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感染肢体的效果。方法筛选2017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130例肢体感染患者,运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前1d使用0.02%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对照组患者不予以浸泡,比较术后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显示术后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脓性物分泌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肢体感染患者术前1d使用0.02%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有助于预防术后感染,且该方法经济实惠、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值得应用。

  • 标签: 肢体感染 高锰酸钾 脓性分泌物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多种方案已被提出用于减少罗库溴铵注射后的疼痛不适感。这些研究表明,药物的预处理,例如芬太尼和利多卡因都是有效的。在一个前瞻性随机化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使用空气加热装置在注射部位局部加温的预处理能否有效减轻罗库溴铵引起的疼痛。方法接受脊柱手术的90位患者被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和T组(治疗组)。T组病人在静脉通路部位注射1毫升(10毫克)罗库溴铵前先将该部位加温至40℃持续1分钟。C组注射注射部位不加温。病人随后被评估是否有任何不适,并以5分制量化不适程度。结果罗库溴铵注射痛在C组患者中占88.9%而在T组只占66.7%(P<0.05)。严重疼痛T组明显少于C组(35.6%VS8.9%)。结论罗库溴铵给药前血管通路加温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注射相关疼痛。

  • 标签: 局部加温 罗库溴铵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疗产科腹部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产科剖宫产后腹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费用和治疗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溶液局部疗法在治疗产科腹部伤口感染,不仅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

  • 标签: 产科 腹部伤口感染 甲硝唑 局部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参麦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急性脑梗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实验组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68%,复发率为4.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1%,复发率为17.07%,两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χ2=11.93,P<0.05);两组复发率亦存在显著差异(χ2=15.38,P<0.05);两组患者皮下萎缩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1.19,P>0.05),实验组皮内白色药物沉淀与瘢痕表面色素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56,χ2=9.35,P<0.05)。结论综上,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优于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具有复发率低及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 标签: 局部注射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增生性瘢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稀碘伏溶液浸泡术野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对减少术后切口感染风险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接诊且行脊柱手术治疗的病患100例,随机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50)。研究组术中关闭切口前予以稀碘伏溶液浸泡术野处理,对照组关闭切口前予以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处理。分析两组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胸椎手术比例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20.82±48.97)min短于对照组的(139.46±84.03)min,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胸椎手术为48.0%高于对照组的28.0%,差异显著(P<0.05)。结论稀碘伏溶液浸泡术野具有价格低廉、效果确切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将之积极用于脊柱手术中,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程度,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口感染 生理盐水 脊柱手术 稀碘伏溶液浸泡术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64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治疗)和对照组(醋酸曲安奈德溶液治疗),每组32例。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基本治愈25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1例,对照组基本治愈16例、显效1例、有效8例、无效7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效果显著。

  • 标签: 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DPN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和B12实施穴位注射,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组DPN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神经反射、神经症状、感觉功能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治疗NPD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感觉症状和神经症状,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穴位注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睑痉挛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对92例患者(102眼)于颞浅动脉旁采用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92例中治愈81例(88眼,86.27%),好转11例(14眼,13.73%),治愈患者均未复发。结论于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注重操作要领,做好心理护理和药物观察,注意进针的部位和角度,方能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复方樟柳碱 皮下注射 眼睑痉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2018年1-12月的100例门诊注射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一般管理,安全管理组50例开展安全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效果。结果安全管理组满意度、心率等指标及门诊注射室环境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安全隐患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注射室患者实施安全管理效果确切。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对哮喘呼气流速改善的效果。方法以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62例在本科室进行哮喘治疗的病例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运用了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了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差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治疗方式可应用在哮喘治疗中,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哮喘 特布他林溶液 布地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对哮喘呼气流速改善的效果。方法以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62例在本科室进行哮喘治疗的病例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运用了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了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差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治疗方式可应用在哮喘治疗中,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哮喘 特布他林溶液 布地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供血不足治疗中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脑供血不足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80)和常规组(n=80)。常规组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同时应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与常规组的1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治疗脑供血不足效果显著,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长春西汀 灯盏细辛 脑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2例,分别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和常规肌肉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3.8%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相应护理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效果较佳,良好的护理措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穴位注射治疗 肛肠疾病 术后尿潴留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中药注射剂以其作用可靠、疗效确切等优势,迅速占领了注射剂临床市场,本文通过分析其产生可见异物的原因,阐述生产环节产生可见异物的原因及提高注射剂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技术革新、质量控制等措施,促进中药注射剂质量发展。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可见异物 产品质控 技术革新 质量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注射用头孢硫脒近年来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5-2018年4月收录的注射用头孢硫脒致ADR相关文献,从ADR发生的人群分布、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搜集到符合条件的文献45篇,ADR可累及皮肤及其附件、肝胆系统、神经系统、肠胃系统和全身。结论注射用头孢硫脒可致严重ADR发生,应加强用药过程监测,做好必要的临床预防准备工作和药品预防警戒工作。

  • 标签: 注射用头孢硫脒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采取药师药学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干预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接受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药师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病人的用药和理性、住院费用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病人的用药合理性、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临床中药注射剂治疗工作中开展药师药学干预,能够保证用药合理性,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合理使用 药师药学干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黏膜下注射切除大肠息肉的安全性。方法对215例316枚大肠息肉经黏膜下注射后再切除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镜下完全切除,未并发严重的消化道大出血以及穿孔。结论经黏膜膜下注射后切除肠道息肉,能够提高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安全性,是治疗结肠息肉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黏膜下注射 大肠息肉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及原因。方法对茂名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的168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以及涉及器官、系统。结果本次研究中168例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1%,主要为全身性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结论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在实际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药物配比,用药前需要对患者既往用药史以及用药禁忌情况进行了解,加强对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尤其加强对首次用药患者的观察,降低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不良反应 全身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娩时间苯三酚注射液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产妇130例,随机分为乙组(65例)、甲组(65例)。乙组常规阴道分娩,甲组在阴道分娩中使用间苯三酚,比较两组子宫颈口扩张情况、总产程、新生儿评分、产后2h出血量。结果甲组子宫颈口从用药到开全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子宫颈口扩张速度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总产程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新生儿评分高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的产后2h出血量少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中,间苯三酚注射液可缩短总产程、减少子宫颈口从用药到开全时间、提高子宫颈口扩张速度,缩短产程,减轻孕妇分娩痛苦,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 标签: 阴道分娩 间苯三酚注射液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