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影响我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以及控制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1月份到2014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9例,对所选择的患者采取入户访问以及集中调查等方式,统计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以及控制的因素,此外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以及控制。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我社区内高血压患者的控制以及治愈因素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年龄、思想观念、地理环境、家庭因素等;对所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干预治理之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以及控制明显得到了提高,治疗从21.3%上升到71.7%,患者的血压控制从22.0%上升到8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影响治疗以及控制的因素并不单一,并且这些影响因素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控制,社区医院通过有针对性地个性化干预护理,显著的提高了社区高血压的治疗以及控制

  • 标签: 高血压 影响因素 社区医院 治疗率 控制率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德国和英国联合进行的一项长期医学调查发现,医院中的患者如果同时还有酒瘾,其死亡率会数倍于患有同样疾病但没有酒瘾的患者,而且比后者平均早7.6年亡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和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住院产妇,统计分析导致剖宫产的因素及所占比例。结果从导致剖宫产的因素来看,剖宫产上升较快,主要是病理原因,其次是社会因素,再次是医源因素,降低剖宫产需要医患双方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标签: ??剖宫产率 升高 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娱乐康复对社区老人跌倒的影响。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3月,随机选择本社区的124名老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分别常规康复干预和娱乐康复。干预结束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的跌倒,并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2个月,两组老人均获得随访,随访为100.0%。经随访,观察组的跌倒为8.06%(5/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8%(14/62),P<0.05。结论对社区老人实施娱乐康复可以显著降低跌倒

  • 标签: 社区 老人 娱乐康复 跌倒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保护会阴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7月正常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200例)为限制性会阴法下分娩。2013年3月-7月正常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接生方法进行接生,观察两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为14.75%;对照组产妇会阴侧切为87.15%,两组会阴侧切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保护会阴法能显著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减轻会阴损伤程度,减少分娩创伤,产后恢复快,产妇住院时间缩短,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限制性保护会阴法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0年来剖宫产升高的原因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2004年至2013年在阿左旗中蒙医院分娩的7301例产妇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呈逐年上升趋势②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③剖宫产指征明显放宽,以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及社会因素为剖宫产主要指征。结论高剖宫产的原因,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来自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足月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和特点,为临床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调查。结果实查当日住院患者213例,发现医院感染病例6例,医院感染现患为2.81%,例次为2.81%;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感染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感染,占50%;医院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0%;调查日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9%;治疗性用药患者标本送检为27.08%。结论该医院感染处于可控状态,医院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应提高病原菌标本送检,神经外科感染感染发生高,应加强高发科室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危险因素。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干预措施降低针刺伤发生的有效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我院在编护士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2组,每组45人,对照组不进行针刺伤干预措施。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措施,实行半年之后,统计两组人员的针刺伤发生情况,刺伤后处理情况以及各个环节刺伤发生情况。结果从针刺伤发生情况上来看,对照组护士针刺伤发生为4.44%,观察组护士针刺伤发生为17.78%,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个环节针刺伤发生情况上来看,观察组临床护理中注射,采血,拔针环节刺伤发生比对照组要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针刺伤之后,所有护士处理伤口方式正确,经过相关人员评价之后,给予6人预防用药,对已经发生刺伤的护士跟踪检查血清指标半年,无感染案例发生。结论将操作流程进行全面规范,组织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工作,并将相关考核成绩和护士的奖金挂钩,能够在根本上将护士的职业防护能力与主动执行能力提升,进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机率,值得在护理工作中进一步的推广实施。

  • 标签: 职业暴露 职业安全 针刺伤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住院患者高血脂的检出情况,为高血脂症(hyperlipemia,HPLM)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10月间于我院进行血脂含量检测的共1741例(其中有450例检出高血脂)住院患者的检查结果及临床基本资料,统计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的HPLM检出情况。结果统计发现,女性患者的HPLM检出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41~60岁年龄段的患者的HPLM检出为最高,且与其他各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41~60岁间的女性住院患者归为HPLM高风险人群,通过宣传、教育督促其进行定期的血脂检测,结合运动训练、饮食指导、个性化治疗等措施,可有效防治住院患者发生HPLM,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实践。

  • 标签: HPLM 检出率 防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健康体检中进行HbA1c检测的意义。方法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时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768名否认糖尿病史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检测结果显示,空腹血糖(FPG)≥7.0mmol/l仅15人(占1.95%),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91人(占10.55%),及早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异常而空腹血糖正常被忽视的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结论HbA1c对于提高农村糖尿病检出具有意义。

  • 标签: 农村糖尿病 OGTT HbA1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对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社区2011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8例婴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抽签法将婴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分别49例,给予对照组婴儿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婴儿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对比两组婴儿的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结果对照组婴儿的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与干预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社区护理模式能够使婴儿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都有所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 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 影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期间我院的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产妇被给予传统助产技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试验组产妇被给予优化后的阴道助产技术,比较两组在剖宫产中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剖宫产(5.00%)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19.0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的产后不良结局(6.00%)低于对照组的产后不良结局(31.0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阴道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好,结合胎头吸引术和产钳术两种术式,增加自然分娩,产妇满意度高,有效避免不良生产结局,可于产科中可合理优化、推广。

  • 标签: 阴道助产技术 降低 剖宫产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的作用和影响。方法2014年引入无痛分娩技术,剔除有绝对剖宫产术指征者,2014年1月~6月3371例纳入观察组,2013年1~6月3130例纳入对照组,对观察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844人接受调查)。结果观察组无痛分娩24.03%,观察组剖宫产54%、社会指征剖宫产35.6%均低于对照组63.07%、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无痛分娩确实增加了自己阴道分娩意愿37.2%(314/844),表示对无痛分娩安全性担忧是影响自己不选择无痛分娩的主要原因47.5%(401/844)。结论无痛分娩有助于降低剖宫产术,主要通过影响产妇阴道分娩意愿降低剖宫产

  • 标签: 无痛分娩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季节对结膜囊细菌阳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性研究方法,选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528例(528只眼),随机按春(2-4月份)、夏(5-7月份)、秋(8-10月份)、冬(11-1月份)分为4组,对患者在结膜囊细菌冲洗前其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论不同季节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最高。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不同季节 结膜囊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该院医院感染现状,为进一步制定预防与控制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床旁调查表及个案登记表,对2014年9月17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调查。结果实查666例,实查100%。医院感染为1.95%,感染例次15例次,例次感染1.95%。感染部位按部位感染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血液系统、胃肠道、腹腔内组织、表浅切口、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病原体学送检为50.43%,抗菌药物使用率27.93%。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从而降低医院感染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抗菌药物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骨折卧床病人便秘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折卧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对骨折卧床病人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便秘发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折 卧床病人 便秘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对TAT皮试阳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需要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实验组将破伤风抗毒素从冰箱中取出,放置室温下十分钟后再配制皮试液进行皮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配制,将药液取出后直接配制皮试液进行皮试。结果实验组阳性下降。结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护士工作量。

  • 标签: 温度 破伤风皮试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辅助心理疗法对降低剖宫产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单纯的心理疗法,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140例(73.7%)进行了剖宫产,15例(7.9%)会阴侧切加产钳助产,5例(2.6%)会阴侧切术自娩,30例(15.8%)顺产,观察组中74例(38.9%)因胎儿头盆不称,宫内窘迫进行剖宫产手术,116例(61.1%%)顺产。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辅助心理疗法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缩短产程,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 标签: 硬膜外分娩镇痛 心理疗法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艾灸辅助治疗对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8例在我院进行断指再植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西医常规治疗+艾灸辅助治疗)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进行比较,每组各为24例。对两组术后成活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成活为95.83%(23/24);对照组术后成活为79.17%(19/24);两组比较观察组成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疼痛感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艾灸辅助治疗断指再植术可显著增加术后成活,减轻患者疼痛感,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艾灸 辅助治疗 断指再植术 成活率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因果关联图在降低膀胱冲洗堵管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膀胱冲洗的患者4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0例,观察组在膀胱冲洗过程中应用因果关联图的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膀胱冲洗治疗,观察两组的膀胱冲洗效果以及堵管情况。结果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冲洗堵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膀胱冲洗的患者应用因果关联图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分析,通过针对堵管的主要因素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与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膀胱冲洗堵管,效果显著。

  • 标签: 因果关联图 膀胱冲洗堵管率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