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传染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是手足口,其诱发因素与多种肠道病毒共同作用存在相关性,与此同时,该疾病在5岁以下儿童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主要临床症状以手、足及口腔出现皮疹或疱疹、发热为主。由于该疾病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加强该疾病的进一步认知。本次研究为手足口流行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予以有效的预防措施,现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艾滋流行学特征,制定防治措施,降低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藤县户籍的HIV/AIDS中国疾病预防控制艾滋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报告数据和干预前后目标人群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藤县2014年新发报告HIV/AIDS病例151人,报告病例中以男性青壮年居多,20~59岁115例,占报告病例76.15%,60岁及以上老年人36人,占23.84%;以农民居多,124人,占82.12%;报告显示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占88.74%,其次分别为注射吸毒传播(9.94%)、同性传播(1.32%)。结论在藤县艾滋控制中,必须加大宣传与综合干预力度,同时重视检测与治疗,实现“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

  • 标签: 艾滋病 综合预防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喘息性疾病病因及流行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5例患儿,将所有患儿按照确诊的疾病类型分为A组、B组、C组。回顾性分析3组资料。结果A、B两组3岁以下患儿所占比重最大;C组6个月以下患儿所占比重最大;A、B两组多于冬季发病,C组疾病多发于春、冬季;三组中只有A组10例患儿存在家族哮喘史,与其他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中有31例存在过敏史,A组存在过敏史人数明显多于其他两组;A组患儿WBC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比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三组患儿CRP增高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儿MP-Ab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小儿喘息性疾病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偏高。

  • 标签: 小儿喘息性疾病 病因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GDM)患者的流行学特征,分析妊娠期糖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女性58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妊娠期糖尿发生情况。收集孕妇一般资料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探讨妊娠期孕妇患糖尿的影响因素。结果妊娠期糖尿发生率为5.46%。妊娠期糖尿孕妇和无糖尿孕妇在年龄、产次、BIM、家族史以及Hb水平、职业安全性、孕期保健检查情况上有显著差异,P<0.05。将上述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产次、BIM、家族史以及Hb水平、职业安全性、孕期保健检查情况均为妊娠期糖尿的影响因素。结论孕妇妊娠期发生GDM的影响因素较多,根据孕妇实际情况对高危孕妇及时进行血糖筛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孕妇GDM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4年宜昌市近5年麻疹发病情况,为落实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宜昌市2010—2014年报告麻疹进行描述性流行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宜昌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77例,年均发病率0.85/10万。发病呈低龄和成人两极分化状态,≤1岁组和≥15岁组病例构成比分别为38.04%和59.78%;高发季节在3~7月份,病例构成比为76.08%。结论宜昌市2010—2014年麻疹发病主要原因是成人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和母传麻疹抗体水平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免疫策略的核心。

  • 标签: 麻疹 监测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平罗县结核病防治现状,为制定平罗县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流调点,对15岁及以上全部常住人口进行胸部X线检查,对所有查痰对象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并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结果15岁及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154.68/10万;男女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171.23/10万和141.04/10万;回族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90.48/10万;60岁及以上年龄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02.11/10万;男女性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无差异(χ2=0.02,P>0.05);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8.93%,低于《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的要求。结论平罗县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结核预防和控制工作水平仍需提高;结核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 标签: 结核病 流行病学 抽样调查 预防 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揭阳市榕城辖区2011年—2015年梅毒发病率、治疗情况及各医院规范治疗情况,为今后梅毒防治工作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2015年期间揭阳市榕城辖区不同类型人群梅毒患者发病率、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诊疗人员合格率、孕产期保健人员合格率、社区门诊诊疗率、城郊孕产妇梅毒检测率等16项指标进行全方位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2015年揭阳市榕城辖区共报告梅毒787例,平均发病率为30.4/10万。2015年发率较2014年增长42.9%。梅毒病例高发的年龄组为20~35岁,女性感染人数上升,老年人群梅毒发生大幅增加的现状。从职业分布来看,以农民、民工和家政、家务及行业为主。16项调查指标中,城郊居民(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梅毒防治知晓率为61.11%,暗娼人群知晓率为50.24%,男男性行为人群知晓率81.00%。结论榕城辖区梅毒流行正处于增长期,梅毒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对梅毒的防治与对普通人群的宣传教育应双管齐下。

  • 标签: 梅毒 知晓率 防治 发病率 高危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齐齐哈尔市某高校各类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学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00名学生、200名教师、100名教辅人员、100名后勤人员和100名机关人员取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后勤人员血清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χ2=68.5,P<0.01);后勤人员血清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类人群(χ2=44.3,P<0.05);所有被检人员血清抗-HBs和抗-HBc阳性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别(χ2=5.6,P>0.05)。结论此高校各类人群乙肝流行学不同,各类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率具有差异,在乙肝防治方面应需加强乙型肝炎防治教育,加强疫苗接种等卫生教育。

  • 标签: 乙型肝炎 高校人群 血清学调查 乙肝疫苗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岛市2015年麻疹流行学特征,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方法统计青岛市2015年1月-2015年12月麻疹发生情况,总结流行学特点。结果2015年本地区麻疹发病数为641例,年发病率为20.61/万;男患病率为54.91%,女患病率为45.09%;发病年龄平均(32.4±5.8)岁,其中16~35岁年龄段发病率为46.65%;3~5月份发病率为69.11%;流动人口占34.48%,常驻人口占65.52%;农村人口占46.33%,城市人口占24.49%,郊区人口占29.17%。结论16~35岁范围内的常驻人口是麻疹的高发群体,发有季节性,根据麻疹流行学应该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监测,做好高发季节的防控,控制疫情。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本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学及流行学特征,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5年间182例HAP患者病历资料,了解HAP常见病原学及流行学特征。结果HAP的发病率与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与年龄、住院时间、季节有显著差异(P<0.05)。HAP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56株,23.14%)、铜绿假单胞菌(38株,15.70%)、大肠埃希菌(42株,17.36%)、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6.61%)、白色念珠菌(31株,12.81%)。结论HAP患者病原菌种类较多且易产生耐药性,应当针对合并高危因素患者加强病房管理及防范措施,并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HIVAIDS病例的临床流行学特征和皮肤性病特征,以为疾病的诊断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管理的85例HIVAIDS资料进行分析,旨在判定流行学、皮肤性病特征。结果通过对85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得知,腹泻、高烧等为主要特征;其中,男性患者60例,占比70.6%;女性患者25例,占比29.4%;且患者年龄均处于20~50岁之间,从感染途径上来看,以性传播为主,占比71.8%(61/85),其中,异性间的性传播51例,占比60.0%;同性间的性传播10例,占比11.8%。结论对于HIVAIDS病例来说,男性病发率高于女性,且大多为青壮年,该病症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这就需要加强艾滋筛查、知识宣传,便于尽早发现、尽早处理,预防病情蔓延,延长生存期限。

  • 标签: HIVAIDS 流行病学特征 皮肤性病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地区2014-2015年手足口的疫情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某地区的2014-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控的数据予以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学方法开展分析工作。结果2014年手足口病患病率为4.5/万,高于2015年的3.2/万;且该病集中于6~7月,男女患病各占5644;病例以2~3岁患儿居多,发病率为66%;人群分布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主要病原体为EV71和COxA16病毒为主。结论手足口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发病以及年龄、性别等差异性,故应依据本地情况提高宣传工作,加强日常手足口的监管,及时控制疾病发展。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性病学 病原学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宫颈癌作为妇科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占妇科的恶性肿瘤的首位,每年女性的宫颈癌发病率都在明显的上升。国内每年会有大约十三点五万宫颈癌的新的发病案例大约占到全球发病率的1/3。

  • 标签: HPV感染 流行病学 宫颈癌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微生物种类及流行学的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238例,对其粪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结果238例粪便标本中,感染性腹泻149例,检出率占62.61%,非感染因素89例,占37.39%,感染性腹泻患儿中以6个月至1岁的患儿阳性率最高,病原微生物以轮状病毒最多见。结论婴幼儿腹泻的发病原因较多,对其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检查,明确其致病原因,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疾病的治愈至关重要。

  • 标签: 婴幼儿 急性腹泻 微生物学检验 流行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014—2015年浙江东部沿海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4580例患儿取静脉血,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间该地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的总检出率为39.04%,≤1岁的婴儿检出率为18.27%,1~3岁的儿童Mp-IgM的检出率高达28.07%,3~6岁的儿童Mp-IgM的检出率高达43.85%,6~12岁的儿童Mp-IgM的检出率高达66.78%。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以秋季(44.04%)及冬季(50.14%)为主,以咳嗽(58.22%%)和发热(55.09%)为主要表现,女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童。结论肺炎支原体为浙江东部沿海地区2014-2015年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临床上应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 儿童
  • 简介:摘要2016年8月,红河州疾控中心从流感哨点监测医院送检的标本中检出一份通A阳性标本,经进一步检测为H9阳性,送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为甲型H9N2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月2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结果为甲型H9N2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专家会诊,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学史,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

  • 标签: 人感染H9N2禽流感 流行病学调查 禽类接触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区结核登记复治病人进行流行学调查分析复发原因,预防结核复发造成病人身体严重危害,降低结核患者复发率。方法对全区2016年登记78例结核复治患者采用电话问诊及在结核信息管理系统中查阅病人信息的形式对既往结核治疗情况调查。结果37.2%病人复发是因为治疗不规范,治疗不足疗程;12.9%病人是治疗方案不合理;25.6%病人复发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造成既往结核灶复燃;19.2%病人对结核药不敏感,疗效差;其它原因占3.8%。结论治疗结核必须遵循“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化疗原则。

  • 标签: 肺结核复治病人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