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兰豆枫楮汤治疗阴虚鼓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阴虚鼓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保肝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兰豆枫楮汤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的总体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有效腹水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兰豆枫楮汤是治疗阴虚鼓胀的有效方剂,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鼓胀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应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5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肛瘘切除不缝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以及切口感染概率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有优异性,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概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而言,使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有着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出现概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患者降压药联合叶酸与单纯降压药治疗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8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联合降压组和单纯降压药降压组,随访2年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脑梗塞、脑出血及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生率。结果两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降压药联合叶酸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飞伟导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一科21例依飞韦所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药物性皮炎中剥脱性皮炎1例(4.8%),粟粒丘疹及红斑型20例(95.2%);第一型重症药疹伴有系统性损害。结论依飞韦药疹多为轻-中型药疹,及时、合理使用抗过敏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辅以支持疗法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依飞韦伦 副作用 药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自护理论对肠癌患者化疗带泵期间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6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180例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奥沙利铂加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5-氟尿嘧啶使用便携式化疗泵泵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奥自护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带泵不良反应发生率、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部位疼痛、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渗漏性损伤、静脉闭锁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适、口腔溃疡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自护理论对肠癌患者化疗带泵期间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化疗带泵期的顺利度过,增强输液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肠癌 化疗带泵期间 奥伦自护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依非韦抗HIV-1感染过程中出现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使用依非韦而出现精神障碍不良反应的8例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探讨其护理要点。结果及时停用依非韦,短期应用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和给予相应的护理后患者精神障碍症状很快消失。结论依非韦引起的精神障碍较少见,但是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发现精神障碍及时停药并给予对症护理是治愈这类不良反应的关键。

  • 标签: 依非韦伦 精神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唑吡坦与艾司唑对老年人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应用唑吡坦与艾司唑进行对照研究,采用临床疗效和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唑吡坦与艾司唑疗效相似,均显效率在70%以上。结论唑吡坦与艾司唑对老年人失眠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唑吡坦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唑吡坦艾司唑伦老年人失眠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对于婴儿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对象选取本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出生的婴儿76例,以计算机表法予以分组(38例/组)。对照组予以家庭式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该基础之上予以儿童保健护理,对比2组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2组予以不同的保健护理以后,观察组的生长发育状况相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具有对比意义。结论增强儿童保健护理的实施力度,利于婴儿生长与发育,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儿童保健 婴儿 生长发育 影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30例,单一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比各小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持续时间、起效时间以及患者苏醒时间。结果经不同麻醉后,患者的临床效果不同,联合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组,且麻醉后起效时间快,术中无体动,持续时间长,患者苏醒时间短,各组间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效果比全麻效果显著,麻醉起效时间较快,术中维持时间长,术中无体动,减少了术中牵拉,患者苏醒较快,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干预过程中对患者使用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对于患者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麻醉干预,经过随机分组后,将前4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并且采用吸入全身麻醉,将后40例作为观察组并进行静脉麻醉;不同的麻醉干预后,观察其效果并进行比较;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进行统计计算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均麻醉成功,患者顺利在麻醉干预下完成手术,两组麻醉成功率均为100%,即两组不具有明显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两组在干预前没有明显差异,经过干预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本次我们通过比较吸入全身麻醉方法和静脉全身麻醉两种方法发现,静脉全身麻醉在保证患者手术顺利完成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对于患者认知功能的消极影响,因而值得我们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进行使用。

  • 标签: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早期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贝复舒眼凝胶联合博士纯视绷带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原发性单侧翼状胬肉患者40例40眼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眼),两组均实施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观察组术后配戴纯视绷带镜,对照组术后直接包扎术眼,两组术后1天均给予左氧氟沙星眼液4次/天防感染和贝复舒眼凝胶2次/天促进角膜修复,第三天改用典必殊及玻璃酸钠眼液4次/天,7天后取出绷带镜及拆除结膜缝线。观察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后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在术后各个观察时间点上均极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疼痛评分,眼部刺激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且持续时间缩短,术后角膜上皮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贝复舒眼凝胶联合博士纯视绷带镜,能明显减轻患者各种眼部刺激症状,促进缺损区角膜上皮修复;与传统处理方式比较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眼部舒适度,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贝复舒眼凝胶 博士伦纯视绷带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