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显微手术对于沟脑膜瘤的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对于我院以显微手术进行诊治的共10例沟脑膜瘤患者,对其方法还有疗效做出总结和分析。结果10例患者Ⅰ级切除的有9例,Ⅱ级切除的有1例,没有手术死亡的病例发生。结论显微手术切除中采取双额下入路还有单侧额下联合翼点入路这两个方法,局限沟者宜采用双侧额下入路,侵犯蝶骨平台者宜采用单侧额下联合翼点入路手术,对于沟脑膜瘤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嗅沟脑膜瘤 显微手术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慢性鼻窦炎的117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采用基础治疗+鼻通;对照组56例,只采用基础治疗,14d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5例,显效1例1,好转2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27例,显效8例,好转7例,无效14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鼻塞、流脓涕、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鼻道脓涕、中鼻甲肿大、下鼻甲肿大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鼻通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治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制剂,值得推广。

  • 标签: 鼻窦炎 儿童 鼻嗅通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COPD患者噻托铵粉吸入剂的影响。方法将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的COPD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呼吸困难和肺功能改善情况、不适感发生情况以及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呼吸困难和肺功能改善情况、不适感发生情况以及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好地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的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COPD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耐量减低患者认知功能的受损情况及其海马、内皮层体积的变化。对象与方法98例观察对象均来自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人,年龄≥55岁,其中IGT组48人,糖耐量正常组50人。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MMSE、GDS、CMS、ADL等评测,入选MCI组与认知功能正常组。利用MRI测量海马体积和内皮层体积。采用计算机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结果1、IGT组与糖耐量正常组的CMS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2、IGT组与糖耐量正常组的MCI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3、MCI组的内皮层与海马的平均体积较认知功能正常组有明显的萎缩(P<0.05)。结论ICT患者发生MCI的几率高于糖耐量正常组,利用MRI测量MCI患者的海马和内皮层的体积对预测MCI向痴呆转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糖耐量减低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海马及内嗅皮层的体积 老年痴呆早期诊断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额下入路沟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例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效果及术后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存在嗅觉障碍8例,癫痫3例,视神经损伤4例,头痛及头晕9例,精神障碍2例;手术根据Simpson分级,I级11例,II级4例;术后平均随访12.4月,1例考虑复发,其余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额下入路是沟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有效路径。

  • 标签: 嗅沟脑膜瘤 额下入路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噻托胺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护理。方法采用观察法,按吸入剂的使用步骤对8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使用吸入剂的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能正确使用者占38.8%,不能正确使用者占40%,不会使用者占21.2%。结论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时存在很多不足,必须采取对策,提高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的正确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噻托嗅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大鼠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水通道蛋白-4(AQP-4)和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50只)、OECs移植组(50只)、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组(50只),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组和OECs移植组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OECs移植组和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在损伤处移植鞘细胞。于术后1、3、7、14、21、28天进行BBB(Basso-Beattle-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AQP-4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术后3~28天,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组的BBB评分较OECs移植组明显提高,术后第1天,联合组和OECs移植组受损脊髓灰质、白质中AQP-4的表达明显增加;第3天时均达到高峰,但联合组低于OECs移植组(P<0.05)。第7、14、21、28天,与OECs移植组比较,联合组AQP-4表达也较低(P<0.01)。结论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使脊髓损伤后AQP-4表达减少,这可能更有利于抑制脊髓水肿、消除脊髓继发性损伤,保存了残存正常脊髓组织并促进神经轴突再生,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型跨中线沟脑膜瘤不同手术方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大型跨中线沟脑膜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方案为双侧额下入路,研究组给予单侧。对比两组相关手术指标;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沟脑膜瘤Simpson切除程度I级者及II级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沟脑膜瘤手术花费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手术前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大型跨中线沟脑膜瘤不同手术方案存在疗效差异,单侧额下入路显微手术优势在于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大型 手术 嗅沟脑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