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2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患者比较满意。结论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仍是该病治疗中的重要方法。

  • 标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9例SS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来我院接受体检的79例健康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人群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阜南县。结果SSS患者组的平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及24h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SSS患者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以及窦房阻滞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价值,可提高诊断正确率,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病变导致的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患者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的心律失常,常同时合并心房自律性异常,部分患者同时有房室传导功能障碍,临床以发作性头晕、黑朦、乏力等,严重者可因心动过缓引起心脏性晕厥和猝死。目前西医治疗此类心律失常尚缺乏满意的药物,而且西药不良反应大,疗效持续时间短,不宜长期应用。我院自2008年开始使用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参仙升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组在口服茶碱缓释片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两组基础用药均为阿司匹林0.1g/日,阿托伐他汀片20mg/日。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心率明显升高,总有效率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53.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茶碱缓释片。

  • 标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参松养心胶囊 茶碱缓释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3例,在安置床旁起搏器支持后,安全受用药进行治疗。结果15天拔出起搏电极后患者心率在50-70次间,无头昏、晕厥、抽查、胸闷、心悸现象。结论使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能够有效的预防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律失常,有效的提升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临时心脏起搏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治疗,观察组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74.42%),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35%)更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9.28%vs23.20%,P<0.05)。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有效率更高,且治疗安全性可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参仙升脉口服液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综合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38例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的病态综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出现快慢综合时间发作时主要心电图表现。结果出现快慢综合时间主要集中在300~500(31例)及2200~2400(19例),而在800~1000及1100~1300时间段未发现快慢综合,而在800~1000及1100~1300时间段未发现快慢综合,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房颤者33例,房扑者3例,性心动过速者1例,交界性心动过速者1例。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快速有效的诊断病态综合,并区别患者临床表现与心动速度的关系,是一种无创、安全、高效的诊断方法。

  • 标签: 12导联 动态心电图 病态窦房节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我院住院的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伴糖尿病肾病组、伴糖尿病神经病变组、伴大血管病变组,检测FPG、2hPPG、HbA1c,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无并发症组相比较,伴糖尿病肾病组、伴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及伴大血管病变组的FT3均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T4、TSH无明显差异(P.>0.05);非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FT3与病程、HbA1c均呈负相关(P<0.05)。TSH、FT4则无明显关系。结论甲状腺功能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拔罐治疗跗骨综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骨科接收诊治的跗骨综合患者6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针刺联合红外线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小针刀联合拔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拔罐治疗跗骨综合,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小针刀 拔罐 跗骨窦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难治性心衰(RHF)患者合并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症(ESS)应用小剂量甲状腺素的疗效。方法取老年RHF合并ESS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左甲状腺素片。结果参照组9例死亡,其余33例血浆BNP指数、心功能NYHA分级以及LVEF值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无严重心律失常病例及死亡例,各项检测指标均改善显著,且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对RHF合并ESS的老年患者实施抗心衰治疗前提下,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素可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难治性心衰 老年患者 甲状腺病态综合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Mirizzi综合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所收集经手术证实的28例Mirizzi综合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病人分别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部分切除,胆囊部分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RouxenY式肝总管空肠吻合术,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Mirizzi综合病理类型不,基层医院术诊断困难,胆管造影及B超检查是主要手段,对怀疑有其病理类型者应高度重视,分别采取不同术式。

  • 标签: 胆囊管 结石 梗阻性 黄疸 Mirizzi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HELLP综合是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方法HELLP综合的治疗主要为A积极解痉降压;B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促进血小板生成,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降低ALT或LDH;C适时终止妊娠,适当放宽手术指;D有指征地输注血小板、血浆、新鲜血等,纠正凝血障碍,必要时血浆置换、血透。结论产后及远期肝、肾功能损害均可恢复正常,再次妊娠复发率2-6%,患者心血管及高血压病风险升高。结果定期规范的产前检查,积极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对于有效降低HELLP综合的发病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与代谢综合的临床特点和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多囊卵巢综合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监测患者的75克葡萄糖耐量、血脂,行胰岛素释放试验,采用升华法监测患者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地含量,采用酶氧化方式监测患者空腹时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采用化学发光方法监测患者空腹时和餐后1、2小时的胰岛素含量。结果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患者发生代谢综合或代谢异常的几率明显低于肥胖组患者,且多囊卵巢综合合并代谢综合患者发生代谢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患者,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与代谢综合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代谢综合随着多囊卵巢综合患者的体重、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相关性 临床特点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不断升高,目前CRC居于我国癌症死亡率的第五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糖脂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MetabolicsyndromeMS)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MS尤其是糖脂代谢异常与CRC发病密切相关,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糖脂代谢异常和CRC之间关系的的探讨。关于糖脂代谢异常与CRC发生的相关性,本文结合国内外一些研究进展就两者的相关性加以综述,希望为我国CRC的预防与诊治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结直肠癌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脂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自适应退火模拟算法优化动脉三维CT重建,并进行其定量资料测量。方法收集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无冠心病患者,domCT影像数据输入Mimics10.01重建软件进行立体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并利用自实行退火模拟算法公式对所得图像(血管骨架)进行优化,记录其动脉形态及各项参数。结果8例单支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1例左旋支。右侧动脉自右冠状动脉起源后,向右后方走行于升主动脉根部与右心耳之间,终止于上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周围。左侧动脉自左旋支起源后,沿左心耳、左心房与升主动脉根部之间向右走行,至右心房附近上行终止于上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周围。分析不同性别动脉个距离参数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适应退火算法计算后,最大程度的优化了误差,使得三维成像更符合血管的实际解剖位置。同时自适应模拟退火优化效率高,应用方便,可为临床应用解剖提供重要的正常数据。

  • 标签: 窦房结动脉 三维CT 自适应退火模拟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