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对于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减小,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4%,远不及观察组的100.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肌梗死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效缓解了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心肌梗死 人性化护理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56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2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经过人性化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恢复程度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心肌梗死患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资料,内容涉及临床表现、检查情况(心电图)、误诊情况等,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后给予相应检验并得出结论。结果19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心肌炎患者均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00.00%),经心电图检查可知所有患者均表现出ST段抬高(100.00%),误诊为前壁心肌梗死几率较高(52.63%)(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急性心肌炎相关特征,接诊后对患者实施全面检查从而准确判断病情,有利于患者及时接受对症救治提高疗效及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梗死 误诊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典型病例,对儿童心肌致密化不全性心肌病的病因、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 标签: 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肌病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急诊内科就诊的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对象中,其中51例最终确诊为AMI,记为观察组,另外55例患者排除AMI,记为对照组;分别在胸痛发作后的不同时间(2~6h、12~24h)对其三项心肌标志物的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在胸痛发作后的2~6h、12~24h观察组的三项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CK-MB和cTnI于胸痛发作后的12~24h间达到最高;而Myo则于胸痛发作后的2~6h间即可检出升高,各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Myo胸痛发作后2~6h即可检出。胸痛发作后12~24h,则CK-MB和cTnI检测综合效果最佳。结论通过对临床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标志物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进行用药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组治愈5例,好转23例,死亡2例,有效率为93.3%。结论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延缓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可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心肌梗塞一种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心肌缺血性坏死。根据其发病机制,主要的治疗方法以疏通冠状动脉,恢复心肌细胞氧气和血液的供应为目的,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传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溶栓治疗,其中溶栓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1;本文就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和展望。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治疗方法 回顾与展望
  • 简介:摘要近年来,应激性心肌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明显增加,引起临床研究的重视。它是以心室壁收缩功能异常为主要病理生理的一类疾病,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综述了与其发生机制有关的研究结果,包括儿茶酚胺、神经递质、冠脉血管、雌激素等相关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综合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心肌损伤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内径(L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没有明显差异,治疗1个月、3个月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内径(LV)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治疗1个月以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TnT、BNP水平以及CK-MB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丙种球蛋白对重症心肌炎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肌损伤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重症心肌炎 临床疗效 心肌损伤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住院肺癌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116例本院住院肺癌患者及1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同时测定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肺癌患者凝血指标与健康体检者凝血指标相对比,肺癌患者的血浆PT-INR、PT和TT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PTT、FIB、PLT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增强及抗凝血活性减弱,即显示肺癌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并且有血栓形成的倾向。

  • 标签: 肺癌 凝血功能 血小板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重症心肌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心肌损伤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心肌损伤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心肌损伤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心肌炎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损伤指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心肌炎 丙种球蛋白 临床疗效 心肌损伤指标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Chaer基因是诱发心肌肥厚的早期关键分子开关。国际顶尖杂志《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李红良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运用于急诊患者护理中对其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1日到2016年5月31日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3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运用于急诊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调节其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急诊科室 抑郁状态 焦虑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新式急救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治疗,比较两组急救消耗时间、心电图检查恢复时间、心肌梗死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急救消耗时间、心电图检查恢复时间、心肌梗死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24±1.03)min、(6.21±1.24)min、(10.43±3.86)min、95%,均优于对照组(7.03±3.14)min、(10.25±2.2)min、(13.97±3.86)min、72.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呋塞米、多巴胺、硝酸甘油等药物给予心肌梗死患者新式急救治疗,具有治疗总有效率高、急救消耗时间少、心电图检查恢复快、心肌梗死消失快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救 治疗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检测“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损伤时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有心脏及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心肌酶谱”、心肌肌肌钙蛋白检测。结果“心肌酶谱”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相比敏感性及特异性有较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病员实验室检测应选用“心肌酶谱”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标签: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IABP在目前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此项救治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等有重要价值。因此,本文对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做出了论述,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IABP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期间收治入院的小儿惊厥持续状态患儿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均分方法分为两组,即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研究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而且患儿接受咪达唑仑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咪达唑仑 小儿惊厥持续状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AMI的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围手术期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98例,接受介入治疗病人76例。结果两例术中出现室颤,两例术后拔鞘出现迷走反射,一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通过积极抢救处理与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结论系统的,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生存与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