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分时段进行健康宣教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的初产妇进行随机抽取1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护理以及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以及分时段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护理的母婴健康效果。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护理婴儿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和母婴健康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产后分时段健康宣教对母婴健康有着良好的作用。

  • 标签: 分时段 健康宣教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站分时段现场预约的优势及效果。方法我院内科门诊护士站从2014年10月至12月实行分时段现场预约挂号,为患者提供免费、快捷、公正、诚信的护理服务。结果内科门诊护士站在实行分时段现场预约3个月后,共有预约患者1302例(71.6%),成功取号的患者932例(71.6%),取消预约的患者有103例(7.9%),而过期作废的有267例(20.5%)。取号率和过期率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士站实行分时段现场预约能提高预约效率,且方便快捷,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护士站 分时段 现场预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献血后不同时段血液相关指标变化状况,获得献血者的最适频次和限量的信息。方法从我中心2014年9月—2016年12月来献血的人员中抽取120名纳入到讨论中,其血液检验、体格检查、年龄等均满足我国目前法规要求,献血前后24h、7d、1个月、3个月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其TP、PLT、HCT、HGB、RBC、WBC等指数,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献血400ml后,人体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指数存在性别差异,女性低于男性(P<0.05);献血后24h至1个月时,红细胞、红细胞比积存在轻度降低,指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SD-t检验,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白细胞指数在献血400ml后均不较大波动,属于正常生理范围。结论经分析后得知,献血后3个月恢复阶段属于安全性,全血献血400ml,且间隔三个月不会影响献血者身体健康。

  • 标签: 血液学指标 间隔期 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在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以及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手足显微外科患者中选取58例,观察记录患者术后一天内的疼痛程度和持续疼痛时间,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疼痛情况给予有效护理措施,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患者一天内在1200-1600和2000-000的疼痛程度最强,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在1200-1600和2000-000的疼痛时间均比其他时间段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下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情况改善不明显,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患者在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有效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疼痛。

  • 标签: 疼痛护理 手足显微外科 护理干预 疼痛时间
  • 简介:摘要分时段预约诊疗在促进门诊工作效率的提高上起着只管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分时段预约诊疗在医院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分时段预约诊疗 医院管理实践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时段进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所得的检验阳性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2017年3月—2018年7月两个时间段进行临床检验的3660份临床标本作为本研究样本,严格按照标本类型分类,均遵照微生物检验标准检出其阳性率,并给予比较分析。结果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的呼吸道(27.92%)、其他标板的检验阳性率(24.76%)显著低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的呼吸道(34.73%)、其他标本的检验阳性率(31.65%)(P<0.05);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的血培养标本的检验阳性率(13.38%)显著高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的血培养标本的检验阳性率(8.99%)(P<0.05);两个时间段的粪便标本的检验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不同时段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进行分析,便于为各科室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信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同时为临床疗效及改善预后提供提供指导。

  • 标签: 不同时段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阳性率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1月与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呼吸道系统标本为3474例,血液、腹腔水以及脑髓液的标本为2058例,其他非呼吸道的标本(如伤口分泌、穿刺以及中尿段)为1866例,粪便的标本358例。对两阶段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对可能引起阳性率出现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11月—2010年11月该时间段内呼吸道系统标本,血培养的标本以及其他非呼吸道系统标本其检验阳性率明显比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高(P<0.05);此外粪便标本两个时间段内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院应构建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间有效地交流渠道,加强相关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提高其操作水平,促进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精确化、规范化。

  • 标签: 不用时段 标本微生物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不同时段损伤改变,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制作甘露醇外渗动物模型,于0h、3h、6h、24h时段在肿胀部位取组织,计算干/湿重比,观察组织水肿程度,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水肿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果干/湿重比经统计学分析发现肿胀组织在6小时时开始减轻,24小时基本恢复正常;镜下24h时皮下组织水肿、肌肉间水肿的程度逐渐减轻,皮下血管扩张充血持续存在,3小时为损伤高峰,6小时时水肿组织开始逐渐减轻;24小时时水肿组织基本恢复,但炎性细胞明显存在。结论临床处理甘露醇外渗应根据不同时段局部损伤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

  • 标签: 甘露醇 外渗 肿胀组织 SD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检验标本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2月—2017年2月,按照时间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检出阳性率的差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检验阳性率为263例(87.67%);对照组总检验阳性率为185例(61.67%);由此可见,观察组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标本检验中,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差异较大,应让医生与检验人员间多沟通交流,加强标本的规范采集及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知识技能。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不同时段服用对肠道准备中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住院接受肠镜检查病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肠道准备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服药前常规肠道准备,对照组服药时间段前天晚餐后禁食,可以饮水,晚上八时给药;实验组服药时间段前天晚餐后禁食,可以饮水,检查前4~6小时服药。从肠镜下检查肠道清洁度、肠道积气、睡眠影响、饥饿感、病人满意程度等方面比较。结果检查当天给药患者肠镜下检查肠道清洁,粪便残渣少,肠道积气,对睡眠影响较少,饥饿感不明,病人满意度高。结论肠道准备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清洁肠道最佳时间段是检查前4~6小时给药,此法肠道清洁度高,睡眠影响较少,饥饿感明显降低,患者的较为满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检查工作效率,有积极临床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诊疗 聚乙二醇 肠道准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时段强化健康教育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定时段强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遵医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定时段强化健康教育可促进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 标签: 定时段强化健康教育 骨折 糖尿病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氧化碳中毒不同时段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11月到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中毒12h后进行高压氧治疗,对研究组患者中毒12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分析两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和90.0%)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昏迷的时间、迟发性的脑病发生率分别为(3.7±0.4)h、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一氧化碳中毒12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不同时段 高压氧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食道癌术后患者高危时段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食道癌患者80例进行分析,80例患者可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两组患者的高危阶段评估导管滑脱的风险正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高位时段的导管滑脱风险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拔管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食道癌患者高危时段采取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率,降低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非计划性拔管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食道癌 高危时段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药品广告技术审查工作与质量管理体系在管理方式、管理程序和管理目的等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并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对药品广告技术审查工作的规范化作用,为其它技术审查机构开展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提供借鉴。

  • 标签: 质量管理体系 药品广告 审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时段保护性约束对ICU预防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入住我院ICU病房的留置胃管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分时段腕带式或者手套式保护性约束,对照组则在留置胃管期间持续采用腕带式或者手套式约束方式,观察两组留置胃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采用分时段保护性约束与持续性约束对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时段保护性约束不但可以有效预防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减少局部皮肤损伤,而且尊重了患者的意愿、维护了患者的尊严,真正体现了人性化、舒适化护理;因此,在ICU实行分时段保护性约束是人性化的、可行的、有效的。

  • 标签: 分时段 保护性约束 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同时,也滋生了医药广告的泛滥,其中更是有大量的虚假广告。由于盲从心理,医药广告带给了老百姓极大身心危害,也严重的加大了他们的经济负担。面对如此情景,除了寄望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外,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识别真假的基本能力,只要正确地对待现实情况,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宁夏银川地区互联网医疗保健及医疗广告存在现状,分析其原因,为互联网医疗广告监管提供监督依据。方法通过互联网对39家医疗机构互联网信息服务情况进行在线监测。结果2014年,监测的39家医疗机构中有25家医疗机构开展了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占总数的65.79%;取得审核同意的医疗机构有23家,占比为92%;在网站明显位置标注审核同意书编号的占比56%;取得审核同意但未标注12%;超出有效期使用《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以下简称同意书)占比24%。医疗机构发布网站与医疗机构名称不符、以科室名义发布网站、以患者名义做宣传、发布虚假夸大宣传信息等违法医疗广告行为;开展性知识宣传未标注来源,超出许可同意网址、内容等超范围开展医疗保健信息服务行为均存在,且均为民营医院。结论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现状不容乐观,民营医院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和超范围开展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较高,需要有重点地对民营医疗机构加强监管。

  • 标签: 医疗机构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医疗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