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铸造钛和CAD/CAM辅助切削钛与瓷的结合强度。方法分别使用失蜡铸造法和计算机数字控制切削法制作钛试件(25mm×3mm×0.5mm)各20个,在试件表面中心区域熔附8mm×3mm×1.1mm的瓷,使用ISO9693规定的三点弯曲测试对金瓷试件进行金瓷结合强度测定。扫描电镜观察试件的显微特征。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α=0.05)。结果铸造钛与瓷的结合强度为(32.03±3.03)MPa,切削钛与瓷的结合强度为(35.89±3.71)MPa,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镜显示铸造钛钛瓷结合界面反应层较厚,有孔洞和裂隙,切削钛组反应层较薄,没有孔洞。结论切削组钛试件金瓷结合强度大于铸造组。

  • 标签: 纯钛 计算机辅助切削 金瓷结合强度 扫描电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26例,采用针灸治疗)和对照组(2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共25例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共24例患者治疗有效,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2%)和对照组(92.3%)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相当,患者发病早期采用针灸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纯针灸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S)患者快速诊在急诊预检诊中的应用。方法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掌握ACS预检诊的流程,通过收集患者的病史,生命体征监测,术前准备及用药,比较运用此方法后分诊的效果。结果ACS患者诊流程实施后分诊准确性、抢救措施和医护病情判断一致性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ACS患者诊流程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使用ACS预检诊流程后,提高了护理人员诊此类患者的准确率,减少病人就诊时间。

  • 标签: ACS 胸痛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的分针工具对急诊诊护士判断危重患者病情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性纳入2012年7月-11月共3890例患者进行非同期对照试验,其中对照组1959例,试验组1921例采用新诊工具进行诊,比较诊护士判断两组危重患者病情准确率。结果不同年资诊护士使用新诊工具后其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新诊工具的使用提高了护士判断危重患者的准确率。

  • 标签: 急诊分诊 分级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泉山区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分析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社区6月龄内母乳喂养的方式方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用表在母乳喂养周,对符合月龄的婴儿并在社区进行儿童保健的456例婴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241(52.86%),混合喂养136例(29.82%),人工喂养79例(17.32%),随月龄增长母乳喂养率呈下降态势,到6月龄时为21.58%。影响母乳喂养是多方面的。乳汁不足,添加辅食,母亲工作是非母乳喂养主要构成因素。结论针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社区在提共“两个保健”服务时,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力度,帮助母亲解决具体的喂养问题,以提高6月龄内母乳喂养,促进儿童的健康。

  • 标签: 纯母乳喂养 6月龄内 社区保健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所收治的92例产后第1天无乳或泌乳不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产后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产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4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等。观察组患者在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泌乳始动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加产妇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腹症是急性腹痛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内科、外科和妇产科急腹症。急腹症是急诊科常见疾病之一,它以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为其特征。诊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抢救能否成功的因素之一,判断症状不典型的急腹症易被主诉掩盖致命性疾病。因此急诊科护士必须掌握正确诊方法才能配合各科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做好病情观察。

  • 标签: 急腹症 分诊 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急诊诊中运用不同预检诊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预检诊模式,而观察组则运用系统化预检诊模式,对两组的诊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诊准确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诊质量评分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院急诊科运用系统化预检诊模式可以提高分诊质量。

  • 标签: 急诊分诊 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静脉疾病并需要治疗的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细节管理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细节管理,能使人造成良好的习惯,保障治疗有质量的完成。提高治疗有效率,大大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防范静脉治疗 护理风险 作用
  • 简介:摘要1例36岁男性患者因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丙型病毒性肝炎,给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TDF+3TC+EFV。利福布汀0.45g/d+异烟肼0.3/d+吡嗪酰胺1.5g/d+乙胺丁醇0.75g/d抗结核治疗,8周后出现贫血,血常规提示RBC0.85×1012/L,Hb24g/L,HCT0.08%,MCV91.8fL,MCH28.8pg、MCHC308g/L。骨髓检查诊断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停用利福布汀4周后贫血好转,复查血常规WBC4.70×109/L、N3.17×109/L、L0.79×109/L、N67.5%、L3.17%,RBC2.36×1012/L,Hb68g/L,HCT22%,MCV93.2fL,MCH28.8pg、MCHC309g/L、PLT158×109/L。12周复查血常规RBC3.40×1012/L,Hb106g/L,HCT33.1%。

  • 标签: 利福布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提高产科母乳喂养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50例,实验组产妇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的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后的母乳喂养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对产妇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科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产科 纯母乳喂养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眩晕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以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在临床上根据眩晕的性质分为阴虚阳亢型眩晕、瘀血阻络型眩晕、肝气上逆型眩晕、阴虚火旺型眩晕,根据不同的证型特点,加以辩证治疗。

  • 标签: 眩晕辩证分型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的各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母乳喂养各项措施。结果34例新生儿,母乳喂养31例,母乳喂养率91%,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结论落实有效的促进母乳喂养措施,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纯母乳喂养率 提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急诊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方法从国内分诊现状出发,寻找急诊科预分诊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诊护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以及对医院诊工作的重视程度成为影响诊质量的重要因素,并且提出提高分诊的对策,提高应对能力,减少医疗投诉与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急诊科诊工作中隐患问题较多,需要建立完善的预检系统,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诊护士除了能够礼貌待人,拥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快速的反应,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有效的提高分诊的准确性。

  • 标签: 急诊 分诊 探讨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