管弯头上,另一端与换能器弹性应变梁相连。肌条收缩时产生主动张力拉动弹性应变梁。主动张力大小可根据描记曲线的高度和重量—电压关系曲线换算成重量来定量表示。

  • 标签: 气管条 主动张力 定量记录重量—电压关系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在早期腕管综合症(CT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体征、症状符合腕管综合症(CTS)患者进行常规神经电生理检测.对符合神经电生理腕管诊断正常的患者(即正中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期DML≤4.5)加做环指刺激、拇指刺激、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掌刺激).结果:掌刺激中的掌-腕SCV低于41.8m/s考虑诊断为轻度CTS.在三种诊断方法中,掌刺激敏感度为67%(结合样本量大的相关专业文献中得出的统计数据为敏感度高达100%),远高于环指刺激55%和拇指刺激36%.结论:CTS患者正中神经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损伤由卡压处开始逐步向神经末梢发展,累及正中神经神经末梢,直至重度CTS,导致SNAP消失.腕-掌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在腕管早期诊断往往非常敏感,掌刺激中的掌腕SCV低于41.8m/s考虑诊断为轻度CTS,在患者出现CTS症状,但常规法无法鉴别时,可加做掌刺激作为常规鉴别诊断.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目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了“W2H2”思维网络模式进行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W2H2思维网络 病理生理学 教学
  • 简介:目的和方法:本文通过对7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EEG检查,并采用Grant氏二分变量评分对其预后进行预测和评估,结果:预测准确率是:重型组为86.4%,中型组为87.5%,轻型组为100%;而GCS评估的分别为59.1%,83.3%,100%。在重型组中EEG二分变量评分预测其预后的准确率明显高于GCS评分(P<0.05),在中、轻型组,二者预测预后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EEG二分变量评分评估预后优于GCS评分,EEG二分变量评分为一种良好的评估预后的客观指标。

  • 标签: 脑电图 二分法变量评分 颅脑损伤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