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俯卧患者体位护理方法,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方法摆放体位前准备好手术床和各种体位垫,正确安置患者体位,术中加强对患者巡视。结果50例研究患者手术顺利,无不良情况发生。结论正确的手术体位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 标签: 全身麻醉 俯卧位 体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手术患者手术体位安置。方法体位安置前手术床及体位垫的准备,手术患者的准备,手术患者俯卧的安置。结果舒适安全的体位摆放,使手术顺利进行,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准确熟练的安置俯卧,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和安全,降低了因体位安置不当给患者和手术室护士带来的风险。1

  • 标签: 俯卧位 安置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卧分娩对盆底功能发生的相关变化及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107例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平卧分娩组(55例),实验组采用俯卧分娩组(52例);分别于产前38周及产后1周行各项检查。结果两组妊娠晚期盆底各项目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U-PCL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1周SUI发生率及提肛肌、内外扩约肌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1周LH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平卧分娩相比,俯卧分娩会阴的损伤率下降,对盆底的影响更小。

  • 标签: 卧位分娩 骨盆低 盆底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俯卧矫正枕后与枕横转至枕前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妇产科收治的枕后和枕横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2例采用自由体位,观察组患者62例通过侧俯卧指导改变孕妇的体位来纠正胎儿的胎位,对比两组患者的胎位纠正情况和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胎位矫正率为72.58%,对照组产妇的胎位异常的矫正率为54.84%,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12.9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0.32%,观察组产妇的矫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枕后和枕横的产妇来说采用侧俯卧合理的指导方式能有效的纠正其胎方位,减少难产和剖宫产的发生率,因此非常值得临床分娩中推荐使用。

  • 标签: 侧俯卧位 枕横位 校正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婴幼儿俯卧手术术中护理难点,探讨有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俯卧手术体位的婴幼儿的护理,从体位合理安置、个性化的体位垫制作、输液护理、无菌巾选择及体温、眼部护理等方面,针对婴幼儿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婴幼儿实施个性化的护理,使婴幼儿得到安全的护理,62例婴幼儿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设计并制作的俯卧垫及“水掌”,由于具有较高实用性,使得其在其他手术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

  • 标签: 婴幼儿 俯卧位 护理
  • 简介:摘要观察俯卧按压摇晃治疗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应用该法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的总结。结果12例中11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均获治愈。结论俯卧按压摇晃治疗髋关节后脱位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 标签: 俯卧位 髋关节 后脱位
  • 简介:摘要患者手术中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出现组织缺乏营养,从而致使组织破坏与坏死。手术中患者处于全麻状态,不能很好地对身体进行感知与控制,若手术过程中出现局部长期受压,将不利于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并且还有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选择合适的体位垫,在手术中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并且有利于术后患者身体恢复,能很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自制体位垫在侧卧及俯卧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以促进临床中自制体位垫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手术体位垫 侧卧位 俯卧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综述了俯卧通气的研究进展及俯卧通气时压疮的预防进展,分别从俯卧通气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预防护理等几个方面的进展情况展开综述认为在俯卧通气患者压疮的护理过程中,要认真做好预见性的护理,做好皮肤的保护,防止压疮的出现。

  • 标签: 俯卧位 通气 压疮 预防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俯卧通气护理对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仰卧通气,干预组实施俯卧通气,并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通气后氧合指数和脉动血气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俯卧通气可显著改善呼吸衰竭患者氧合状况,实施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俯卧通气有效实施的关键。

  • 标签: 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俯卧通气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ICU收治的92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均对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对照组采取仰卧,观察组采取俯卧,对比两组患者通气12h和24h的PaCO2与PaO2与通气24h的呼吸频率、心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气24h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及心率(18.69±2.11,94.88±2.31)明显高于对照组(12.45±2.12,72.98±1.67),且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而对照组并发症5例,占10.87%;通气24h与通气12h相比,两组患者的PaCO2与PaO2更优,且这两个时段观察组的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采取俯卧通气具有更好效果,帮助患者早日脱机。

  • 标签: ICU 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神经外科侧俯卧摆放中的护理价值。方法将我院27例需采取侧俯卧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从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回访进行规范化护理。结果对侧俯卧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生满意度。

  • 标签: 临床路径 护理 侧俯卧位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士对脊柱俯卧的安全认识,减少术后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脊柱俯卧的患者在手术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近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护士提高了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了体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护士进行体位安全性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是预防体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俯卧位 脊柱后路手术中安全问题分析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折刀与截石位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对比。方法特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患者使用截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俯卧折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体位摆放时间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等指标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俯卧折刀应用于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相比较截石而言,可有效的消除患者的羞涩感,提高其手术配合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俯卧折刀位 截石位 肛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俯卧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肺炎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仰卧机械通气,采取保护性通气模式;观察组行俯卧机械通气,同样采用保护性通气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天内不同时段的动脉血气分析、氧合参数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并在治疗后复查胸片观察肺部炎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7%,远高于对照组的56.7%。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2和PaO2/FiO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周后胸片肺部炎症吸收明显改善(P<0.05)。结论俯卧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俯卧位 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俯卧通气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卒中相关性肺炎需要呼吸机支持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俯卧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于肺炎常规治疗和呼吸机支持,俯卧组予以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俯卧通气。观察两组在通气前、第3天、第5天CPIS评分和APACHEII评分。结果俯卧通气后第3天其CPIS评分有明显差异,第5天CPIS评分和APACHEII评分佑差异。结论俯卧通气在治疗需呼吸机支持的卒中相关性肺炎有效。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卒中相关性肺炎 CPIS评分 APACHE I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通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7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俯卧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分析初始俯卧俯卧1小时、俯卧2小时的动脉血样分压(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呼吸阻力(R)、肺顺应性(C)。结果初始俯卧俯卧1小时、俯卧2小时HR、MAP、RR、R、C,经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但初始俯卧俯卧1小时、俯卧2小时的Pa02、PaO2/Fi02经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俯卧通气可有效改善氧合状态,促进肺部分泌物的排出。

  • 标签: 急性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 氧合状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ICU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采用俯卧通气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3例患者为1个护理小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中,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护理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明显较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对比均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ICU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俯卧通气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呼吸衰竭 ICU 俯卧位通气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