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超声诊断研究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恶性结节的患者15例,其中有2例为髓样癌,有11例患者为乳头状癌,有2例为滤泡癌;有良性结节的患者35例,其中有6例为腺瘤,有27例为甲状腺结节腺肿,有2例为桥本氏病。结论对甲状腺结节疾病,采用超声诊断的方法,其确诊率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利于患者及早了解自身病情,同时能够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 超声断端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分析治疗的优势以及辩证分型等相关研究,旨在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中药治疗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乳腺良性疾病诊断中,B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患有乳腺良性疾病76例,对其分别实施B超及钼靶X线检查,对比分析其诊断准确率。结果B超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X线检查,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良性疾病采用B超诊断方式,可帮助提升诊断准确率,更好地实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冠心病 优质 综合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白芨雾化在肺咯血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11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肺咯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白芨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对照组患者经常规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40例观察组患者经中药白芨雾化吸入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咯血性疾病的治疗中,采取中药白芨雾化吸入治疗,不仅效果显著,安全性还比较高,并具有副作用较低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 白芨雾化 肺咯血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我院三年来长期住院的病人调查,了解苏南和皖北地区精神病患者4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根据患者住院时间收集南京市高淳区精神病防治院2012.3-2015.7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共386例。年龄在22至68岁。年龄姓名不详者5例。具体分为流浪组(22人)和非流浪组(364人)4项疾病的分布情况、住院时和住院17个月以后4项疾病的分布情况和386例病人总的4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386例病人所患传染病主要有HBsAg、抗-HIV、TP、和结核4种,结论4种传染性疾在住院流浪者与非流浪患者间的分布对比,各病种之间表面抗原的感染率最高,为4.37%,与相关报道相一致,其中酒精致精神障碍比例最高,可能与其肝损害,免疫力差有关。乙肝表面抗原和结核在比较中,流浪组的比例要高。

  • 标签: 精神病 传染性疾病 社会关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围生高危因素。方法对2013年1~12月在昆明同仁医院出生的所有患新生儿疾病的患儿共37例和1178例非感染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检验。结果增加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因素为胎龄体重低、分娩方式、产前母亲发热或感染、窒息程度、胎膜早破。结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感染 围生期 因素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180例具有神经内科病症患者临床医学资料,同时对其出现院内感染临床特点加以分析。结果治疗与住院阶段,180例病人中20例出现感染,当中上呼吸道感染2例、手术切口感染3例、下呼吸道感染8例、胃肠道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4例、其它部位感染1例。结论出现感染几率同病人年龄、侵入操作与住院时间等呈正比,而且类型中以呼吸道部位感染居多,这需要引起相关医务人员加大重视程度。

  • 标签: 神经内科疾病 院内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指导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定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40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血液检测指标和微生物培养情况等将其分为细菌性感染组223例,和病毒性感染组177例;另选取60例本院健康体检的同期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PCT和CRP,将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处理。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为94.6%,CRP的阳性率仅为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组PCT阳性率低于PCR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CT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其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动态监测价值均高于CRP。

  • 标签: 儿童 降钙素原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其中输尿管结石32例,输尿管炎性纤维性狭窄13例,输尿管肿瘤10例,双肾盂双输尿管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1例)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作曲面重建和SCTU重建,获得完整尿路图像,并与其它检查技术进行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能清晰显示输尿管的梗阻部位,定位诊断准确率100%,梗阻病因确诊率90%。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高,可使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 标签: 输尿管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路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核抗体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中收治的45例(自身免疫性疾病)住院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的病情性质为其提供相应的检查方式,主要包括免疫荧光法(ANA)、免疫印迹法(抗ds-DNA与抗ENA抗体)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测,对其抗核抗体谱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判断,抗nRNP、抗Sm、抗SSA、抗SSB、抗dsDAN以及抗J0-1等物质均得到了有效的检出,对其病情的诊断有着积极的意义。结论抗核抗体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可作为诊断的初筛指标,对其治疗方案的制定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抗核抗体谱 自身免疫性疾病 应用效果 临床检测 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并科学探讨临床病例分析盆腔炎性疾病的一系列诊断和相关的治疗方法,探讨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甲硝唑(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以及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甲硝唑(头孢呋辛钠或头孢曲松钠加甲硝唑)的治疗效果,为解决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7月,选择在我院因为患有盆腔炎性疾病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实验组接受的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呋辛钠或头孢曲松钠加甲硝唑)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甲硝唑(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的相关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2.1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到71.25%,两组数据比较有较大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甲硝唑(头孢呋辛钠或头孢曲松钠加甲硝锉唑)的治疗疗效明显比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甲硝唑(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加甲硝锉唑)的治疗更理想。

  • 标签: 头孢呋辛钠或头孢曲松钠加甲硝唑 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 盆腔炎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小儿喘息性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2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和氨茶碱组,各51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多索茶碱及氨茶碱治疗5~7d。结果多索茶碱组5d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氨茶碱组(P<0.01)。多索茶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明显低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见效快、疗效高,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索茶碱 氨茶碱 喘息性疾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案例教学法在风湿性疾病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入学的本科生一班、二班,分别66名、65名学生,一班给予传统教学法,二班给予案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一班、二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满意度进行评价,对两个班进行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考核分数进行比较。结果二班对提高兴趣、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表达能力、学习主动性、压力的满意度(86.2%、83.1%、84.6%、90.8%、76.9%)均高于一班(60.6%、56.1%、22.7%、57.6%、2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班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考核分数(70.6±9.7)、(65.4±7.2)分均低于二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疾病本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风湿性疾病 本科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行多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130例脂肪肝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时所采用不同方案分为两组,记录并分析相关结果。结果研究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行多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脂肪肝 肝脏结节性 多排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是由于盆底肌肉筋膜及子宫韧带因各种原因损伤撕裂,致张力减低盆底支持功能薄弱,继发盆腔脏器的位置和功能异常的常见疾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消除症状,修复缺陷的盆底支持组织。本文探讨PDF历史、经典、现代盆底重建手术,几种手术方式的利弊,找出减少患者损伤、减低复发率的最佳治疗方式,手术再造一个解剖和功能均能最大限度接近正常的盆底支持组织方式,恢复器官功能。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整体理论 盆底三腔室理论 &ldquo 三个水平&rdquo 支持理论 盆底器官脱垂 尿失禁 盆底重建手术
  • 简介:摘要本文对近年来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相关疾病中的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神经生长因子的临床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临床应用 神经修复
  • 简介:摘要红藤败酱汤为中医经典古方,本文通过以该方加减灌肠结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验案为依据,分析总结个人临证经验及其临床功效。红藤败酱汤临床上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方面应用广泛,疗效甚好。

  • 标签: 红藤败酱汤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灌肠
  • 简介:摘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是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释放的活性多肽。PDGF一方面促进多种细胞分裂增殖,另一方面还具有血管活性。PDGF及其受体还在胚胎形成时期血管发生、肾脏、脑、心血管的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近研究显示PDGF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故本文对PDGF及受体在该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WBC)的应用价值。方法自我院儿科接诊感染性疾病患儿中选取84例,病毒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各组42例,另取健康对照组50例,取末梢血行CRP、WBC测定。结果病毒感染组,CRP阳性率为9.52%,WBC阳性率为7.14%;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为76.19%,WBC阳性率为50.00%;细菌感染组CRP、WBC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病毒感染组CRP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鉴别中,末梢血CRP、WBC联合检测,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末梢血 C-反应蛋白 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