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多学科协同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进展阶段实施多学科协同疗法,对照组实施基础手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和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32%vs.70.9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多学科协同疗法,可避免误诊及过度治疗,节省治疗费用,临床效果确切,是肿瘤临床最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观察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2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5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在应用氨氯地平基础上,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如2周内血压仍高,将氨氯地平改为10mg/次。观察2组血压及LDL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血压、LDL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2组收缩压均达标(135±7)mmHg,1mmHg=0.133kP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舒张压(80±4)mmHg,对照组(63±5)mmHg;观察组脉压(59±3)mmHg,对照组(69±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低密度胆固醇分别为(2.72±0.36)mmol/L和(1.9±0.4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少,均不影响治疗,观察组未见肌痛、肌炎、ALT升高、肌酸激酶升高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降低血压的基础上能显著降低脉压差,不良反应轻微,有望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要辅助药物。

  • 标签: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阿托伐他汀 氨氯地平 脉压 PWV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且符合诊断标准的小儿哮喘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睡前口服顺尔宁,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症状。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的方法对小儿哮喘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小儿哮喘 顺尔宁 舒利迭气雾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8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实施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肌内注射联合B超清宫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应用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化疗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为患者实施B超清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流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HCG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流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和HCG转阴时间,减少流血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甲氨蝶呤 B超清宫术 HC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嵌甲的病因,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嵌甲的疗效。方法以门诊126例嵌甲患者随机分为修甲组和拔甲组,其中修甲组以修甲治疗为主;拔甲组以拔甲治疗为主。结果75例修甲患者治疗后愈合时间1~7天,平均3.2±2.4天。51例拔甲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5~14天,平均8.3±6.4天,其中2例伤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结论修甲组疗效优于拔甲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10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4例患者。药物治疗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组采取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结合药物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的方法同时使用。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8.23%;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4.12%;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性眩晕的不同年龄段治疗方案的近期有效率及复发率进行分析与讨论,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6月-2012年7月,济南第四人民医院骨外科颈性眩晕病人92例,按年龄段及治疗方法分为青年保守治疗组、老年保守治疗组、老年手术治疗组,对其近期有效率及远期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近期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保守治疗复发率高于青年保守治疗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手术治疗组复发率低于老年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人保守治疗即可有效防止复发;老年人保守治疗复发率高。

  • 标签: 颈性眩晕 治疗方法 年龄段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内胆管结石采取不同方式治疗的长期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3月~2004年3月接收治疗的12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6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肝门胆管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肝门胆管成形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将其作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保守治疗 肝门胆管成形术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胫骨多段骨折患者予以不同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胫骨多段骨折87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三组,每组29例。Ⅰ组予以加压钢板治疗,Ⅱ组予以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Ⅲ组予以闭合复位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比Ⅰ组、Ⅱ组患者,Ⅲ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和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出血量等相对较低,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93.10%是Ⅲ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Ⅱ组患者89.66%、Ⅰ组患者86.21%(P<0.05)。结论针对胫骨多段骨折患者予以闭合复位三维外固定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加压钢板治疗及带锁髓内钉治疗。

  • 标签: 加压钢板 带锁髓内钉 三维外固定架 胫骨多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治疗方案对甲亢患者治疗的优越性。方法收集门诊217例Graves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ATD(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和131I治疗组,同时各组又根据甲状腺大小和TRAb(抗甲状腺受体抗体)测定值进行治愈率、好转率和复发率的分析。结果Graves甲亢患者TRAb阳性率高达90%,随着甲状腺肿大程度增加,ATD治疗组有效率降低而复发率增加,相反131I治疗组随着甲状腺肿大有效率增加复发率降低。结论ATD治疗组和131I治疗组均是临床上治疗Graves甲亢有效安全的方法,TRAb阳性是Graves甲亢病因的体现,甲状腺肿大程度是甲亢患者复发和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治疗方案选择要强调个体化,加强医患配合,达到疗效最优。

  • 标签: Graves甲亢 治疗方案 疗效
  • 简介:摘要乌梅丸源于《伤寒论》,全方酸、甘、苦、辛并列,寒热合用,扶正祛邪,刚柔相济,阴阳并调,是治疗蛔厥的经典方,后代认为它也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根据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原理,除了胆道蛔虫症外,乌梅丸还被广泛运用于内、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即凡是病位在厥阴经,病机上属于寒热错综,虚实夹杂的都可加减治疗。从乌梅汤的临床应用,再次验证了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特色。

  • 标签: 乌梅丸 蛔厥 厥阴证 辨证论治 异病同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66例,应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三组(A、B、C),均为22例,A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B组采用硫酸镁和丹参进行治疗,C组采用硫酸镁、丹参以及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分析其不同的疗效。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情况都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有明显区别,C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B组和A组,A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最高,C组的新生儿存活率高于B组和A组,A组的新生儿存活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早发型子痫前期进行治疗的方法中,硫酸镁、丹参以及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的效果最理想,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良好,新生儿存活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发型子痫前期 硫酸镁 丹参 低分子肝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实施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筛选出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儿科中收治的6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患儿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而参照组患儿选用病毒唑(利巴韦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高于利巴韦林治疗的参照组,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为93.94%,参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为66.67%。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针对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热毒宁 病毒唑 利巴韦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利福平联合异烟肼、吡嗪酰胺与利奈唑胺联合异烟肼、吡嗪酰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实现对耐药结核病的有效防治。方法于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耐药结核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利福平组和利奈唑胺组,利福平组患者将利福平和异烟肼、吡嗪酰胺作为主治药物,利奈唑胺组将利奈唑胺和异烟肼、吡嗪酰胺作为主治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利福平组患者相比,利奈唑胺组患者的疾病治愈率较高,疾病复发率相对较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短,利福平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32.26%,利奈唑胺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结论加强利奈唑胺联合吡嗪酰胺、异烟肼治疗方法在防治耐药结核病过程中的运用,能够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对降低疾病的复发概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耐药结核病 利奈唑胺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以期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家族遗传病和问卷调查,选择符合试验标准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24例,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实验组患者24例进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后的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的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没有太大差异,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下,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下,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少,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8例确诊为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作为Ⅰ组,诊刮术后第5天加用妈富隆治疗,连用21天为一疗程,3周期为一疗程;39例作为Ⅱ组,于诊刮术后第15天开始口服安宫黄体酮10mg/d,连服10天后停药,3个月为一疗程;Ⅲ组39例,仅行诊刮术。比较三组经量减少和周期恢复及平稳进入绝经期情况。结果妈富隆组经量减少和周期恢复、平稳进入绝经期例数,多于安宫黄体酮及仅诊刮组。结论诊刮术后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显著。

  • 标签: 绝经过渡期功血 诊刮术 妈富隆 安宫黄体酮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西药结合及抗生素结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的病人151例,第一组95例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第二组56例患者采用西药抗生素结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用药前及治疗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妇科双合诊检查及影像学B超复查。结果经过一个周期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第一组及第二组的临床有效及影像学检查征像有效率分别为97.9%、98.9%、98.2%、98.2%。结论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均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金刚藤 微波 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