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旨在提高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救治率,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选取84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在24小时内即进行气管切开,对照组在24小时后才进行气管切开。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7.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大大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感染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气管切开 颅脑外伤 脑出血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外伤后亚急性脑出血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至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8例外伤后亚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理资料,其中18例(37.5%)起病较慢,常伴有挫裂伤灶的继发性出血和小血肿扩大,5例(10.4%)为起病较为急骤,常伴有短期内大量出血,24例(50%)外伤后亚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过开颅手术。结果依据GOS预后评分标准,其中43例(89.6%)治愈,2例(4.2%)中残,2例(4.2%)重残,1例(2%)死亡。结论外伤后亚急性出血要提高对外伤性动脉瘤的破裂提高重视,受伤7d之后,出现短期大量出血,7d内主要为缓慢出血和小血管的迟发出血

  • 标签: 外伤后亚急性脑出血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入住本院的患有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非早期气管切开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方式实施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取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救治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气管切开 颅脑外伤和脑出血 临床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肝破裂伴出血性休克的急诊护理对策。方法从2011年3月到2013年11月,我院共有98例外伤性肝破裂出血性休克的患者接受临床急诊护理。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护理的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观察组的疼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疼痛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住院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占比51.02%(26/49),满意率为95.92%(46/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57%(14/48),75.71%(37/48),满意率提高了2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伤性肝破裂 出血性休克 干预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拉西坦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奥拉西坦治疗,治疗组44例在奥拉西坦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拉西坦 丹参川芎嗪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倾向或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7例患者经过平均2.5周的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出院时均很满意。结论我院采用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积极、乐观的护理服务态度对患者进行护理,达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所以提高护理技巧和服务态度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出血倾向 血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外伤的治疗方法与体会。方法对2013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14例胃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而治愈,无1例死亡,效果良好。结论胃外伤常有合并伤,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以修补术为主,注意处理合并伤及并发症。

  • 标签: 胃外伤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外伤手术患者一般伤势比较严重、病情凶险、变化快、合并症多,严重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应尽早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胸外伤 巡回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46例颅脑外伤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手术治疗效果好于保守治疗。两组比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手术治疗颅脑外伤不仅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而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外伤(锐器伤)的清创手术最佳时间,切口部位与效果的关系。方法对颈部50例锐器伤有完整病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对受伤的性质、程度、清创手术的时间和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结果受伤性质种类,分金属类如(刀、剪、匕首)21例,非金属类(塑料、木质)等16例,混合类(隐形的针、刺、锥)13例,伤口程度最长约12cm,最小1.5cm,最深约5cm,最浅1cm。组织损伤皮肤皮下11例,肌肉9例,神经血管各15例,甲状腺甲状软骨共12例,气管损伤3例,异物滞留12例;术后功能恢复50例中40例功能全部恢复,6例术后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到医院后1小时内手术者31例,术后感染3例,1小时以后手术19例,感染者5例。伤口愈合三期甲级愈合38例,愈合率占76%,三期丙级愈合8例,占感染16%,死亡4例,占死亡率8%。结论①颈部(锐器伤)病人应早诊断、尽早手术这是原则,但要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如发生失血性休克,在抢救的同时进行手术,在此情况下手术止血越早越好。②根据伤口体征、受伤部位决定原切口扩大或延长或者再重新切口的原则,总之利于手术探查和修复。

  • 标签: 颈部外伤 手术 锐器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脾外伤的CT的影像分析及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脾外伤CT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分析。CT诊断脾脏外伤的敏感性接近95%,正确率可达91%。CT检查对脾损伤和确定损伤程度、范围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

  • 标签: 脾外伤 CT影像 分析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外伤性阴囊急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手术确诊的50例外伤性阴囊急症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睾丸挫伤21例,睾丸血肿12例,睾丸破裂5例,阴囊血肿7例,其他5例。结论外伤性阴囊急症超声表现为多种形式,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超声检查 阴囊 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外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和严密的临床观察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25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死亡5例(20%),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为15例(60%),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为24例(98%)。结论在对脑外伤患者实施临床观察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患者的康复信心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脑外伤 临床观察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外伤性脾破裂最为常见,主要危险是腹腔内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率高。因此迅速及时抢救与护理,能为抢救病员争取机会,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外伤 脾破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患者46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干预式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9%,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干预式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促进了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干预式护理 脑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31例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破裂Ⅱ级9例,Ⅲ级21例,Ⅳ级1例。单纯缝合修补25例,大网膜填塞加缝合5例,不规则肝段切除1例。痊愈30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肝脓肿1例、膈下脓肿2例。结论对于外伤性肝破裂,尤其是Ⅳ级以上肝破裂,外科手术治疗是需要的,单纯缝合,不规则肝切除加带蒂大网膜肝周填塞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有效术式。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应贯彻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

  • 标签: 外伤性肝破裂 肝切除 损伤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