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力线在上前牙转矩调整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的患者共计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1.6±2.3岁。所选病例均采用上颌拔除两个第一前磨牙方案,在关闭拔牙间隙的过程中,由于转矩控制不足出现上前牙的直立或舌倾,在精细调整阶段采用弹力线对上前牙转矩进行调整。结果所有患者上前牙转矩均改善明显。结论弹力线调整上前牙转矩有效。

  • 标签: 弹力线 转矩 直丝弓矫治器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奥巴马总统力挺美国的‘脑计划’,说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每投入1美元已得到146美元的收益,因此期望‘脑计划’也会带动产业的巨大效应。我国科学家也要通过我们原创性的研究,通过新技术的研发,推进我国的新技术革命。”在复旦脑科学研究发布会上,专家表示,中国脑计划将从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个方向全面启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制高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5-15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5期
  • 机构:1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会议,对组织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进行部署。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自2015年起,在全国医疗系统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共10项,每项包含3条~5条具体措施。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要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pOct4-Neo转基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ESC)株,为进一步研究ESC分化提供有力的保障。方法设置G418不同浓度进行小鼠ESC培养,确定ESC致死G418浓度;电穿孔法转染小鼠ESC,通过G418筛选并挑取阳性克隆,检测所得细胞胚胎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Oct4及SSEA-1的表达,通过拟胚体诱导体外分化。结果ESC的致死浓度为350μg/mL,在含400μg/mlG418的培养条件下,所得阳性细胞呈克隆样鸟巢状生长,Oct4、SSEA-1表达阳性,体外可以形成拟胚体和自发分化。结论成功对小鼠ESC进行了pOct4-Neo的转基因,为进一步的小鼠ESC体外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新霉素抗性基因 转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H19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与正常早孕绒毛的差异,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及正常早孕的绒毛组织各30例,对组织中H19基因启动区域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及对照分析,并对两组绒毛组织中的三种甲基转移酶的表达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H19上游DMR中甲基化水平检测结果提示两组间绒毛组织中H19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存在差异,自然流产组中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DNMT1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与正常早孕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DNMT3a及DNMT3b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H19DNA甲基化水平的明显下降,下调DNA甲基转移酶中DNMT3a与DNMT3b的表达可能是甲基化水平差异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DNA甲基化 H19基因 自然流产 印迹基因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是其主要病理机制。近年来发现DNA甲基化异常可能调控抗炎及抗氧化应激反应过程。核转录因子PPARγ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成为冠心病研究的热点,研究PPARγ启动子甲基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本文就PPARγ启动子甲基化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简单综述,旨在更深入的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为寻找冠心病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PPAR&gamma DNA甲基化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与分析宫颈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同时分析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甲基化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92例宫颈癌患者和7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及50例正常宫颈组织人群进行研究,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对研究对象的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和统计分析,宫颈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P<0.05)。Ras相关区域家族甲基化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P<0.05)。Ras相关区域家族甲基化与年龄、组织分级、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上,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为常见情况,同时其可能与临床宫颈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存在紧密联系,进而临床宫颈癌分子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Ras相关区域家族 甲基化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胰腺癌Syk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改变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间关系。方法选取64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与64例胰腺癌组织进行研究,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对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后,64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未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胰腺癌组织中,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43.75%(28/64);2者比较(P<0.05)。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组织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66.67%(20/30)明显高于未产生淋巴结转移者23.53%(8/34),2者比较(P<0.05)。然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肿瘤大小和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位置无关(P>0.05)。结论Syk基因失活的原因为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同时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会导致胰腺癌发生及发展。因此,临床可通过检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来判断患者病情和预后,为临床诊断及预防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Syk基因 甲基化 胰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启动子区-6754G/5G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对50例复发性流产(研究组)及50例正常对照妇女(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PAI-1基因启动子区-675处4G/5G基因及基因型。结果两组间PAI-1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研究组中4G/4G基因型和4G基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基因多态性与反复自然流产之间存在相关性,且4G/4G纯合基因型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易感基因型,临床检测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基因多态性可帮助明确流产原因,早期治疗,提高妊娠成功率。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基因启动子区-765G/C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熔解曲线不同的高通量SNP分型法方法,在中国泰安地区汉族人群中,对182例2型糖尿病变伴视网膜病变者(DR),150例健康对照者的COX-2基因-765G/C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765G/C位点的基因型G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明显增高(OR=2.14,95%CI=1.10-4.16)。结论泰安地区汉族人群中,COX-2基因-765G/C多态性与DR有相关关系,-765G/C位点的基因型GC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遗传易感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环氧化酶2 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