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长期照护的基本目标是满足那些患有各种疾病,或者是身体残疾的人们对于保健以及日常生活的需求。在长期的照护实践之中发现现有床档存在有空隙大、容易出现护理安全事故的问题。为此,文中介绍了笔者发明的一种新型的“床档空隙围栏套”,以期可以解决床档空隙大的问题。

  • 标签: 长期照护 床档空隙 床档空隙围栏套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曲霉3.04072(Aspergillusterreus3.04072)次生代谢产物对α-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多种柱层析技术从曲霉A.terreus3.04072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得到6个次生代谢产物,并以Acarbose为阳性对照药,对所得单体化合物测定α-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体外酶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2、5和6均具有较强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是0.542,0.409,0.282和1.086mM。结论本论文首次发现化合物5和6具有很强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

  • 标签: 土曲霉 次生代谢产物 &alpha -糖苷酶抑制活性 丁内酯 阿卡波糖
  • 简介:摘要精神障碍病人由于思维改变、行为异常,多数精神障碍病人对疾病缺乏自知力,病人入院多系被动一一或被哄劝,诱导而来,常因抵触情绪而出现吵闹冲动行为。因比,护理人员首先热情接待病人,以消除病人对住院的恐惧心理,稳定病人情绪,主动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病情特点心理社会因素,饮食习惯,兴趣爱好等问题,并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接触方法,做到热情耐心细致,积极主动,妥善安置,进行护理安全检查和护理体检,对合作的向其介绍入院须知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吸烟制度,主管医师和床位护士等。同时热情接待病人家属,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告知家属病区管理制度及探视制度,以便更好的使患者能够安心的接受住院治疗。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广西田东县农村居民源性线虫感染现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农村居民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个点共调查农村居民1026人,其中男性533人,女性493人。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5.56%。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5.46%、0.10%和0.10%。男、女性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32%和6.69%,30~60岁年龄组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田东县农村居民的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流行虫种以钩虫为主。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源性线虫感染率。

  • 标签: 土源性线虫 农村居民 感染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洪雅县2009-2011年源性线虫监测结果分析。方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nto-Katz。结果钩虫的平均感染率17.40%,30岁以下的感染率为6.5%,30岁以上的感染率为93.5%,女性源性线虫整体感染率为65.27%,男性整体感染率为34.73%。结论农村居民源性线虫病感染仍然较重,以钩虫感染为主,以中老年人群为重点,特别是女性。

  • 标签: 土源性线虫 监测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隆安县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依据隆安县《源性线虫病检测方案》的要求及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我县源性线虫病进行检测,对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抽检的1036人中,检测出便虫卵2人,钩虫卵45人,肝吸虫卵91人,蛲虫卵9人,阳性率为14.19%。受检对象男女感染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感染124例,占84.35%;中度感染23例,占15.65%;无重度感染人群。抽查的土壤污染标本中,40户土壤标本中检测出活受精钩虫卵。结论隆安县源性线虫病流行程度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各部门可在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开展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对感染人群进行彻底根治,做好预防工作,从而减少感染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标签: 土源性线虫病 居民感染情况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槐饮联合小剂量阿维A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5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三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颗粒剂加味槐饮及阿维A0.2mg/kg/d。对照组1组采用口服阿维A0.4mg/kg/d;对照组2组采用口服阿维A0.2mg/kg/d。3组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结果三组显效率比较,P=0.001<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1组显效率比较,P=0.814>0.05,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槐饮联合小剂量阿维A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显著,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加味土槐饮 斑块型银屑病 阿维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七致成人肝小静脉闭塞病临床特点。为肝小静脉闭塞病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临床特点,并复习近年相关文献对肝小静脉闭塞病诊断治疗进行总结。结果(1)患者外伤后短期服用三七,用量较大。(2)服药后短期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痛、黄疸等临床表现。(3)肝功能检查ALT、AST、ALP、GGT、TBIL、DBIL不同程度升高。血清CAl25升高,腹水或血清中PⅢP、IV—C、HA升高。(4)腹部CT提示肝脏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静脉期造影剂充盈呈斑片状、地图状。(5)除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结核、肿瘤等病因。(6)增强CT检查对于VO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肝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的最佳手段,但临床上特别是基层医院获取组织学诊断常有一定的困难,故现认为VOD的组织学证据已不再是确诊的必要条件。(7)目前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效果极差。结论(1)不当使用三七可引起肝小静脉闭塞病。(2)三七与三七一字之差,功效相近,但所含主要成分完全不同。(3)需仔细询问病史,完善常规检查后对于以腹水、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仍不能明确病因时,应及早进行肝脏穿刺活检。(4)肝脏移植是目前降低死亡率的唯一有效手段。

  • 标签: 肝小静脉闭塞症 土三七 门脉系统广泛血栓 吡咯烷生物碱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斜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控制状况,研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方法采用方便取样,调查216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控制状况。结果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糖尿病控制状况总分(69.92±13.20)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结论目前尽管斜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理想,但生活方式、自我监测行为、糖尿病知识方面情况较差,社区家庭医生应有效地参与糖尿病管理,针对患者知识薄弱环节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加强促进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

  • 标签: 糖尿病 控制状况 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