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组织因子(TF)及凝血因子Ⅴ、Ⅷ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64例2型糖尿病病患,单纯性T2DM病患32例作为A组,T2DM合并CHD病患32例为B组,冠心病病患中急心肌梗塞(AMI)15例,心绞痛(UAP)病患17例。观察两组病患TF,凝血因子V促凝活性(FVC),凝血因子Ⅷ的促凝活性(FⅧC),血管血友病因子(vWF)与血小板的聚集率(PAR),并针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B组病患FⅧC,FVC与TF的水平比A组明显要高,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ⅧC,FVC,TF以及PAR,vWF为正相关关系。结论FⅧC,FVC与TF水平均可应用在临床判别2型糖尿病病患合并冠心病的有效参照依据,组织因子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患病情发展依据意义重大,临床方面应得到大力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合并冠心病 组织因子 凝血因子 相关性
  • 简介:摘要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电、声、光、磁等物理因子,同时,人类的健康也离不开这些物理因子,但是,这些物理因子如果过强,反过来还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过强的物理因子会给人类的机体带来损伤,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死亡。在我国物理疗法历史比较悠久,在很久以前人们就用物理因子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将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促进康复,人工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 标签: 人工物理因子 人类健康 治疗疾病
  • 简介:摘要低氧诱导因子(HIF)-2是由HIF-2α和HIF-1β组成的异二聚合体,是机体的一种重要转录因子,HIF-2在诱导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具重要作用,而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可刺激红系造血,与红系造血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HIF-2的结构、分布及下游基因表达的调控作一综述。

  • 标签: 低氧诱导因子-2 红系造血
  • 简介:摘要在胰岛细胞凋亡的进程中,免疫机制尤其是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阐述近年来细胞因子尤其是新发现的胰腺衍生因子PANDER参与β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胰腺衍生因子PANDER 细胞凋亡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原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查将居住于海拔2500~4250m的高原地区常驻人群分为四组健康对照组(无肺动脉高压,a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b组)、中度肺动脉高压组(c组)、重度肺动脉高压组(d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6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IF-1α、VEGF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b组、c组及d组血清HIF-1α及VEGF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肺动脉高压患者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HIF-1α及VEGF浓度增高,肺动脉压力高低与血清HIF-1α及VEGF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8及0.536,均P<0.01)。结论血清HIF-1α、VEGF与高原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高原肺动脉高压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在所有神经营养因子中,进行了最透彻研究,发现最早的是神经生长因子(NGF),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NGF,mNGF)目前在临床应用最为普遍,对其进行的研究有重要临床和理论意义。本文主要就鼠神经生长因子的结构、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研究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著名的免疫学杂志《自然免疫》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关于转录因子Sox2在固有免疫中的重要作用的一篇论文:Sox2在中性粒细胞中能够充当胞内DNA传感器的作用,当Sox2结合了细菌DNA后,Sox2会通过激酶TAK1和转接蛋白TAB2介导下游信号通路,开始转录翻译一系列的促炎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胃癌组织中表达,两个基因是否有协同性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才法检IGF-1、IGF-1R在40例非癌症胃黏膜和44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的情况。结果IGF-1、IGF-1R均在胃癌组织内表达,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值(IOD)分别为57.6±15.5、45.7±3.8与非癌症胃黏膜(18.4±14.3、11.7±7.8)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原位癌组织积分光密度值(IOD)比较,患者转移淋巴结中IGF-1、IGF-1R蛋白积分光密度值(IOD)明显增加,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IGF-1R的胃癌组织表达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胃癌的诊断和患者预后的评价的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鼻咽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并以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为对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鼻咽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7%(30/52)和63.5%(33/52),HIF-1α与VEGF阳性染色均呈棕黄色细颗粒状,前者表达于细胞核,后者表达于细胞质。鼻咽慢性炎症组织HIF-1α与VEGF的表达均呈阴性,两者与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鼻咽癌中,HIF-1α与VEGF有较高的阳性表达,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是一种核蛋白因子,它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因子κB序列特异结合,紧密地调节着大群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耐药性都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基因治疗来抑制NF-κB的活性,再以常规的化疗为辅助,将有望成为有效的肿瘤治疗的一种方法。本文就NF-κB在肿瘤中作用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核因子-&kappa B 肿瘤 相关基因
  • 简介:摘要痉挛是许多诸如脊髓损伤、脑损伤患者常见运动障碍性并发症,痉挛的治疗主要利用药物抑制神经系统高反应状态。近些年来,非药物治疗也取得一些进展,如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及物理因子治疗等。此综述主要探讨物理因子治疗肌痉挛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物理因子 肌痉挛 康复 进展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是人胃、十二指肠等相关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但其诱导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文对Hp部分相关致病研究及其机制作一简要综述,旨在为Hp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疫苗研究和感染防治等提供一些理论资料。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致病因子 空泡毒素 cag致病岛
  • 简介:摘要冷沉淀凝血因子是将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6℃融化后,经离心后分离出大部分血浆,将剩余不溶冷沉淀物质在1h内速冻呈固态的一种功能性血液成份,是新鲜冰冻血浆中大部分凝血因子的浓缩制品,富含纤维蛋白原(Fib)、纤维结合蛋白(F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Ⅷ因子等。近几年来本血站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量和使用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冷沉淀凝血因子主要用于因缺乏Ⅷ因子或纤维蛋白原而出血的病人及血友病患者1。随着医疗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冷沉淀凝血因子不再局限于血液病的治疗,而更多的用于各种手术、创伤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等出血性疾病,如深度烧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肿瘤手术、多发伤和手术创伤,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成分输血 成分制备 冷沉淀凝血因子 临床输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早期的动物实验发现VEGF系统在肾脏疾病中表达上升,阻断VEGF通路可以改善肾功能,推测VEGF系统促进了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但这一结果却与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相驳。对VEGF系统在肾脏中生理功能研究地不断深入发现VEGF系统的生理功能与其种类、局部微环境和剂量相关,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足细胞 内皮细胞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IL-6、IL-10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集54例脓毒症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按入院0、1、2、3、7天测血清IL-1、IL-6、IL-10、PCT并进行APACHEII、SOFA评分。对照组测入组时血清IL-1、IL-6、IL-10、PCT水平。分析炎症因子、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脓毒症患者入院时,IL-1、IL-6、IL-10、PCT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治疗均呈下降趋势;脓毒症早期诊断各指标AUC比较,PCT>IL-1>IL-6>IL-10;IL-1、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各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AUC比较,SOFA>PCT>APACHEⅡ>IL-1>IL-10>IL-6。结论IL-1、IL-6、IL-10是辅助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IL-1与脓毒症预后有关,IL-6、IL-10与脓毒症预后无关。

  • 标签: 脓毒症 炎症因子 降钙素原 危重症评分
  • 简介:摘要肝衰竭(liverfailure,LF)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目前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很多研究发现,细胞因子的过度活化和调节失控与肝衰竭关系密切。本文将对细胞因子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细胞因子 肝衰竭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不仅仅是脂质沉积病,实质是一种慢性炎症增生性疾病,炎症反应在病变发展和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炎症因子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而粥样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重要病理机制,故炎症反应及相关细胞和因子可能是一重要的触发机制。本文就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过程中几种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血清淀粉样蛋A(SerumAmyloidA,SAA)、新喋呤、黏附因子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因子 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A新喋呤黏附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兰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因黄疸入院且符合条件的71例(男性40例,女性31例)足月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42例予光疗,同时服用妈咪爱和鲁米那治疗3天,对照组29例服用妈咪爱和鲁米那治疗3天,治疗前后分别行总胆红素水平和细胞因子IL-6、IL-10、TNF-α检测。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光疗后总胆红素水平均有下降(P<0.05),试验组下降更明显;2)试验组和对照组光疗前后新生儿细胞因子IL-6水平降低(p<0.05),而对细胞因子IL-10、TNF-α水平无影响(p>0.05)。结论光疗可使血IL-6水平降低,进而影响新生儿的免疫功能。

  • 标签: 光疗 高胆红素血症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婴儿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