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研究套管针在老年肝癌患者静脉中的应用,促进老年肝癌患者恢复健康。方法分析168例在老年肝癌患者置管血管的资料,并与150例未置管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套管针置管在老年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长期留置套管针的患者,可行有效穿刺血管面积逐渐变小;为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老年肝癌患者套管针留置时间不宜超过2d为最好。结论老年肝癌患者谨慎使用套管针,并在特殊情况下可合理使用套管针。

  • 标签: 套管针 老年肝癌患者 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核磁增强扫描中应用静脉套管针,观察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600例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使用套管针后的效果。结果通过护士娴熟的穿刺技术、穿刺部位的选择、套管针的连接及应用、心理护理等方面,使得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已经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静脉套管针的应用,降低了穿刺部位的外渗状况,降低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磁增强扫描 静脉套管针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低负压双套管冲洗治疗骨科感染伤口护理要求。方法对10例骨科感染伤口患者行低负压双套管冲洗引流术,并进行护理观察。结果10例患者引流效果满意,治愈好转率为100%。结论骨科感染伤口应用持续低负压双套管冲洗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护理中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引流是关键,治疗效果好,护理方便。

  • 标签: 感染伤口 持续低负压吸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肢静脉留置套管针行早期护理干预对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选择下肢静脉留置套管针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方法对患者并发症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套管针并发症6.67%比对照组33.33%低,且置管时间留置套管针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下肢静脉留置套管针行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使静脉留置套管针并发症降低,且需减少置管时间。

  • 标签: 下肢静脉 套管针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在肠瘘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方法42例肠瘘患者给予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总结分析护理方法及引流疗效。结果42例患者经过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后腹腔感染得到控制,33例患者肠瘘口自行愈合,9例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瘘口未闭,行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持续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是一种创伤小、简单有效的治疗肠外瘘的方法;双套管冲洗引流是控制感染、促进瘘口愈合的重要措施;做好置管前、中、后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瘘 腹腔双套管 持续冲洗引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制双套管持续冲洗加负压吸引治疗消化道瘘的效果。方法对17例消化道瘘患者采用自制双套管持续冲洗加负压吸引治疗的效果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经7~52d治疗,瘘口全部愈合.随访3-24个月,无相关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自制双套管持续冲洗加负压吸引治疗消化道瘘,愈合时间短,治愈率高,且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制双套管 消化道瘘 冲洗引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变形杆菌对临床的常用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用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氧氟沙星12.2%,左氧氟沙星7.9%,亚胺培南7.2%,头孢哌酮/舒巴坦7.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结论变形杆菌的临床感染率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增加比较明显,并且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含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较低,是治疗普通变形杆菌的首选药物。

  • 标签: 普通变形杆菌 耐药率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外瘘患者放置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并联合纤维蛋白胶封堵肠外瘘瘘管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近三年来我院20例肠外瘘病人进行以瘘管内置双套管冲洗引流、纤维蛋白胶封堵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效果及成功率。结果纤维蛋白胶封堵20例肠外瘘,其中低位直肠切除吻合口瘘10例,小肠结肠吻合口瘘2例,小肠损伤后瘘3例,胃肠吻合口瘘4例愈合,胰十二指残端瘘1例失败。结论应用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并联合纤维蛋白胶封堵瘘管治疗肠外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的优点,特别适用于低位直肠吻合口瘘。

  • 标签: 肠外瘘 双套管 医用蛋白胶 封堵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用单J管置入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方法的优劣。方法采用套管法单J管置入32例次、直接法单J管置入10例次(其中失败4例次,后行输尿管镜置入)及输尿管镜法单J管置入7例次,分析手术操作时间、费用、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三种方法49例次均完成手术操作,出现并发症10例次,穿孔1例,出现的并发症病例经适当处理后均治愈。套管法平均时间4.0±0.5min,手术时间明显低于直接法和输尿管镜法(P<0.01);费用明显低于输尿管镜法(P<0.01);无并发症。结论采用套管法单J管置入输尿管口手术时间短,成本低,并发症少,直接法和输尿管镜法并发症多。

  • 标签: 输尿管皮肤造口 输尿管支架管单J管 单J管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单用改良式腹腔三套管与联合造口袋治疗急性肠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42例/组。对照组单用改良式腹腔三套管,观察组使用改良式腹腔三套管联合造口袋,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渗液量、换药次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与对照组的23.80%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肠瘘的临床治疗上,采用改良式腹腔三套管联合造口袋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改良式腹腔三套管,可改善瘘口创面的恢复情况,缩短愈合时间,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改良式腹腔三套管 造口袋 急性肠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86例,对其X线平片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好发于C3~7,以C4~6发病率最高,多为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变。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颈椎椎间孔形态,是诊断本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CT能清楚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钩椎关节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X线平片及CT结合可清楚地显示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对颈椎椎间孔变形原因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颈椎 退变 椎间孔 变形 X线摄影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2年55例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54.54%),其次胎盘因素(27.27%);第三是软产道损伤(18.18%)。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产程延长、胎盘因素、剖宫产、产褥感染、心理因素等。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高医务人员的助产技术,降低产后出血。

  • 标签: 产后出血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自制套管单孔腹腔镜下经膀胱入路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法通过对我院2016年-2017年共10例自制套管单孔腹腔镜下经膀胱入路膀胱阴道瘘手术的回顾,总结分析该手术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各个环节的护理要点。结果通过术前做好准备、术中术后及时配合,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自制套管单孔腹腔镜下经膀胱入路膀胱阴道瘘手术是一项有效的治疗膀胱阴道瘘的微创手术方法,所需仪器和器械繁多,自制单孔通道系统复杂,需要充足时间完成,术中手术配合要求高,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手术器械、仪器的使用,提前完成自制单孔通道系统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膀胱阴道瘘 单孔腹腔镜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5年口腔助理休假原因,为中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2—2016年口腔助理休假情况。结果工龄5~7年口腔助理休假比例最大,占72.5%。结论保证口腔助理休息时间,稳定队伍,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口腔助理 休假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2011.5-2012.5收治宫外孕75例,曾被误诊10例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误诊的原因。结果10例经1周-2周治疗,效果不佳或治疗中突发剧烈腹痛转院就诊,经血HCG,B超及妇科检查,结合阴道后穹窿穿刺或B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根据病史确诊为宫外孕,给予手术或保守治疗。结论要避免宫外孕的误诊,仔细追问病史是必须的,对于月经不规律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的育龄妇女时,应常规进行血HCG检测,首先排除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宫外孕)所致的出血。

  • 标签: 宫外孕误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