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并讨论有针对性的干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筛查。结果研究对象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8.51%,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6.65%,恶性肿瘤患病率为0.89%,冠心病患病率为2.79%,脑卒中患病率为0.78%,糖尿病患病率为2.07%。慢性疾病危险因素为吸烟、年龄、家族史和超重。结论慢性疾病的防控与人们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积极引导群众调整饮食结构,戒除不良生活方式,可有效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水平。

  • 标签: 慢性 非传染性疾病 危险因素 调查 吸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居民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和评价慢性病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000个调查户,按KISH表法在每户随机抽取1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调查采取健康问卷调查、健康体检及生理生化检测的方法。结果调查人群中高血压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哮喘、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分别为27.9%、14.9%、8.8%、5.2%、4.2%、1.5%、0.8%和0.6%。调查对象中吸烟、饮酒、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14.9%、17.5%、34.4%、19.0%和57.7%,男性接触吸烟、饮酒两项危险因素高于女性,超重、肥胖及腹型肥胖为女性高于男性;慢性危险因素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结论新疆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并且加强控制。

  • 标签: 新疆 慢性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健康教育工作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如何更好的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使居民通过知信行的改变,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方法通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慢病管理中的工作经验总结,阐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探讨更加高效的健康教育方法。结论慢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问题,作为现阶段的医务人员,特别是从事最直接慢病管理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更应该大力作好健康教育工作,让居民认识慢病,防治慢病,从而战胜慢病。

  • 标签: 健康教育 慢性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红原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人口采用整群法进行普查,具体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等措施。结果前六位患病率分别是高血压5.3%、糖尿病2.3%、冠心病0.7%、慢性肝病0.6%、结石0.2%、COPD0.1%,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危险因素是口味重、吸烟、饮酒、不锻炼、饮浓茶、超重。结论本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形势严峻,需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 标签: 红原 慢性发传染性疾病 流行现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抑郁情况的差别,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对130例COPD患者进行分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问卷进行抑郁评价,并完成对其肺功能检查及相关病史(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教育程度,每年住院时间)的采集,根据一般情况不同,分成支气管炎型组及肺气肿组。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130例COPD患者,男71例,女59例,其中42例诊断为抑郁,抑郁发生率32.3%,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体重,FEV1%pred,每年住院时间,教育程度的患者抑郁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吸烟及年龄与COPD合并抑郁无显著相关性(P>0.05),COPD合并抑郁中不同临床分型存在显著差异(P=0.025)。结论COPD易合并抑郁,与不同性别、体重,FEV1%pred,每年住院时间,教育程度有关,不同临床分型抑郁发生率不同。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抑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常见的三种因长期饮酒引起的重大疾病的相关内容,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和提示。

  • 标签: 长期饮酒 慢性疾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对菌株进行培养鉴定,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感染相关因素及预后。结果40株病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多,占77.5%,曲菌占15.5%。广谱抗生素、脏器功能不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和低白蛋白血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然而合并肺真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肺部CT多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肺部感染,早期抗真菌治疗预后较好,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较差。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曲霉菌感染例数逐年有增多。控制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进展缓慢、病因复杂、缺乏确切的生物病因证据、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是全球人口的主要死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慢性病 流行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以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流动人口逐年增加。中山古镇的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呈现连年递涨的趋势。因此对于我们社区管理组织来说外来人口的疾病防控和管理工作以及外来人口子女、外来人口的免疫规划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我们社区管理的突出问题。这篇文章主要就是针对中山的古镇里外来流动人口较多,如何能正确的对流动人口的慢性疾病进行控制方法和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将做一定的说明。

  • 标签: 流动人口 疾病管理 中山古镇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进行救治的COPD老年患者286例,其中COPD合并CHF老年患者122例,其余164例未合并CHF。对两组患者随访一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局部事件发生率以及相关预后,并且对比性分析患者住院前血浆NT-pro-BNP的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年龄,脑卒中,糖尿病,肿瘤以及合并CHF为老年COP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此外对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COPD合并CHF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较COPD组明显偏高,(17844±8304pg/mlvs.11433±4107pg/ml,P<0.01),表明NT-pro-BNP水平与CHF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年龄,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以及合并CHF等对老年COPD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血浆NT-pro-BNP与COPD老年患者CHF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慢性心衰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 危险因素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基本概念、成因、致病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提高全民健康生活质量。方法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开展慢性病防控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结果慢性病防控是全民健康长寿的关键,通过开展综合防控干预措施,真正体现了公共卫生的核心价值。结论慢性病的防控取决于各级政府和领导对公共卫生的重视,决定着公共卫生对策的制定和国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也影响着社会对人民健康价值和公共卫生理论的取向,全民和社会各界对慢性病防控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 标签: 慢性病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防控措施 全社会共同参与 提高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选取2007-01~2009-06期间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43例,对照组采用随机选择的方式并从同期无肺部真菌感染COPD患者中选取43例,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了发现与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相关的6项因素;多因素分析确定了4项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蛋白质营养不良,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是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院内感染 真菌 COPD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咽炎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咽炎组,选择同一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患者的主观症状,记录并分析所有对象发病的相关因素,例如饮食习惯、睡眠质量、生活习惯等。结果咽炎组患者在焦虑、人际关系、躯体化、精神病性、其他(饮食、睡眠)五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健康组,对病情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炎组患者吸烟、饮酒、劳累、睡眠质量不佳、饮食生冷辛辣的人数比例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咽炎患者焦虑、人际关系、躯体化、精神病性、其他(饮食、睡眠)随病情变化,慢性咽炎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发病因素有相关性。

  • 标签: 慢性咽炎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内一科住院治疗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常规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呼吸兴奋剂、祛痰药、激素、氧疗、纠正酸碱失衡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冶疗组FEV1、FVC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PD患者肺功能经营养支持治疗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支持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效果。方法选择进入我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121人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各60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基本的治疗方法进行护理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全科医生模式治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与恢复性。结果治疗干预6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老年慢性疾病的时候,采用全科医生模式相对于其他的治疗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糖及胆固醇一类的病情,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一定的帮助,治疗的安全性相对比较高,可以在各大医院进行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全科医生模式 社区治疗 老年慢性疾病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14d、糖皮质激素使用>500mg、机械通气、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和II型呼吸衰竭是当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应注重预防和控制肺部真菌感染,由此来降低患者继发肺真菌病的发病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真菌病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