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结肠息肉患者采用肠镜下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4例结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肠镜下高频切除术,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切术的相关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实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所有患者治疗结肠息肉的优良率达到93.1%,治疗效果较优。结论高频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治疗效果较好,再配以合理的手术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肠息肉 肠镜 电凝电切除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手术过程中对切综合征的预防相关内容。方法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手术中进行低压冲洗,并且严格控制手术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同时做好患者的生命体征护理和预防。结果患者在经尿道前列腺切手术治疗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过性的高血压、情绪烦躁和呼吸急促等综合征先兆,迅速给予患者吸氧护理,并且结合10%的氯化钠进行静脉滴注,其余均属于正常范围,5例患者的手术时长在90~118min,其与患者的手术时长均不超过80min,并且手术过程中的输液量在400~900ml,平均为587.4ml。结论在经尿道前列腺切手术过程中避免出现切综合征首先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状况的调整,并且做好灌洗工作,另外在手术中保持引流管通畅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对于出现切综合征先兆的患者及时处理,对患者的预后非常有益。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电切综合征 预防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并记录观察。结果行切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采取了相应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对采用尿道膀胱肿瘤切术的患者进行精心护理,保证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膀胱肿瘤 电切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细菌检验应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中心皮肤性病门诊进行阴道细菌检查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均采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2种检查方式。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检验检出的阳性率显著比PCR检验高,且对棒状杆菌、戛纳杆菌以及肠球菌的检出率也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R检验法相比,细菌培养检验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也更好。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PCR 细菌培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RPI修复和RPA修复对游离缺失托牙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86例游离缺失托牙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采用RPI修复法治疗,对比组采用RPA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数差异。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95.35%,对比组修复成功率为93.02%,研究组菌斑、结石、炎症、龈沟深度、活动度指数与对比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修复方法对游离缺失托牙的治疗效果均十分明显,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游离缺失托牙 RPI修复法 RPA修复法 治疗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者手术中的应激下的心脏生理变化。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100例需要手术的患者采集患者入院前的心电图及手术中的心电图,对两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急前患者的心率明显对于应激后的心率次数(P<0.05);手术患者应激后的Q-T期间比应激前的要短(P<0.05)。结论需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时,患者产生的手术应激心理对患者心生理有显著的影响,是诱发患者在手术中死亡的因素之一。

  • 标签: 手术应激 心脏电生理变化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微创与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患者进行治疗,按照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劈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手术中的并发症以及拔牙时间等。结果治疗组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术中根折、舌侧骨板骨折等术中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创伤小,缩短了拔牙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微创法 劈冠法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行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及总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感染及术后出血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术后疼痛分级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应用宫腔镜下行切术效果更显著,且术后患者康复更迅速,并发症少,故在符合手术标准的条件下,该手术值得临床治疗该病首选。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术 子宫肌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如何有效的预防TURP术后便秘出血,减少患者因术后便秘引发出血的情况发生。方法对我科2016年TURP术的86例患者中,对照组43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定期观察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术后继发出血的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通过心理因素干预、饮食指导干预、腹部干预、运动干预、排便习惯的指导、并发症的预防,观察组患者出血的发生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在治疗便秘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的预防便秘,减少因便秘引起大出血的发生,该护理干预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护理干预 TURP术 便秘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行前列腺等离子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2例前列腺增生经尿道行前列腺等离子切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都未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前列腺等离子切术是目前公认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做好术前及术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宫颈环形切刀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妇科住院部在时间段2015年9月-2016年1月期间共收治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62例,将其作为观察对象。62例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观察组中分别纳入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切刀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下在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组为93.55%(29/31),显著高于对照组64.52%(20/31),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阴道出血时间对比,观察组为(3.1±1.2)d,显著短于对照组(8.6±1.8)d;宫颈创面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为(2.9±0.5)周,显著短于对照组(5.6±0.3)周;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宫颈环形切刀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确切,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微波治疗,且可缩短患者阴道出血时间以及宫颈创面愈合时间,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糜烂 宫颈环形电切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接受前列腺切术治疗后并发出血症状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接受前列腺切术治疗后,并发出血症状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前列腺手术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前列腺切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接受前列腺切术治疗后并发出血症状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循证护理 前列腺电切术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凝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胃结肠息肉患者60例作为参考对象,通过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患者胃肠镜下凝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经两组数据对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胃结肠息肉患者采用胃肠镜下凝切除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胃结肠息肉 胃肠镜 电凝切除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对人工流产后子宫容受性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自愿进行人工流产术患者150例,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0例,A组进行术后神经肌肉刺激治疗;B组口服妈富隆;C组未做特殊处理。对三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月经血量状况等进行测量和分析,判定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及总体治疗效果略优于B组,明显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有效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增强子宫容受性。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人工流产术 子宫容受性 月经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离心穿刺和向心穿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中建立血管通路时的优缺点。方法将2016年1月到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离心组(45例)和向心组(45例),同时根据入组前患者做血液透析(离心穿刺)3个月的平均透析血流量(ml/min)分为3个亚组高流量组(251~300ml/min),中流量组(201~250ml/min),低流量组(150~200ml/min),比较2组治疗后1年的护理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离心组的并发症内瘘皮下血肿(17.8%vs4.4%)、内瘘狭窄(8.9%vs0%)和假性血管瘤(13.3%vs2.2%)发生率显著高于向心组(P<0.05);在2组的亚组比较中,离心组低流量组的透析血流量(174.8±21.8ml/min)要高于向心组低流量组(164.4±11.2ml/min),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种差异在中流量组和高流量组未见到。结论向心穿刺较离心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但对于透析血流量已低于200ml/min的内瘘患者,选择向心穿刺法会出现透析血流量下降的风险。

  • 标签: 离心穿刺法 向心穿刺法 血液透析 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9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经尿道汽化术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在经尿道汽化术治疗的作用下,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各项手术指标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尿道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炎症因子水平,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经尿道电汽化术 浅表性膀胱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在前列腺增生病患中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术后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减少术后膀胱痉挛的相关护理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的疗前列腺增生病患78例作为本次的调查主体,均抽取于2016年8月到2017年2月期间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术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先入院时间在前的甲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后入院的乙组在甲组病患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二组病患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以及病患护理满意评分进行的相关比对。结果乙组病患经过护理后,其膀胱痉挛发生率少于甲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甲组,二组参数存在较大的明显性,P<0.05。结论在实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病患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后,能够有效降低病患出现膀胱痉挛症状,除此以外还能增加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因而在护理该疾病中应用意义较大。

  • 标签: 膀胱痉挛 前列腺增生 镇静药物 护理满意评分 等离子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教学中病例分析的应用。方法研究组对象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级的116名本科专业临床实习生,对照组为2012年级的114名本科专业临床实习生。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在常规教学法基础上应用病例分析,在年度课时快接近尾声时,制作问卷表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知识、毕业后从医意向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数据统计,研究组学习兴趣提升率93.1%、专业知识合格率98.3%、从医意向的有意率87.9%,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的75.43%、85.96%、73.68%(P<0.05)。结论甲状腺教学中病例分析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合格率,改善毕业后的从医意向,值得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甲状腺教学 病例分析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鉴定中水试的利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购进的42味中草药为实验对象,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水试验方法进行药物鉴定,而对照组则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药物进行鉴定。统计两组鉴定方式的准确度、鉴定成本以及时间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就鉴定准确率来看观察组的鉴定准确率达到了98.21%,对照组的鉴定准确率达到了100%;鉴定时间来看,观察组的鉴定平均时间为(6.43±1.27)min,而对照组的平均时间为(20.14±2.17)min;就鉴定成本来看,对照组成本为(103.26±5.87)元,观察组成本为(20.11±1.03)元。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试作为中药鉴定的主要方法,不仅准确性较高,而且鉴定时间较短,鉴定成本较低,而且在鉴定中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所以值得在基层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水试法 中药鉴定 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