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后外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内固定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老年后外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47例,收集全部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其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对患者手术结局展开评价。结果对患者实施内固定治疗方式后,全部患者手术切口均获一期愈合,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3.8±0.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低为9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三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8±0.4)年。依据相关踝-后足功能评价标准对患者术后踝-后足功能恢复情况做出评断,发现评断结果显示为优、良、差的病例数分别为19例、23例、5例,优良率为89.36%。结论对老年后外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内固定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骨折块类型及形态、患者骨折位置变化程度及患者软组织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内固定方式及手术操作路径。

  • 标签: 内固定 旋后外旋型 Ⅳ度踝关节骨折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后外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的31例后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行保守治疗(部分患者由于合并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精神类疾病或周围血管病变的缘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和临床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观察疗效。其中,后外型I度骨折4例,后外型Ⅱ度骨折7例,后外型Ⅲ度骨折2例,后外型IV度骨折18例。对随访患者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评分,按具体得分将疗效分级为优(90~100分),良(75~89分),一般(50~74分),差(<50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13~20个月),后外型I度优为100%;II度优为85.7%,良为14.3%;Ⅲ度优为100%;IV度优为72.2%,良为16.7%;一般为1.1%。结论采用保守方法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大部分后外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结果比较满意。

  • 标签: 保守治疗 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旋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保守治疗用于后外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所接收的100例后外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5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测量结果、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测量结果、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旋后外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保守治疗 旋后外旋Ⅳ度 踝关节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难产处理中后肩法运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人在阿尔及利亚援外期间,所在地赛地夫省立教学医院接受分娩的肩难产产妇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压前臂法协助分娩,观察组应用后肩法协助分娩,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无窒息新生儿占93.33%,轻度窒息新生儿占6.67%,没有重度窒息患儿,对照组无窒息占63.33%、轻度窒息占26.67%、重度窒息占10%。结论后肩法运用于肩难产处理中能够减少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娩 旋后肩法 肩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ammotome乳腺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疗效、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随机选择医院采用Mammotome乳腺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瘤120例。结果病灶直径与术中出血、创伤恢复时间存在相关性,不同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4.2%(5/120),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Mammotome乳腺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疗效较好,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出血少。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多发良性肿瘤 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亚洲型股骨近端防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总共收治的3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在住院之后的3天内进行全身麻醉,并选择亚洲型股骨近端防髓内钉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病床为骨科牵引床,在患者平卧状态下完成相应的手术,并对手术时间以及患者出血量进行及时记录,以及临床骨折复位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30例患者顺利进行手术,并且患者骨折复位效果较为理想,患者手术时间在30分钟到50分钟之间,患者出血量在30ml~100ml范围内,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在九周左右。而30例患者中,27例为优,2例为良,1例患者为差,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亚洲型股骨近端防髓内钉治疗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对患者骨折复位具有良好的固定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麦默通微创切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6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并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术中配合与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成功率100%,1例发生活动性出血,并发症发生几率2.63%,患者全部对护理满意,满意度10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麦默通微创切用于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加强术中配合及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需注意的是,麦默通微创切价格相对较高,因此需视患者需求,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 乳腺良性肿块 术中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选择腔内激光+Trivex切术的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2月收治的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临床选择腔内激光+Trivex切术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对所有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全部成功完成腔内激光+Trivex切术治疗。完成手术后,患者表现出的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全部消失。患者呈现出的瘙痒症状、色素沉着症状以及皮肤溃疡症状全部获得程度有所不同的缓解。完成手术后,对所有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为期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未表现出曲张静脉复发的情况,患者的小腿未表现出显著瘢痕的情况。结论对于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观察,合理选择腔内激光+Trivex切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的微创效果以及美容效果较为显著,凸显腔内激光+Trivex切术联合治疗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疾病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腔内激光 Trivex旋切术 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切术在乳腺多发小肿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乳腺多发良性肿瘤患者176例,分别采用微创切术(88例)和传统开放手术(88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患者术后满意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切术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患者满意度上较开放手术有优势(P<0.05;)术后随访2~12个月,均未发现乳腺内残留病灶及肿块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微创切术较开放手术定位精准,手术时间短,切口少且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 标签: 乳腺多发小肿块 微创旋切术 开放手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麦默通微创切手术在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中选取8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4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采用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4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切手术进行治疗,探究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治疗相关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麦默通微创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治疗 良性乳腺肿物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观察组进行股骨近端防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骨折愈合所需要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有效率62.2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的时间(4.9±0.8)明显比对照组(7.5±1.0)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时,运用股骨近端防髓内钉的方法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滑动加压髋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柴汤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进行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纳入,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各30例患者。第一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第二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柴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第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第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第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间存在较为显著差距,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与柴汤联合治疗,治疗效果突出,药物安全性得到保障,有效的患者临床症状,比单纯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或柴汤治疗,其临床效果更佳,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柴旋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髓内钉治疗老年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方法选在我院行股骨近端抗髓内钉治疗的老年高龄髋部骨折患者36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平均手术出血量为(325.6±23.5)mL,平均手术时间为(108.6±15.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23.4±8.4)d,Harris评分为(86.5±6.7)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结论股骨近端抗髓内钉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式,采用该手术治疗时对术后并发症有充分的认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高龄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术与传统切开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就诊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11例,按照患者选择手术方式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实施传统乳腺肿瘤切除术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48例进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术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瘢痕长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优于传统切开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传统切开术 乳腺良性肿瘤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切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乳腺肿物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5例,采用麦默通微创切术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乳房外形变化、术后疼痛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创瘢痕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麦默通微创切术,术后疼痛时间为(1.9±0.5)d、手术时间为(21.5±5.7)min、术创瘢痕为(3.5±0.6)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55例手术患者中,均未出现乳房变形,对照组乳房变形率为1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切术应用于良性乳腺肿瘤临床治疗中,术中创伤更小,术后乳房外形、美观保持效果更好,预后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常规术式 良性乳腺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高龄患者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50例高龄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创伤、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并发症、关节功能评定等指标。结果采用防髓内钉(PFNA)术中出血量比股骨头置换术多;但股骨头置换术在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防髓内钉(PFNA),且术后关节功能评定更优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更适用于高龄患者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 标签: 高龄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PF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股骨近端防髓内钉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经股骨近端防髓内钉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基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经股骨近端防髓内钉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等,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利用股骨近端防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的疗效,希望能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按照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纳入,参照组27例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研究组行股骨近端防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平均卧床、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股骨近端防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PFNA内固定创伤更轻,可促进患者术后得到更好恢复。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