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濒危病人应用喉罩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在前急救濒危病人建立人工气道153例,随机分为AB两组。结果A组73例喉罩一次性盲插成功72例,成功率98.63%。B组80例经喉镜一次性盲插成功37例,成功率46.83%。两组比较P<0.05。结论喉罩对前濒危病人急救建立人工气道有明显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

  • 标签: 院前急救 濒危病人 喉罩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前急救模式的标准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患者共计241例,根据既往前急救情况进行总结,制定前急救标准化流程。统计院内平均反应时间、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现场抢救的成功率、院内抢救的成功率。3个月后随访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对前急救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对241例急诊患者前急救进行数据统计,院内平均反应时间为(2.54±1.83)min,到达现场平均时间为(22.41±10.55)min,现场抢救的成功212例,成功率87.97%,前病死16例,前病死率为6.64%。院内抢救成功220例,成功率为91.29%。3个月后对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随访,对120总体印象满意231例,满意率95.85%,对120人员服务态度满意208例,满意度86.31%,对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满意222例,满意度92.12%,对急诊入院流程满意237例,满意度98.34%。结论前急救模式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院前急救模式 标准化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腺样扁桃肥大的围术期安全护理研究。方法选择收治120例腺样扁桃肥大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的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67%vs20.00%)、护理满意度(98.33%vs83.33%)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小儿腺样扁桃肥大的围术期对其实施安全护理,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供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腺样体 扁桃体肥大 围术期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是急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挽救患者生命和医院处理赢得时间和治疗条件。前急救是短暂的,是应急性的,经过简单急救后,病人还要转送到医院急诊科继续救治。做好途中运送和救治其目的是为了争取抢救时机,保证将病人运送到医院得到更好的救治;没有医院的继续救治,前急救的效果也是很难巩固的,甚至会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对前急救的认识应提高到社会对急救工作的需要上来,提高到评价一个城市急救工作水平和能力高低上来。本文分析前急救调度工作中存在问题,探讨相应对策,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颈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化学感受器性肿瘤,目前手术仍是其首选治疗方法,但因该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复杂,所以术前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影像学检查是颈动脉瘤目前术前诊断及评估的重要手段,现将颈动脉瘤在超声、CTA、MRI/MRA及DSA等各种影像学上表现做如下综述。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超声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种植义齿如今已经成为口腔修复主流。但是种植义齿骨整合式的定植、固位方式与天然牙牙周韧带支持形式有明显不同,因此在咀嚼感受,咀嚼力缓冲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缓冲体系的过大的咀嚼力可造成牙冠折裂、牙槽骨骨折等不良后果,导致牙种植术失败。从“师法自然”的原理看,模仿天然牙的牙周膜支持式种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方案。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牙周膜支持式牙种植研究历史及进展。

  • 标签: 牙周膜支持 牙种植体 牙周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0%甘露醇溶液和7.5%高渗盐溶液在前急救颅脑损伤患者产生的预后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例和44例,医务人员以静脉快速输液的方式将7.5%高渗盐溶液注入观察组患者体内,医务人员以同样的方式将20%甘露醇溶液注入对照组患者体内,比较两组抢救无效和肾功能失常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甘露醇溶液和7.5%高渗盐溶液在前急救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发挥的抢救效果基本一致,但是20%甘露醇溶液出现肾功能失常的情况较多。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救 甘露醇溶液 高渗盐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宽QRS波心动过速(WCT)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宽QRS波心动过速(W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电生理检查、食管调搏等方面的诊断,并分析Brugada四步法、无人区电轴联合Brugada四步法对WCT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42例WCT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有2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预激前的患者有3例,传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传导的患者有6例,双旁道间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其中Brugada四步法的正确诊断30例(75.32%),无人区电轴联合Brugada四步法的正确诊诊断为40例(93.54%)。结论对WCT患者采用无人区电轴联合Brugada四步法进行诊断,可以有效提高WCT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宽QRS波心动过速 院前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旨对急性创伤患者前救治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救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120前救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我市120出诊急救急性创伤患者200例的救治资料,并就急性创伤患者年龄、性别、创伤部位、致伤原因等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急性创伤患者中,男性占62.0%,女性38.0%;其中21~35岁发生急性创伤患者居首。本组患者存活195例(97.5%),死亡5例(2.5%),其中1例在到达现场已死亡,4例在途中死亡;其急性创伤死亡原因主要为重度颅脑外伤、交通伤、多发伤以及刀伤。结论急性创伤是前急救第一病因,以颅脑伤、肢体伤最为常见,而颅脑伤也是主要致死因素。同时,在全面控制救治反应时间的基础上,前急救医师还须全面掌握基本颅脑伤、骨科检查等技能,有效提升现场急救技术水平是降低各类创伤漏诊率,避免或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院前救治 创伤 致死率 致伤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宫外孕前急救及护理经验,提升宫外孕前急救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6年2月我中心120送治的3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前急救及护理资料,总结相关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转运入院,前急救高效快速,患者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前急救效果显著。结论宫外孕前急救及护理过程中,前急救效果与院内急救效果关系密切,前急救时确保出诊迅速,接诊护士专业技能水平高,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病情恶化,为患者接受院内治疗争取有效时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缓解家属压力,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有助于提升治疗配合度,改善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

  • 标签: 宫外孕 院前急救护理 探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的目的是探讨脑出血患者采取前急救和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以110名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合理有效的前急救与护理救护措施,以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110名脑出血患者中,成功抢救108例,抢救成功率98.2%。合理有效的前急救和护理措施获得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的认同。结论为合理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脑出血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极为重要。

  • 标签: 脑出血 院前急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扬州市急救中心的前急救现状,探讨前急救空车的原因及对策,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减少前急救资源的浪费。方法收集本中心2013-2015年的出车量、空车量及空车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这3年期间,总出车量为103408次,其中空车量10109次,占总出车量9.78%。结论对广大市民加强急救知识和正确使用救护车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调度人员的调度水平及现场急救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前急救水平,从而降低前急救空车率、有效地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空车率 空车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血管意外患者开展前急救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前急救方法。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间接受前急救的急性血管意外患者中随机抽取38例纳入研究组,另从同期由亲友护送入院的急性血管意外患者随机选取38例纳入对照组,将两组的总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率和伤残率等指标作观察和比较,评价前急救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死亡率及伤残率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急救有利于提高急性血管意外患者的抢救效率,扭转不良预后,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院前急救 血管意外 急性 效果 方法
  • 简介:摘要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报告认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前死亡率约占90%,甚至更高。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抢救存活的关键因素。因此,缩短发病之到医院这段时间,并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有效地治疗,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救治 自我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乡镇卫生药剂科的处方点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处方点评工作的不足之处,剖析原因,进行整改,以便通过处方点评工作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性用药。方法笔者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本院药剂科多年来的处方点评工作,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出相应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乡镇卫生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提高和改善。结论加强制度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卫生药剂科的软件和硬件的建设,乡镇卫生处方点评工作一定会大大的提高,并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专业帮助,认真做好乡镇卫生处方点评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处方点评 现状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宽QRS波心动过速(WCT)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宽QRS波心动过速(W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电生理检查、食管调搏等方面的诊断,并分析Brugada四步法、无人区电轴联合Brugada四步法对WCT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42例WCT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有2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预激前的患者有3例,传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传导的患者有6例,双旁道间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其中Brugada四步法的正确诊断30例(75.32%),无人区电轴联合Brugada四步法的正确诊诊断为40例(93.54%)。结论对WCT患者采用无人区电轴联合Brugada四步法进行诊断,可以有效提高WCT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宽QRS波心动过速 院前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临床治疗慢阻肺疾病采用联合噻托溴铵以及多索茶碱方法后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参与研究的80例慢阻肺患者均为我院2014-2015年确诊收治。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40例)采用的治疗药物为多索茶碱;试验组(40例)采用噻托溴铵以及多索茶碱联合用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不仅在肺功能相关指标上比对照组更显著,且在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上也要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噻托溴铵以及多索茶碱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要比单一用药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 标签: 噻托溴铵粉 多索茶碱 慢阻肺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刀切除扁桃术后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超声刀切除扁桃术后患者300例,对患者均应用超声刀切除扁桃,依据感染情况进行分组,未感染组患者260例,术后没有发生感染情况;感染组患者40例,术后均发生感染,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刀切除扁桃的未发生感染组患者年龄、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其他组织感染等均优越于感染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其他组织感染等,均为其感染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超声刀下切除扁桃的感染因素主要为年龄因素、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是否存在其他组织感染,同样也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因素,因此在进行扁桃的超声刀切除,对存在上述感染因素患者应给予预防感染和重点关注,尤其是对年龄较小、身体条件较差,同时手术操作时间长及存在其他组织感染情况的患者。

  • 标签: 超声刀 扁桃体切除手术 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玻璃切除联合内注药在晶状植入术后眼内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晶状植入术后眼内炎患者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内注药开展治疗,观察组实施玻璃切除联合腔内注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炎症消退时间等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为晶状植入术后眼内炎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玻璃切除联合腔内注药开展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炎症消退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腔内注药 晶状体植入术 眼内炎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前急救分析与护理的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接受的180例前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患者有效救护时间和救护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救护成功率之比为71.26±11.47min、16.28±5.36d、78.89%48.37±8.45min、12.49±4.13d、95.56%。结论在前急救的护理工作中,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分析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