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为观察国产列美脲的降血糖作用及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将大鼠、家兔灌服列美脲2.5mg/kg、5mg/kg、10mg/kg后,通过测血糖、耐糖试验和测血浆胰岛素水平研究列美脲的作用。结果显示,给药后血糖均明显降低(P<0.01),且药效强于列本脲;大鼠灌服2.5mg/kg列美脲已能明显对抗糖负荷引起的血糖升高,随给药剂量升高对抗作用增强;家兔灌服该药上述三种剂量后亦明显对抗糖负荷引起的血糖升高;大鼠和家兔灌服列美脲后血清胰岛素水平上升,其升高程度与给药剂量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列美脲能刺激胰岛并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对比实验表明列美脲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强于列本脲。

  • 标签: 国产格列美脲 药效学试验 大鼠 家兔 降血糖作用 血清胰岛素水平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8岁.三年前在日本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1期"(ANLL-M1),当时在日本第一次化疗后曾行外周干细胞移植,一年半后复发,在北京某医院第二次化疗后即出现高热(体温40.0℃),咳嗽、咳痰,伴恶心、呕吐、失语及右侧偏瘫,经相关检查证实并发脑脓肿及肺炎,住院治疗半年,病情无好转,于2000年收入我院治疗(住院号4544).

  • 标签: 日达仙 药物治疗 成人 白血病 严重感染 免疫调节因子
  • 简介:近数十年来,真前感染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新抗真菌药物也大批涌现,耐药菌株在临床上亦时有发生。因此,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成为临床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然而,与抗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有所不同,在国内外至今尚未有一个规范的标准测试方法可被公众接受,这可能与真菌本身生长缓慢,体积大又具厚的胞壁等有关。1992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抗真菌药物组首先提出一个初步方案,规定了有关酵母样菌的抗菌药物敏感

  • 标签: 药物敏感试验 抗真菌药物 培养基 分生孢子 灭菌蒸馏水 二性霉素B
  • 简介:毅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神经病学和神经电生理学专家,生前曾任我杂志副主编、顾问,白毅教授为我杂志的提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逝世是我杂志的重大损失,对白毅教授生前对我杂志的巨大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白毅教授的逝去表示沉痛的哀悼!

  • 标签: 杂志 主编 神经电生理学 神经病学 重大损失
  • 简介:本文在气管螺旋条基础上加以改进,根据气管平滑肌的分布特点,在横行平滑肌丰富的气管背面软骨环缺口处每隔3~4个软骨环行一横切,切口长约为气管周径的1/3。在气管腹面及两侧面斜切,斜切口与相邻两横切口相连成,“Z”形,制成“Z”形气管条。本法简单易行,减少切断横行平滑肌,增加了肌条收缩反应幅度。机械—电换能器与二道生理记录仪相连。在换能器上负重,记录曲线上升高度可根据校对电压换算成相应电压值,制成重量—电压关系曲线。将制成的“Z”形气管条一端固定于盛有克—亨氏(Krebs—Henseleit)营养液的器官浴槽中的通气管弯头上,另一端与换能器弹性应变梁相连。肌条收缩时产生主动张力拉动弹性应变梁。主动张力大小可根据描记曲线的高度和重量—电压关系曲线换算成重量来定量表示。

  • 标签: 气管条 主动张力 定量记录重量—电压关系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在早期腕管综合症(CT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体征、症状符合腕管综合症(CTS)患者进行常规神经电生理检测.对符合神经电生理腕管诊断正常的患者(即正中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期DML≤4.5)加做环指刺激、拇指刺激、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掌刺激).结果:掌刺激中的掌-腕SCV低于41.8m/s考虑诊断为轻度CTS.在三种诊断方法中,掌刺激敏感度为67%(结合样本量大的相关专业文献中得出的统计数据为敏感度高达100%),远高于环指刺激55%和拇指刺激36%.结论:CTS患者正中神经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损伤由卡压处开始逐步向神经末梢发展,累及正中神经神经末梢,直至重度CTS,导致SNAP消失.腕-掌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在腕管早期诊断往往非常敏感,掌刺激中的掌腕SCV低于41.8m/s考虑诊断为轻度CTS,在患者出现CTS症状,但常规法无法鉴别时,可加做掌刺激作为常规鉴别诊断.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目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了“W2H2”思维网络模式进行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W2H2思维网络 病理生理学 教学
  • 简介:目的和方法:本文通过对7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EEG检查,并采用Grant氏二分变量评分对其预后进行预测和评估,结果:预测准确率是:重型组为86.4%,中型组为87.5%,轻型组为100%;而GCS评估的分别为59.1%,83.3%,100%。在重型组中EEG二分变量评分预测其预后的准确率明显高于GCS评分(P<0.05),在中、轻型组,二者预测预后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EEG二分变量评分评估预后优于GCS评分,EEG二分变量评分为一种良好的评估预后的客观指标。

  • 标签: 脑电图 二分法变量评分 颅脑损伤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