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我省药品注册的情况,结合医药产业结构的特点,完善药品注册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新药的自主创新。

  • 标签: 药品注册 创新 企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退药原因分析,讨论如何加强管理,建立合理的退药制度,减少退药行为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某院2013年7月-9月门诊药房1245份退药申请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医生开错或多开、医生更改用药方案、出现不良反应等为主,退药科室以急诊科、消化内科、儿科等为主。结论退药问题是影响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之一,医院应该加强药物的监督管理,加强药学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合理用药,强化服务意识,减少退药情况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和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600张门诊点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点评处方共600张,处方书写错误占点评处方的32.17%,人均用药3.12种,其中54.50%的患者使用了针剂,43.67%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处方占65.50%,人均每次药费为53.93元。结论不合理用药问题值得重视,处方书写存在问题亟需改进。

  • 标签: 处方点评 用药情况分析 不适宜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为明确围产期保健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1年南京市下关区15565名围产儿中死亡的个案资料。结果2007-2011年下关区共有围产儿死亡97例,围产儿死亡率6.23‰。在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中,出生缺陷占30.93%,新生儿疾病占16.49%,母亲因素占13.40%。结论加强基层围产期保健工作;积极开展免费婚前,孕前检查;加强产前诊断技术,加强产科质量管理,28周前常规B超筛查发现畸形及预防早产,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加强监护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发生。

  • 标签: 围产儿 死亡率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1年抗肿瘤药物的用药情况,对抗肿瘤药物的运用及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并为其研究、生产、销售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和销售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剂使用量比其它剂型多,其中平消片、香菇多糖和氟尿嘧啶的用药频度均排在前列;此外,其他抗肿瘤药物及辅助治疗药的销售金额以及品种都是最多的。结论我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类型比较稳定,一般首选价格适宜、疗效确切、长期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所用药物基本合理。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用药分析 用药种类 用药频度 用药金额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探讨患者处于焦虑状态时出现的心电图异常改变。方法对住院的134例经临床排除器质性疾病而心电图出现不正常改变并诊断为焦虑状态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或者心率处于正常人群的高限,ST-T有轻度的改变,部分患者可诱发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心律失常,并随着焦虑状态的好转而痊愈或者好转。结论焦虑状态可以引起类似器质性病变的心电图改变,临床医师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焦虑状态 心电图描述 窦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压疮是一个极易发生但也是可通过良好有效的护理措施而避免的问题。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活动障碍、神经功能障碍、感觉功能下降、循环障碍等是形成压疮的危险因素1。

  • 标签: 医院 压疮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推动药物咨询工作的开展,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8月门诊药物咨询记录,按咨询药物分类,咨询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的药物以抗感染类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和心血管系统药物为主;咨询的内容以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药理作用及用途为主。结论加强业务学习,开展多元化药物咨询服务,更好地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 标签: 门诊 药物咨询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宫颈息肉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等感染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培养法及胶体金技术对6o例妊娠合并宫颈息肉病人进行cT、Uu、一般细菌培养的检测,并以6O例先兆流产孕妇作为对照。结果观察组感染阳性率、Uu感染率分别为51.61%、38.3%;对照组分别为21.67%、20.0%。两组感染阳性率、Uu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合并宫颈息肉与感染尤其UU感染关系密切,对妊娠合并宫颈息肉患者应常规进行宫颈感染因素检查。

  • 标签: 妊娠合并宫颈息肉 感染 解脲支原体( u u )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住院药房被退回的4325张药单的金额、原因、品种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退药的品种以注射液居多,主要以头孢替安注射液、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以及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主;退药原因主要有患者出院(17.3%)、患者拒用(31.2%)、医嘱错误(13.6%)以及患者转科、患者死亡等。退药频次主要为普外科、综内科以及儿科;退药金额较大,平均每月24.7万,其中以八、九月份最高。结论我院住院药房腿要数量大、品种多,每个科室都有发生,鉴于此,医院对退药的管理力度要加强,以对病人的用药安全和有效进行保证。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 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整理我院5年来的科研立项,按国家自然基金立项、省部级立项和其他立项分类,分别进行了立项数和资助额度的分析。从立项数量上来看,我院科研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额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国家自然立项和省部级立项在2010年均有所突破,但是绝对立项数仍然较少;从资助经费额度上看,2007年和2010年是两个拐点,2007年后,资助额度呈逐渐上升趋势,省部级项目较为突出,2010年度国家自然资助额度有大的突破,省部级资助额度有所下降,其他项目5年来呈曲折上升势。

  • 标签: 科研 立项 资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服务中心门诊药房2010年6~2013年3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为医师的责任和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素为主;内科发生退药情况较频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指导,重视药品不良反应,进一步减少退药的发生。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处方调配差错的情况,加强改善提高调配发放药品的工作质量。方法对门诊药房近两年的处方调配差错进行分析,并对药房处方调配过程给予科学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处方调配差错的情况。结果门诊处方调配差错主要为药品数量、规格、品种以及用法用量等方面的错误,经过干预后,处方调配出错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门诊药房处方调配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调配差错发生的情况,有助于提高医院药房的药学服务水平。

  • 标签: 门诊药房 处方调配 差错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企业医院人员流动情况的统计调查,分析该院人员流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该企业制定医院人力资源有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促进本地区卫生人员的合理流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统计报表,完成2008-2012年5年间某企业医院职工进出活动情况的输入与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综合流动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及科室分布5个方面的信息,通过专家访谈分析人力流动的特点及原因。结果该院通过人员流动使人员总数增加,但流入人员职称和业务素质偏低;该院通过人员流动使人员科室分布和专业结构发生变化;近年人员流动趋于活跃,尤其是年龄小于30岁人员;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流失较严重,该院人员主要流向当地事业医院。结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畅通人员合理流动渠道;建立适于本院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提高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遏制成熟人才的流失。

  • 标签: 企业医院 人员流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我市妇女病常见病、多发病状况,为有效控制妇女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并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2012年840例已婚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按年龄组分类并观察发病率。结果乳腺疾病和阴道疾病发病率最高。结论加强妇女病防治知识宣传,坚持两年一次甚至一年一次妇女病普查普治制度,重点抓好乳腺疾病、阴道疾病、宫颈炎症等常见病的防治,降低发病率。

  • 标签: 妇女病 普查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减少退药处方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门诊退药处方291例,进行分析。结果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发展或改变、不合理用药等。结论完善退药制度,制定相应措施,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减少不必要的退药。

  • 标签: 门诊退药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退药原因,建立规范,为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0月~11月的退药处方进行统计,按照退药原因和所退药品类别进行分析。结果退药原因比例较大的是患者家有备药的有78张处方,出现不良反应的有48张处方,占32.37%与19.92%。退药类别以输液为居首。结论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意识,规范退药行为,确保临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 标签: 门急诊药房 退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市TB/HIV双重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建立控制TB/HIV合作管理机制,减少双重感染者负担的政策和措施。方法在TB病人中进行HIV筛查,在HIV感染者或患者中进行TB检查。结果检测总人数为781人,发现13例患双重感染,感染百分率为1.66%(13/781)。结论应加强结核病人中HIV筛查以及HIV感染者或患者的TB筛查,及早发现TB/HIV双重感染者,做到综合管理,防治病人。

  • 标签: TB/HIV 双重感染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县级医院骨科患者的输血情况。方法通过对我院骨科患者两年(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输血情况的调查,了解县级医院骨科住院并输血患者的输血情况,设计调查表并查找资料时对其统计分析。结果总住院病人2083人,骨科总的输血患者303人,住院者总输血率14.55%,其中男168人女135人,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102岁,其中输少白悬浮红细胞1197u,血浆92600ml。最大用血量红细胞20u,用血浆1800ml。平均用血量少白悬浮红细胞3.95u,血浆356.15ml,同时申请血浆和少白悬浮红细胞者较多占73.27%。结论骨科手术并输血的患者主要是创伤性骨折,输血时血浆和红细胞同时申请者较多。

  • 标签: 骨科患者 输血情况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