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国际疾病分类系统在国际上经过多次不断的修正编审,是一套较完整的科学分类法,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实际操作难等特点。这就要求编码人员要熟练掌握ICD-10的编码规则,特别是优先分类章的使用原则,灵活应用相关书籍的检索功能多方面多途径地查找,并养成详读病案资料的好习惯,遇到疑难问题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使编码准确率不断提高。

  • 标签: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编码 优先分类章 编码规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Excel预测临床红细胞使用量的方法。方法利用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对临床红细胞年度使用量进行回归预测。结果临床红细胞使用量与时间序列存在回归关系,预测效果好。结论Excel预测年度临床红细胞使用量简便有效。

  • 标签: Excel 预测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不准确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1日~6月30日在我院进行白细胞分类150例,分别应用迈瑞BC-538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工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显著高于血液分析仪,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分析仪不准确主要为两种情况,第一为白细胞分类比例不准确;第二为白细胞完全不分类,同时血液标本离心后,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同时重症肾病、肝病、脂质代谢异常及新生儿进行检测中,白细胞不分类的比例显著增加,在进行稀释处理后再进行检测,结果同手工检测结果相近。结论在应用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时应注意患者的疾病情况,在应用血液分析仪时影响白细胞分类不准确的因素,为重度疾病、化疗、放疗、药物影响因素,如对白细胞分类有影响情况下应采用手工检测,减少误差,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手工检测 白细胞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在30.0×109/L<WBC<3.0×109/L之间时,迈瑞BC-5800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法分类结果的差异。方法准确抽取60例成年患者静脉血,标本均用市售标准EDTAK2抗凝管抽取静脉血2.0ml,充分混匀后用迈瑞BC-5800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显微镜法进行分类计数,并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无显著性,而淋巴细胞却有显著性。结论当白细胞计数在30.0×109/L<WBC<3.0×109/L之间时,BC-5800在淋巴细胞分类时存在着方法学差异,且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均较差,故而不能完全依赖仪器进行白细胞分类,一定要进行手工法复片,进行白细胞分类

  • 标签: 迈瑞BC-5800血细胞分析仪 显微镜法 白细胞分类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胃息肉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5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内镜报告、病理诊断以及幽门螺杆菌检查等,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胃息肉患者的治疗措施进行探讨。结果155例胃息肉患者中,年龄介于30~70岁之间有132例,占比为85.16%;其中115例为单发,占比为74.19%;经过临床检查和分析共发现234枚息肉,息肉出现在胃窦与胃体占较大比例;息肉直径小于1.0cm的患者有125例,占比为80.65%;炎性息肉有104例,占比为67.10%;大部分患者行内镜下治疗,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等不良情况。结论胃息肉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多数患者的息肉直径均在1.0cm以下,且常见息肉为炎性息肉。针对胃息肉患者行以内镜下治疗不仅具有良好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因此针对未出现内镜下治疗禁忌症的胃息肉患者,可以在首次接受内镜检查时接受切除术治疗。

  • 标签: 胃息肉 临床特征 治疗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普外三科收治符合条件的13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年龄、性别等并对上述因素与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0例胃癌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患者12例,发生率为12.31%,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治疗,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胃癌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 简介:摘要AD是老年性痴呆症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尽管人们至今对AD的病因仍然缺乏明确的认识,却普遍认为Aβ是与AD病源相关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这种蛋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容易发生自身聚集,因此Aβ聚集形式和聚集过程被认为与AD的病因极具相关性,Aβ在体内和体外主要存在单体、寡聚体和纤维三种形式,其中Aβ寡聚体被认为是引起AD发病的重要原因,与Aβ寡聚体相关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对Aβ寡聚体的毒性、分子结构、分类和意义进行分析与总结。

  • 标签: &beta 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症 寡聚体 毒性研究 分类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6期
  • 机构:美国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等11家单位的研究人员,联合发布了第一个涵盖动物、植物、真菌、微生物约230万个已命名物种的“生命树”草图。从鸭嘴兽到马勃菌,这份草图追溯到35亿年前地球的生命起源,描述了生物随时间进化分支形成不同物种和各物种之间的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面条进行生药鉴定,为面条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研究资料。方法对药材从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面条是夹竹桃科植物灯台Alstoniascholaris(L.)R.Br.的干燥叶。结论本实验完善了面条性状、显微及薄层等生药鉴定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生药学意义。

  • 标签: 面条树 形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常用的辅助用药的分类方式进行探索。方法;通过对现有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药学专著对辅助用药基本情况进行查询,归纳总结出更加行之有效的辅助用药的范围以及分类方法。结果通过查询以及总结,对辅助用药的定义和范围的分类有了一定的想法,可以初步将我院辅助用药分为十个种类,来进行药品的管理工作。结论辅助用药的范围以及辅助用药的分类方法都需要在实际的临床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使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 标签: 辅助用药 药品分类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老年人的高发病症,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还是造成其他各种病症的重要隐患。所以对高血压疾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方法选取我院对在管的9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一年分类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经过高血压分类管理,患者依从性、改善生活方式、血压控制率、高血压防治知晓率均能得到较大提高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分类管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幕上胶质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神经外二科收治的符合条件的240例幕上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分析年龄、性别等并对上述因素与术后是否发生癫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0例幕上胶质瘤患者中,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82例,发生率为34.16%,术前癫痫史、肿瘤位置、瘤周水中带大小是术后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幕上胶质瘤术后早期癫痛的发生影响患者康复及预后,要加强术前和术后的药物预防,适当脱水同时积极处理相关因素,有望降低癫痫发作。

  • 标签: 幕上胶质瘤 癫痫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临床常规检查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而探索具体的解决策略,以指导临床检查。方法随机抽取210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3600例临床常规检查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检查过程中误差形成的原因,对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归纳总结,发现引起临床常规检查出现误差的因素主要分为仪器、试剂、样本和操作人员四大类,其各占总数的0.42%(15/3600)、0.39%(14/3600)、0.25%(9/3600)、0.5%(18/3600)。结论检验误差易误导临床诊断,影响疾病的治疗,通过加强仪器的保养和维修、试剂和样本的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可有效减少检验过程中误差的产生,从而准确得出检查结果,指导临床诊断。

  • 标签: 常规检验 误差原因 解决策略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认识,改量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选择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易感因素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占比90.32%(56/62),以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主;使用大剂量激素的患者43.55%(31/62);中性粒细胞降低69.35%(43/62);插管患者占比61.29%(38/62),静脉插管30.64%(19/62),留置导尿管尿管占比22.58%(14/62),胃管占比8.06%(5/62)。结论患者经常使用抗生素,大剂量的应用激素,中性粒细胞数目降低,侵袭性插管都是造成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类的标本进行原因分析,为临床实验室分析血细胞结果制定复检依据,提供准确数据。方法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类的标本,采用与临床沟通,多次上机复查涂片观察细胞的大小、数量、聚集等,对该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在100例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类的标本中,24例(24%)是由于采血量少,多见于婴幼儿及老年病人,43例(43%)可见于标本凝固,18例(18%)见于白细胞形态及分类异常,15例(15%)无明显原因。对各类原因的标本重新采血并复检,80%的标本检验出结果,结果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类的原因有标本凝固、血量偏少与抗凝剂比例不当、产生气泡、白细胞形态异常、聚集等,应进行复检,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白细胞 五分类 凝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我院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术后发生气管狭窄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气管套管气囊压迫时间过长、气管切开切口感染、糖皮质激素不合理使用对气管切开后并发气管狭窄有影响,P值<0.05,是经皮气切术后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后造成气管狭窄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并相互作用的,依病施治,合理用药、规范操作,规避危险因素,提高手术技巧,达到减少并发气管狭窄的发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手术后并发症 气管狭窄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早期女性盆底脏器脱垂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80例足月妊娠并住院分娩产妇于产后6周复诊并完成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年龄、孕产次、既往史、家族史、此次妊娠分娩情况、个人生活习惯,进行POP-Q分度及盆底肌张力测定。结果产后早期盆底脏器脱垂发生率为55.7%(156/280)。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P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阴道分娩、分娩时BMI。结论年龄增加、阴道分娩、分娩时BMI过高可能是产后早期POP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原因以及解决方式。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这段期间内,将63例尿常规检验对象作为对照组,在解决相关误差问题后,再选择63例尿常规检验对象作为观察组。最终分析出尿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以及解决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常规检验误差率(1例,1.59%)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15.87%),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检验流程,组织检验人员参与培训有利于减少尿常规检验的出错率。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误差原因 解决策略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医学对异位妊娠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保守治疗,这种方法是安全有效,又是具有经济实惠性的,可以被很多患者所接受。保守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其次,还有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一般有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前列腺素、中药以及中西结合治疗等,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相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应的用药措施,局部用药还是全身用药,合理的用药及措施能极大的保留了异位妊娠患者的子宫生育能力。

  • 标签: 异位妊娠 孕卵 输卵管 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