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因其具有灵敏度好、分析速度快、所需的设备简单等一系列优点,在医药、食品、环境检测等领域均有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经典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大量复杂的样品测定所需时间长、成本高、样品用量大等不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而,建立快速、高灵敏度、高通量和低成本的检测方法成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鉴于此,本文主要对近几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种类以及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 分析 方法 应用
  • 简介:摘要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中药掺杂化学药物事件屡见不鲜,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本文对中药掺杂化学药物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具体的监测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以及中药化学药物的掺杂分析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中药 掺杂 化学药物 分析技术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在医学基础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完善实践并且推广多样化教学模式,灵活应用多媒体、启发式、PBL、病例式和网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这门课程,同时又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课本知识与网络资源很好的结合。

  • 标签: 生物化学 教学经验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松针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测定研究。为松针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松针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药物化学教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师逐渐拓宽药物化学教学思路,着重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案例基础教学方法是药物化学教学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既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药物化学 案例基础教学 方法分析
  • 简介:摘要“微课”是与“翻转课堂”等概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普及、发展而应运而生的教学理念与新型教学方式。“微课”因为具有的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而在教学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在生物化学等具有教学内容广泛、知识点零散、概念抽象复杂等特点的工作开展有较大压力的学科上,更是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对微课的概念等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并分析微课在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可以进行的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护理专业 生物化学 微课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科目,内容复杂,且理论性较强。再加上护理专业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起来十分困难,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在课程安排上,生物化学的课时量不多,课容量又非常复杂,这就对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提出挑战。而生物化学是为实际护理活动服务的,因此,在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与实际相结合。

  • 标签: 护理专业 生物化学 教学方法 改革与创新
  • 简介:摘要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课程。笔者根据几年来药物化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了卡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讨论教学法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 标签: 药物化学 互动教学方法 卡片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化学性眼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化学性眼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化学性眼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化学性眼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状况。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肺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5例患者划分到研究组,并列举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状况。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检测结果,从SCC-Ag、Pro-GRP、NSE、CEA等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肿瘤患者生物标志物检验上可考虑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测定,此测定方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为临床医生在疾病诊断上提供一定合理、科学依据。

  • 标签: 肿瘤生物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法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病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取乳腺组织标本展开免疫组化学染色,并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观察乳腺切片标本以及检验结果。结果乳腺组织切片没有出现收缩干裂现象,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相对清晰,能够对乳腺癌细胞、炎症细胞予以清晰的辨别。HE染色鲜艳,细胞核染色结果显示,颜色为鲜明蓝色。结论免疫组化染色对乳腺癌的病理检查具有重要意义,染色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病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现阶段网络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从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和可行性、在《药物化学》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问题域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叙述,旨在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目的,提倡网络辅助教学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 标签: 网络辅助教学 药物化学 课堂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酶联免疫法(ELISA)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对AFP的检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二者的方法学性能。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对临床送检的90例AFP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通过对比试验、线性试验及精密度试验,分析两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对比试验表明,两种试验方法对AFP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线性试验表明在5~400ng/ml和2~900ng/ml的范围内,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表明病理高值化学发光优于酶联免疫法。结论在对AFP的检测中,化学发光免疫法具有高精密度和高准确性,较ELISA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 APF检测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从免疫组织化学角度对银杏内酯B(GB)抗小鼠胚胎着床作用进行观察,得出结论GB通过干扰FN、LN在小鼠子宫内膜上的表达,影响了蜕膜反应,这可能是该药抗着床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银杏内酯B 小鼠胚胎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化学分析仪以及传统手工法对于尿液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对比。方法对498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分别应用化学分析仪和传统的显微镜手工法。对两种方式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并做比较。结果在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测以后,采用手工检测尿蛋白以及白细胞的阳性率较分析仪具有优势,采用分析仪检验红细胞的阳性率优于手工检测。结论在检测尿液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手工法同分析仪检测法联合起来,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临床治疗获得更加精确的依据。

  • 标签: 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 检测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应用效果。方法14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学法检验,试验组采用尿分析仪检验,比较检验效果。结果对照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42%、57.14%、34.29%,与试验组42.86%、58.57%、32.86%基本相近,差异不明显(P>0.05);且两组检测方法检验尿常规3种指标的准确度均较高,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各二者联合使用可取得更佳的效果。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常规化学法 尿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化学发光酶免疫技术在艾滋病初筛实验室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间的术前和输血前检查的患者进行HIV的检测,其阳性者送往绵阳市疾病控制中心做蛋白印迹(WB)确证试验,将两者结果进行比对。结果145例初筛阳性结果中确证115例,不确定7例,阴性23例。初筛阳性与确证实验的符合率为79.31%.灵敏度为83.33%。结论化学发光酶免疫技术检测HIV抗体与WB确证试验的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因此,判断HIV抗体阳性或艾滋病必须经WB试验确证,以排除假阳性。

  • 标签: 化学发光 HIV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疾病,药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药物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所以对药物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每样药物必不可少的就是药物分析,分析其中含量及其浓度。化学发光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CL)是通过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光的强弱得到物质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简单等特点1。而将化学发光分析发和流动注射结合形成化学发光-流动注射的分析方法,大大提高了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的精密度。微透析现在已经广泛的运用到生化物质的分析中,比如实际的器官组织以及生物液等,经过研究,它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现在也将其应用到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中,而且微透析能够和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分析发联合,形成微透析-流动注射-化学发光联用系统,能够实现在线分析,有效的测定药物在血液中的血药浓度,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药物分析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微透析采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尿中WBC、RBC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155份尿液分别用尿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查法进行WBC、RBC检测。结果仪器干化学法,显微镜手工法,白细胞、为39和32;红细胞的阳性例分别41和33,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对WBC、RBC检测结果总趋势基本一致。检测RBC、WBC时必须结合显微镜检查,以防止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尿干化学法 显微镜检查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9例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传统的化学治疗方案,研究组在传统化学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将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的临床止痛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用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的研究组与用传统化学治疗方案的参照组相比止痛效果有明显的优势,总有效率高达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两者数据相比(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与普通化学治疗方案相比,疗效更加显著,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能够有效的缓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应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唑来膦酸 联合化学治疗方案 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