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颅内动脉瘤闭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72例颅内动脉瘤闭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后以患者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予以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的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89%,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胃镜下钛止血,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到我院进行治疗10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2例,在此基础上,应用胃镜下钛止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h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72h、6个月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胃镜下钛止血可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成本。

  • 标签: 胃镜 钛夹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治疗的增生性瘢痕104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34例、对照组B34例与实验组36例。对照组A患者采用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B采取CO2点阵激光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A、B,三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B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三组患者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采用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 CO2点阵激光治疗 增生性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中采取消化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取消化内镜下金属钛止血,对照组采取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对比两组即时止血率、24小时再出血率;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即时止血率高于对照组,24小时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下金属钛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率高,疗效肯定。

  • 标签: 上消化道 出血 消化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局限性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局限性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采用CO2点阵激光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增加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每次3粒,1日三次,饭后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复色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5.29%(2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17/34)(χ2=9.6759,P=0.0019)。联合组的复色率为(48.23±5.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90±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346,P=0.0000)。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4/34),低于对照组的17.65%(6/34),但组间差异不显著(χ2=0.4690,P=0.4935)。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可显著提高局限性白癜风的治疗效果和复色率,不良反应少且轻,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白癜风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显微手术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有效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延期显微手术闭瘤颈组先选择保守治疗,在7~20天后实施显微手术闭瘤颈,早期显微手术闭瘤颈组选择早期显微手术闭瘤颈。分析格拉斯哥晕迷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致残率。结果早期显微手术闭瘤颈组生存质量水平、格拉斯哥晕迷评分、致残率均优于延期显微手术闭瘤颈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显微手术闭瘤颈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管并辅助使用氨甲环酸是否能够减少术后引流量。方法将5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单纯使用术后闭引流管法,B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g同时行闭引流管法,术后72小时内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组患者术后引流管引流量少于A组,血红蛋白水平亦高于A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通过引流管向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并辅助引流管管6小时的方法比单纯引流管管方法,能减少术后引流量,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输血率。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引流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管并辅助使用氨甲环酸是否能够减少术后引流量。方法将5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单纯使用术后闭引流管法,B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g同时行闭引流管法,术后72小时内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组患者术后引流管引流量少于A组,血红蛋白水平亦高于A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通过引流管向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并辅助引流管管6小时的方法比单纯引流管管方法,能减少术后引流量,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输血率。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引流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早期破裂出血显微闭术的最佳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88例行显微闭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病-手术时间≤24h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发病手术时间24h~72h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术中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预后较差率2.38%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发病后≤24h是手术的最佳时机,可以有效提高预后效果,应尽快手术。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早期破裂出血 显微夹闭术 最佳手术时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ICGA)及诱发电位(CMEP)联合监测在术中的联合应用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闭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8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显微手术进行ICGA及CMEP联合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术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术后复查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后3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OutcomeScaleGOS)。结果6例动脉瘤闭后CMEP出现异常变化;18例动脉瘤闭后,ICGA发现3例载瘤动脉狭窄,2例发现瘤颈残留,术中及时调整动脉瘤之后,诱发电位恢复如初,其余异常现象均及时纠正,术后3月随访GOS评分优良18例。结论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过程中进行ICGA及CMEP联合监测,相互弥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术者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诱发电位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 术中监测 大脑前动脉瘤 夹闭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对颅内动脉瘤开颅闭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开颅闭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神经功能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QLQ-C30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均降低,与护理前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可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满意。

  • 标签: 围术期个体化护理 颅内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对颅内动脉瘤开颅闭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开颅闭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神经功能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QLQ-C30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均降低,与护理前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可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满意。

  • 标签: 围术期个体化护理 颅内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胫推肘牵膝推拿法联合小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间本院膝骨性关节炎诊治病患120例,结合诊治手段差异分至基础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组及观察组,对四组病患临床诊治情况行比对。结果经数据分析显示,观察组临床诊治有效率显著优于其余三组,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将胫推肘牵膝推拿法联合小针刀诊治方案应用至膝骨性关节炎诊治中,近期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法 小针刀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功能性胃肠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变,西医治疗药物不多,治疗效果欠佳。超教授长期致力于本病的中医药证治规律研究,对其病因病机认识独到,总结出节段层次辨证理论,善于化裁运用经方,每获良效。

  • 标签: 功能性胃肠病 中医药 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