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昏迷病人的脑电图监测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昏迷病人的脑电图监测记录结果及临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波型昏迷:61例(78%)死亡7例,β昏迷:1例(1%)预后良好,α-昏迷:2例(3%)均死亡,三相波:5例(6%)死亡3例,周期复合波4例(5%)死亡3例,平坦波:5例(6%)死亡3例,植物状态2例.结论:脑电图监测对昏迷病人的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 标签: 昏迷 脑电图 监测 预后
  • 简介:为探寻难治性肺结核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收集近期内经包括异烟肼、利福平抗痨方案连续治疗6个月,痰菌持续阳性病例42例。予以全程力克肺疾、氧氟沙星、丁胺卡那4个月,并根据既往用药情况予以全程EMB或PZA,完成6个月疗程观察31例。结果:临床治愈5例(12.90%),好转18例(58.06%),总有效率70.96%。本治疗方案中氧氟沙星和丁胺卡那有肯定的抗痨效果。力克肺疾中对氨基水杨酸能有效阻止异烟肼乙酰化,而显著增强异烟肼的疗效,且对氨基水杨酸钠亦具有抗痨作用,此药在临床对复治病例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三药联合应用起了协同作用,但存在副作用较多,价格昂贵,疗效不尽人意,并且观察时间和病例有限,因而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改进。

  • 标签: 难治性肺结核 疗效观察 氧氟沙星 力克肺疾 异烟肼 治疗方案
  • 简介:FCE22250在国内首先由四川抗菌素工作研究所研制成功,本文报导它的体内外抗结核活性及其在小鼠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实验表明:(一)FCE22250对人型结核分枝秆菌H37RV的抑菌作用与利福平相近或略强。(二)FCE22250的体内抗结核活性显著强于利福平。(三)FCE22250呈

  • 标签: FCE22250 体内血药浓度 抗结核药 小鼠血浆 药物浓度 同样条件
  • 简介:本文报告了脑梗塞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显示不同程度脑梗塞患者,其认知功能降低不同,本文指出,P300峰潜时是评价大脑认知功能的客观而敏感的指标。

  • 标签: 脑梗塞 认知功能 P300
  • 简介:目的:应用脑电图(EEG)对静脉全麻病人各期进行监测研究。方法:对19例腹部手术病人分别进行麻醉前、麻醉诱导时、手术中及停药一小时的EEG监测及描记,结果:在麻醉诱导时EEG均可呈现典型的爆发性抑制,似在额叶向全脑抑制,每次等电位持续时间的知短与麻醉深有关,结论:本组静脉复合麻醉药主要作用于在脑皮层,可使得EEG出现典型的爆发性抑制,此改变似以额叶向全脑抑制,我们试图利用等电位持续时间的长短判断麻醉的深度,而普鲁卡因复合液在麻醉中主要起到维持麻醉深度的作用。

  • 标签: 脑电图 普鲁卡因 复合麻醉 监测 静脉麻醉
  • 简介:目的:本文对恶性肿瘤病人心电图变化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文共记录262例心电图,其中132例为恶性肿瘤组,130例为正常人组,观察和比较两组心电图异常改变的例数和总体异常发生率.结果:恶性肿瘤组在窦速、T波改变、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肢导联低电压、电轴偏移等心电图异常事件发生的例数为44例,异常率为33%,正常人组心电图异常事件发生的例数11例,异常率为8%.结论:恶性肿瘤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正常人组明显增高,并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 标签: 恶性肿瘤 心电图 临床分析 心脏病 肺心病
  • 简介:一、病例资料患者,男,44岁,主因发作性抽搐30年于2009-7-10入院。患者30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约1分钟缓解,每天数次或数月1次。5年前发作后出现双手拉扯﹑摸索,时有游走。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发作前自觉胃部不适﹑胃气上升感。服用苯妥英钠﹑氯硝西泮﹑苯巴比妥等药物效果不佳,6天前连续发作4次。既往12岁时因头痛﹑发热﹑意识障碍在当地医院行腰穿术,

  • 标签: 颞叶内侧癫癎 颅内结核瘤 发作性抽搐 病例资料 四肢抽搐 意识丧失
  • 简介:麻醉前访视是麻醉实习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麻醉学系50名学生实习结束时进行闭卷考核骨科病人麻醉前访视程序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分析骨科病人麻醉前访视程序在麻醉实习中的应用情况及质量分析,为改进和提高该部分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提供思路。

  • 标签: 骨科 麻醉实习 教学方法
  • 简介:食管癌病人手术前、后引起精神状态异常并不少见。由于食管癌的症状、预后以及手术可能带来的生命危险、器官损失、功能障碍和严重疼痛等不良后果,病人可出现一些精神应激反应,性格行为异常(characterbehaiver)和神经官能症(neurosis)。由于症状轻微,没有引起严重后果,往往不被重视。现将1990~1997年间食管癌伴有精神状态异常并有完整脑电图资料的2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精神状态异常 脑电图
  • 简介:本课题依据机体对药物具有时辰敏感性的原理,旨在探索中药治疗冠心病的最佳有效服药时间。研究于11~12月份进行。对象为九例(其中三例各参加二次试验)夜时休息白天活动的患者。男性:年46龄~57岁。经一般查体、心电图及血脂等检测,符合国际心脏病

  • 标签: 冠心病人 近似昼夜节律 服药时间 心脏病学 子午流注 开穴时间
  • 简介:文献报道放射治疗会损伤唾液腺,导致病人口干。由于没有或较少有唾液分泌,病人感觉不适,疼痛,患感染和龋齿的危险性增加,并且给吞咽和讲话带来一定困难。匹罗卡品有拟副交感神经作用,能刺激唾液的分泌,它在口腔干燥治疗方面的应用尚外于较新的领域。

  • 标签: 匹罗卡品 口腔干燥症 肿瘤病 放射治疗 感觉不适 唾液分泌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老年病人股骨手术的椎管内麻醉方式.方法:选择老年病人63例,把病人分成3组:持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21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19例,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OCSEA组)23例,分别作硬膜外麻醉、常规腰麻及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及血压变化的情况.结果:硬膜外麻醉组的麻醉效果略差于另2组,CSEA组和OCSEA组的麻醉平面比EA组更易控制,OCSEA组的循环比其它2组更稳定.结论:小剂量、小容量、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适合老年病人下肢手术的麻醉.

  • 标签: 老年病人 麻醉方式 椎管内 股骨 复合硬膜外麻醉 手术中
  • 简介: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上应用广泛,但过敏反应发生率居各类药物之首,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危害极大。本文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test,RAST)检测临床青霉素类过敏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选择有青霉素类过敏史病人和皮试阳性病人115例,检测其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对BPO-PLL、BPA-PLL、APO-PLL、APA-PLL、AXO-PLL、AXA-PLL、PVO-PLL、PVA-PLL和FLUO-PLL等9种抗原的特异性。

  • 标签: 类过敏 青霉素类 病人 过敏原 人血清 放射
  • 简介:本文通过68例Ⅱ型糠尿病人和30例对照组正常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H—反射的关系研究发现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胫神经的H—反射的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正常人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Ⅱ型糠尿病人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与病人年龄、病程无关,与糠化血红蛋白的升高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

  • 标签: 糠尿病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H—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