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石斛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实验,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的多糖含量为指标,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石斛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石斛总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2h、料液比为54。结论该工艺简单、方便、快捷,可用于不同品种石斛总多糖的提取。

  • 标签: 石斛 总多糖 单因素 正交试验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国药典2015版硫酸庆大霉素C组分测试方法—蒸发光低温分流法实验条件进行摸索,旨在建立一个操作简单,质量可控,重现性好的硫酸庆大霉素C组分测定方法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硫酸庆大霉素C组分进行测试,优化液相色谱参数条件。本实验对不同色谱分离条件流路、色谱柱、流速、电压稳定等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各组分的响应值、分离效果及分离时间等,选择最优仪器条件。结果实验表明,流动相0.2mol/LTFAMeOH(964),pH0.76;色谱柱月旭科技,LP-C18,4.6mm*250mm,5μm;流速1.2ml/min,进样体积20μl;检测器温度50℃,载气压力3.5bar,蒸发光检测器ELSD须保持电压稳定,最好连接稳压器。在该实验条件下,硫酸庆大霉素标准品溶液各组分分离度≥1.5;西索米星对照品信噪比>20;小诺霉素标准品溶液5针峰面积RSD≤2.0。结论本研究采用蒸发光低温分流法测定硫酸庆大霉素C组分,能使硫酸庆大霉素各组分得到较好分离,质量可控,重现性较好。

  • 标签: 硫酸庆大霉素 HPLC测定方法 C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改进对重症创伤患者的护理质量改进效果。方法2017年1月尝试进行改进,截至10月,收治重症创伤患者106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17年1月—10月,医院ICU重症创伤患者106例,纳入观察组,强化管理,分析现存的护理问题,针对性的改进。结果观察组睡眠障碍、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改进可明显降低ICU重症创伤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ICU 创伤 重症 护理
  • 简介:摘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复杂和危害系数大等特点。近年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控制梅毒的流行十分重要。梅毒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TP尚不能进行体外培养,目前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梅毒的核酸检查试验。因此,选择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试验方法有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梅毒 实验室检验 病原学检验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国外学者已经将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算法用于分析皮肤病理图片,并取得一些成果。我国皮肤临床应用图像识别算法起步较晚。目的为了使皮肤科医务工作者理解人工知识图像识别算法原理。方法本文从皮肤科医务工作者角度介绍了图像识别涉及到的反向传播、归一划算法原理及实现这些算法需要使用的工具。结果实际情况表明,皮肤科医务工作者在了解这些算法原理后,可以深刻理解图像识别算法。结论随着病理图像的积累,图像识别算法可以辅助皮肤科医务工作者完成日常工作。

  • 标签: 皮肤科 图像识别 人工智能 反向传播 归一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润肤霜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采用常规法对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以及控制菌的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润肤霜的抑菌性较小,可采用常规法进行需氧菌总数计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计数和控制菌的检查。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润肤霜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 标签: 润肤霜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是一种特殊制药技术,在我国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推动我国中医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现代中医药炮制研究日渐盛行,在具体研究中主要对炮制理论、工艺和发展方向作出系统地研究,探讨中药炮制的规范流程,使中药炮制发展有更坚实的基础。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探讨了中药炮制的作用,并对中药炮制前后药理变化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以地黄为例,分析了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期能为中药炮制研究提供有效借鉴经验。

  • 标签: 中药炮制研究 思路 方法 地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黄炮制的思路及方法方法以不同炮制方法、添加不同辅料炮制而成的地黄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炮制方法及辅料对地黄中有效成分及药效的影响。结果炮制方法不同时,酒炖炮制法对地黄中有效成分及药效的影响要小于清蒸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相同,加入不同辅料情况下,白酒对地黄中有效成分及药效的影响要小于黄酒。结论炮制地黄时,要合理的选择炮制方法及使用的辅料,以提高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并提高药效,发挥其应用的临床作用及价值。

  • 标签: 地黄 炮制方法 辅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8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实施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肌内注射联合B超清宫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应用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化疗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为患者实施B超清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流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HCG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流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和HCG转阴时间,减少流血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甲氨蝶呤 B超清宫术 HCG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手术的麻醉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所选患者均行子宫肌瘤手术,对照组在术中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手术的麻醉方法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子宫肌瘤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具有较高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子宫肌瘤手术 持续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临床输血检验工作整体流程与质量的有效控制方法方法观察在现行的管理流程下在2009年至2018年期间进行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的差错率。同时,随机选取在此期间进行相关治疗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质量管理的2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常规管理的另外2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结果在观察期内,两组患者的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工作中出现在差错率为0;在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加强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临床治疗 输血检验 控制方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疾病是医学研究研究重点,也是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由大多研究资料报道,可发现早期诊断检查发现疾病,对控制疾病发展有积极作用。如胃癌疾病,早期识别可通过内镜应用实现。本次研究将从内镜规范操作、内外科合作、电子染色与共聚焦诊断以及病灶处理等角度,对如何提高内镜识别能力的方法进行分析。

  • 标签: 胃癌 内镜 识别 有效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够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干预措施,应用于2016年的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中,对比应用干预措施前、后,各类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准确率。结果应用干预措施后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脑脊液标本、生殖道标本、脓液标本、胸腹水标本的检验准确率分别为100.0%、100.0%、97.5%、97.5%、100.0%、97.5%、97.5%、100.0%,与应用干预措施前的85.0%、87.5%、80.0%、82.5%、85.0%、82.5%、82.5%、87.5%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据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各类型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准确率。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检验准确率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不同晶型阿托伐他汀钙原料,从而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对不同晶型结构阿托伐他汀钙原料进行鉴别试验。方法采用XRD-6100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测定用光源Cu,高压强度40kV,管流30mA,光路狭缝0.15,扫描范围10~30°,扫描速率5°/min。结果各晶型的X-射线衍射图谱有显著区别。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阿托伐他汀钙不同晶型的鉴别并可以与显微镜检查法、红外光谱法等技术联合提供可靠的晶型信息。

  • 标签: XRD 阿托伐他汀钙 晶型
  • 简介:摘要在大多数动物中,表皮是与外界环境接触、抵御外界病原体和损伤的第一道屏障。目前的研究表明,对秀丽隐杆线虫表皮进行物理损伤可以引起线虫固有免疫应答以及伤口愈合反应,因此研究秀丽隐杆线虫的物理损伤有重大意义。目前对线虫进行物理损伤的研究通常采用激光照射或显微针刺的方法,这类方法难度较大,若需要批量损伤,操作费时费力。我们研究出一种可以简便的对大批量线虫进行物理损伤的新方法,可用于新药筛选等应用。

  • 标签: 秀丽隐杆线虫 物理损伤 毛细玻璃管
  • 简介:摘要胃管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不管是内科疾病致吞咽障碍留置的,还是外科胃肠消化系统术后用于胃肠减压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部分疾病起到治疗的作用,还为病人提供营养支持,促进健康的恢复。当疾病恢复到一定程度,符合拔管指征时,才可将胃管拔除。但当鼻胃管固定不妥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时,不仅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而重新插管也增加了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的痛苦。所以,只有不断地研究、改进胃管固定方法研究、避免脱落因素,才能有效的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才可以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鼻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 新型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抗癌药物来曲唑含量测定方法较多,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近年来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荧光分析法、超滤法等飞速发展,也开始用于来曲唑含量测定。不同方法各有优劣,适用的范围不尽相同。

  • 标签: 来曲唑 含量 药物检测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手术患者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多,由于老年群体自身机体功能衰退和合并基础病较多,麻醉和手术等伤害性刺激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影响,因此,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人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减轻对老年患者的伤害。本文就常用麻醉方法对老年人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综述,从而为麻醉医生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麻醉方法 老年人 硬膜外麻醉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血浆样品中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的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三重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仪,以C18色谱柱分离,甲醇-醋酸铵为流动相,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供试样品以甲醇沉淀蛋白后直接分析的方法。结果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在0.2μg?mL-1~2μg?mL-1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方法回收率大于80%。结论本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简便,检测方法专属性强,适用于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

  • 标签: UPLC-MS/MS 苯妥英钠 丙戊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