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笔者在临证过程中,善于运用阳陵泉穴,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法,或针刺与中药口服配合,或针刺与中药散剂外敷配合,常获显效。本文选取临证治疗中的病例,对阳陵泉穴的临床应用进行简单剖析。

  • 标签: 阳陵泉穴 肩周炎 网球肘 腓肠肌痉挛 膈肌痉挛 风寒湿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例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步肝切除术(ALPPS)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例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步肝切除术患者的资料,对其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对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步肝切除术患者进行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肝肿瘤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类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5年住院病房的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限定日用剂量(DDD)、限定日用费用(DDDC)以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相关指标,对药品的应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第类精神药品应用量虽然呈现小幅增长趋势,但整体应用趋势仍较为稳定,临床中以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等药物应用率最高,临床中所应用的类精神药物的DUI均小于1;结论我院目前临床中类精神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

  • 标签: 二类精神药品 临床应用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壁横纵切口对于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2015年产科收治的90例次剖宫产产妇为对象,其中有45例产妇初次剖宫产史采用腹壁纵切口,设为观察组,另45例产妇在初次剖宫产时为腹部横向切口,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粘连情况及开腹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开腹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术中粘连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初次剖宫产时选择腹壁纵切口,可降低再次剖宫产的难度,并减少术中粘连情况的发生,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腹壁纵切扣 腹壁横切口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政策全面开放致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对策在临床工作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通过召集院内、院外执业护士组建护士临时储备库,增补因护士临时事假、病假及产假而导致人力相对不足的科室,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保障护理安全。结果护士临时储备库的建立及运用,较好的缓解了临床护理人力相对不足而导致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困难等现象,使护理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结论护士临时储备库可灵活运用院内和社会护理人力资源,保障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值得医院推广运用。

  • 标签: 二胎政策 护理人力不足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次胆道手术治疗肝胆道结石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肝胆道结石行次胆道手术的63例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研究,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次胆道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98%(17/63),其中并发症最为常见的就是切口感染、组织液化以及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术后结石残留率为11.11%(7/63);53例患者术后得到随访,结果显示3例肝癌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1例患者出现胆道逆行感染,其余49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行次胆道手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而言,术前需要明确结石部位并把握手术时间,同时要选择科学的手术方式,而在手术过程中结合纤维胆道镜及B超定位技术,对于结石取尽、降低残石率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二次胆道手术 肝胆道结石 结石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我院第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方法我院门诊药房选取2016年的第类精神药物处方5049份,研究和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名称、用药剂量、用药剂型。结果第类精神药物处方5049份,占处方总量的11.12%,精神药物的联用药有54张,占第类精神药物处方量的1.07%,没有精神药物的三联以及以上的情况。大于66岁的患者使用最多,占比为29.01%;19岁到35岁的患者使用最少,占比为12.99%。艾司唑仑片的DDDs值最大,为13542,最少的为地西泮注射液,DDDs值为167。结论我院的第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类精神药品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合理的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2015年期间类精神药品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目前类精神药品管理中的问题主要包括空安瓿、剩余药品的回收存在问题、处方药品通用名书写不规范、使用登记信息有偏差、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权责不分明、反馈机制不完善、医护人员对精神药品相关法律认知度较低;结论目前精神药品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较多,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类精神药品管理质量,提高临床用药安全,保障患者的健康。

  • 标签: 二类精神药品 管理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近些年,我国已慢慢迈进低生育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孩政策,要求当前的计生工作必须统筹解决人口结构问题,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这既给计生宣教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阐述了“全面孩”政策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影响,并初步提出了应对这种新常态的计生宣教工作的创新举措。

  • 标签: 计划生育 全面二孩 宣教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碎石取石术后患者依靠摇式病床行体位排石的护理。方法对202例肾结石患者采用碎石取石术并配合摇式病床行体位排石,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做好体位排石者的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体位指导、病情观察、运动及饮食指导,排尿的监测等。结果本组202例行体位排石的患者中,术后2周结石排净123例,占60.9%,术后4周结石排净150例,占74.3%,术后8周结石排净176例,占87.1%。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依靠普通病房摇式病床行患者自助体位排石,通过护理人员在排石过程中细心指导,对结石的排出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增加了患者体位排石的信心,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此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结石 体位排石 护理 二摇式病床
  • 简介:摘要影像医学是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辅助力量。影像医学本科生是这一体系搭建的承载体,其发展的结果影响着医学影像体系的未来。但当前对影像医学本科生的培养,无论是在教学团队、平台建设、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等中均存在一些不足因素制约其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我校影像医学本科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结合我校及我科实际情况,从培养方案的修订、团队建设、教学平台的搭建、多模式的加强、院内外协作交流的加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旨在探寻适合我校的影像医学本科生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培养模式,最终达到提高影像医学本科生综合探索创新能力的目的。

  • 标签: 影像医学 探索创新 本科生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超声、多普勒超声与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间来院进行乳腺肿块检查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以及弹性成像诊断,分析诊断与病理对比结果。结果应用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以及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率分别为68.75%、78.1%、87.5%,78.9%、82.7%、86.5%,89.3%、92.9%、97.6%,联合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超声与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良性、恶性病变诊出率上较低,但将其与弹性成像鉴别联合应用则可以将诊断准确率提高,增强乳腺肿块鉴别与诊断能力。

  • 标签: 二维超声 多普勒超声 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区别。方法8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行次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期再选取80例非疤痕子宫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并对其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次剖宫产手术风险较高,应高度重视。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二次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方法选取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8例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均采取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征象。结果本组48例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中,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均存在血流信号,多血流32例,中等血流9例(结节直径<2cm),少血流7例(结节直径<2cm);维声像图显示,弥漫性病变6例,结节病变42例,大多为实性结节。结论对甲状腺恶性肿瘤采取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特征性与典型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恶性肿瘤 超声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级预防的规范化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宁夏固原市三家甲以上医院住院的16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部入选患者均对其相关资料与级预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规范化的级预防控制系统进行建立,并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身体状况等给予对应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饮食干预等,观察分析患者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及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情况等。结果通过对全部患者调查分析显示,患者存有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等;而对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分析显示,实施饮食干预患者的神经功能明显优于未实施饮食干预的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积极对脑卒中患者各种治疗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将其级预防方案的规范化及有效性提高。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结节诊断过程中,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到我院接受诊治的88例患有甲状腺结节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和手术病理结果之间进行比较,计算超声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对患者超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良性结节临床诊断符合率是78.3%,恶性结节临床诊断符合率是25.2%,同时良性结节组里面边界清晰、无钙化及斑状钙化、边界清晰、血流信号相对规则的例数均明显多于恶性结节组,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予以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减小误诊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应用意义。

  • 标签: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结节 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胎高龄产妇助产过程中应用情志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高龄胎产妇38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为所有产妇实施常规助产护理措施,为干预组产妇加用情志干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耐受度。结果干预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产妇,P<0.05。干预组产妇的疼痛耐受度显著优于常规组产妇,P<0.05。结论在助产时应用情志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胎高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疼痛耐受度,因此,应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和运用。

  • 标签: 二胎 高龄 产妇 助产 情志干预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接受次剖宫产手术产妇产生的影响。方法目标性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72例,所有产妇均行次剖宫产术,将首次接受剖宫产术时选择横切口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纵切口作为观察组,所有产妇均按照原切口进行次剖宫产手术;重点就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等基本情况进行对比考察。结果从手术基本情况看,观察组产妇无论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或是胎儿娩出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看,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56%)显著小于对照组(11.11%);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剖宫产手术应首选纵切口,不仅能够大大减轻术后产妇发生盆腔黏连的可能,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产妇的出血量,加快胎儿的娩出,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对于保证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高值得推行。

  • 标签: 腹壁横切口 纵切口 二次剖宫手术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技术对促进单独胎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对单独胎计划再生育的妇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孕前、孕期按妊娠相关焦虑量表进行动机性访谈技术;对照组按照常规围产期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的单独胎产妇平均平均住院日缩短,阴道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结论对单独胎再生育妇女建立动机性访谈技术,可以促进产妇自然分娩。

  • 标签: 动机性访谈技术 单独二胎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术后应用戊酸雌醇防止宫腔粘连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宫腔粘连患者22例及子宫纵隔患者16例,分别给予宫腔镜操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与子宫不全纵隔切除术。观察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肝功复查为正常,亦无胃肠道等明显副反应发生。经治疗患者分娩、自然流产次数均优于手术前(P<0.05)。有淋漓持续出血者1例(2.63%),通过肌注黄体酮患者停止出血,经宫腔镜复查30例(78.95%)效果良好,宫腔平整,粘连带与纵隔均未再见。结论宫腔镜术后应用戊酸雌醇防止宫腔粘连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肝功正常,且大大降低自然流产次数,增加成功分娩的机率,降低术后用药带来的不良症状发生机率,效果良好,宫腔平整,粘连带与纵隔发生机率减少。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临床 戊酸雌二醇 宫腔粘连 效果 宫腔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