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日本顺天堂大学发表的一份公报称,一种基因变异可致人罹患遗传性帕金森氏症,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伤小肠破裂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60例腹部闭合损伤导致小肠破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受伤时间长短将其分成两组,即时间<12h为观察组(30例),时间>12h为对照组(30例),对比其手术治疗时间、出血量、第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缩短病程。

  • 标签: 闭合性损伤 小肠破裂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导致不孕不育遗传效应。方法对来我院生殖中心门诊1589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采集外周血,肝素抗凝,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共检出染色体异常147例,检出率为0.93%,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74例(50.3%),染色体嵌合体39例(26.6%),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2.7%),染色体多态30例(20.4%)。结论染色体异常导致分化紊乱及生殖缺陷,是引起不孕不育重要原因之,对分化及生殖异常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 标签: 不孕不育 核型分析 性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退行颈椎不稳交感型颈椎病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60例退行颈椎不稳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疾病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退行颈椎不稳所致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颈部肌肉功能锻炼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退行性颈椎不稳 交感型颈椎病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中性粒细胞哮喘(neutrophilicasthma,NA)模型小鼠气道炎症影响。方法C57BL雌性小鼠随机分成NA组、NA地塞米松干预(neutrophilicasthmatreatingwithdexamethasone,NAD)组和正常(NC)组,每组8只。NA、NAD组予卵蛋白、脂多糖敏并卵蛋白激发;NAD组激发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NC组不做处理。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以阻力倍增值评价气道反应;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有核细胞浓度及分类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细胞及ki-67+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BALFIL-17浓度。结果(1)NA组气道阻力倍增值显著高于NC组(P<0.05)。(2)NAD组BALF有核细胞浓度、NEU%、EOS%均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3)NAD组脾脏Th17细胞比例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NA、NAD组脾脏ki-67+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NC组(均P<0.05),但NA、NA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NAD组BALFIL-17浓度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Th17细胞及IL-17表达,减轻NA模型小鼠气道炎症;Th17细胞增殖功能增强且不受地塞米松影响可能与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有关。

  • 标签: 哮喘 中性粒细胞 气道炎症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轴索损伤治疗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总结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重型弥漫轴索损伤患者22例护理经验。结果使用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价病人情况,基本恢复日常生活能力4例,部分恢复日常生活能力12例,严重缺乏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依赖他人4例,生活完全依赖2例。结论虽然弥漫轴索损伤病情危重,致死率高,通过精心护理,对提高DAI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意义。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解剖结构异常导致鼻源头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解剖结构异常导致鼻源头痛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102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102例采用中鼻甲部分切除/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2%(9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25%(89例)。结论在解剖结构异常导致鼻源头痛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解剖结构异常 鼻源性头痛 鼻内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抗凝血杀鼠剂中毒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2012年4月-2015年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州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根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考虑诊断为“抗凝血杀鼠剂中毒获得凝血功能异常”40例患者,采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维生素K120~160mg/日等治疗,监测患者出血症状及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好转后维生素K1减量至10~20mg/日,维持治疗2~6月。随访半年。结果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给予补充血浆、维生素K1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抗凝鼠药中毒以出血症状为主要表现,单纯补充血浆可快速纠正出血症状、改善凝血功能,但维持时间短,维生素K1为特效解毒药物,凝血功能纠正后仍需维生素K1维持治疗。

  • 标签: 抗凝血杀鼠剂 获得性凝血功能异常 维生素K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吉妮IUD与吉妮美IUD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我院放置吉妮或吉妮美IUD健康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吉妮组共128例,吉妮美组共87例。观察比较两组妇女放置IUD后经量增多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吉妮组与吉妮美组妇女月经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43,P<0.01),吉妮美组妇女月经量更为稳定;吉妮美组妇女月经过多(12.16%vs55.88%)、点滴状出血(13.51%vs31.37%)、腰痛或坠胀感(9.46%vs21.57%)发生率明显低于吉妮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吉妮IUD相比,吉妮美IUD增加了吲哚美欣缓释剂,降低了月经过多、点滴状出血、腰痛或坠胀感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吉妮IUD 吉妮致美IUD 月经量 并发症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7期
  • 机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查阅了1974年至1994年出生的19万名丹麦男子的住院记录。所有这些男性都在19岁时接受过智商测试,这是丹麦义务兵役制所要求的一项程序。智商测试旨在评估这些人的逻辑、语言、数字和空间推理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以L-FABP10GFP肝组织特异性转基因斑马鱼建立放射肝损伤模型可能。方法出生后5天斑马鱼,给予“剂量爬坡梯度”放疗,连续观察5天,了解幼鱼放疗安全及安全剂量;结合“剂量爬坡”试验结果及临床实践,选择合适剂量进行放疗,连续观察5天,了解放疗后斑马鱼肝脏荧光强度、面积和形态变化。结果“剂量爬坡”试验显示0、2、6、10、20、30、40Gy/次条件下放射处理对斑马鱼是安全;接近临床实践剂量40Gy/次放疗处理未见斑马鱼肝脏荧光强度、范围及形态变化。结论L-FABPGFP转基因斑马鱼放疗后54h内无法通过监测肝GFP荧光变化了解放射肝损伤情况,该模型建立仍需要进步探讨。

  • 标签: 放疗 斑马鱼 肝损伤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胃窦巨大息肉肠套叠。方法采取胃镜、腹部CT、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胃镜检查示幽门管球部扭转,慢性浅表胃炎。腹部CT检查示十二指肠水平部及部分空肠肠壁增厚伴同心圆征,可疑肠套叠,建议进步检查,肝内外胆管扩张,考虑十二指肠病变压迫胆总管下端所致可能大。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套叠,未见明显梗阻。结论胃息肉有恶变率,故旦发现首选切除,较小者可选择胃镜下切除,早期发现,早期切除,预后较好。

  • 标签: 胃息肉 十二指肠 肠套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宫颈癌放疗粘连阴道炎中作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1年开始实施预见性护理,给予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我肿瘤科进行治疗400例宫颈癌患者心理干预、信息支持等预见性护理,观察预见性护理后结果与没有实施预见性护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同等患者300例)结果比较。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1.3%,实施前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宫颈癌放疗患者预见性护理可以预防阴道粘连狭窄,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宫颈癌 预见性护理 粘连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臀部肌肉注射后出现瘀血、血肿原因和处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护士对局部瘀血血肿了解认知。方法选择2例大面积瘀血和血肿典型病例处理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对臀部肌肉注射出现瘀血、血肿只要加强认知是可以提前预防和及早治疗

  • 标签: 臀部肌肉注射 瘀血血肿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胆漏诊断和治疗;并通过临床病例回顾分析,总结出手术后胆漏预防方法。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3年8月间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结果10例患者中9例再次手术,1例保守治疗,均治愈,治愈率100%。结论胆道手术后胆漏,预防非常重要,而及时诊断,并根据不同胆漏类型采用相应的确定性治疗措施则是治愈胆漏关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正畸治疗前后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牙齿松动等情况,讨论经口腔正畸可取得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接受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50例,记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齿松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牙齿松动度、前牙覆牙合、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及牙槽骨高度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在统计学层面有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后患者牙周炎得到彻底清除,口腔功能和美观度逐渐恢复正常,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前牙移位 口腔正畸 牙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计划生育手术造成子宫穿孔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中出现子宫穿孔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其中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痊愈出院;其余13例采用抗生素、子宫收缩剂进行保守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2周复查,宫腔内无异常现象。结论多次流产、疤痕子宫、子宫畸形以及绝经期等均为计划生育手术所致子宫穿孔危险因素,因此,门诊计划生育手术要严格掌握该手术适应症、禁忌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子宫穿孔。

  • 标签: 计划生育手术 子宫穿孔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导致肝损害各类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式,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结核类疾病患者当中选出93例,其均采用国际卫生组织推荐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每隔15d对患者肝功能进行1次检查,并记录各类可能诱发肝损害危险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当中共有26例患者出现肝损害症状,占比27.96%,其中男性出现肝损害几率较大,具有肝病史、糖尿病史、乙肝携带老年患者、酗酒史等因素对抗结核药物治疗导致肝损伤影响较大。结论在治疗结核类疾病过程中,导致患者肝损伤因素有很多,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选择相应预防方式,降低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