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为预防跌倒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7年上报护理部20例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性别及年龄、护理级别、发生地点、时间、跌倒时的活动情况、跌倒导致损伤、陪护情况、护士年资等相关因素。结果跌倒的发生年龄以老年患者居多;地点比较集中在床边和厕所;发生时间以清晨、中午和夜间为主,并与陪护和护士评估能力等因素有关。结论跌倒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影响有关,提高护士的护理安全风险识别能力意识,加强住院患者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 标签: 临床护理 住院患者 意外跌倒
  • 简介:摘要在医院管理中,统计学评价表对于医院的整体数据信息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分析统计学评价表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 标签: 统计学评价表 医院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用药咨询情况,为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住院药房2018年1—6月的住院咨询记录173例,对咨询方式、咨询对象、咨询问题的类别和咨询解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咨询对象中,患者。结论住院用药咨询不仅能促进医院药学服务的开展及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且能为药学服务新模式的转型提供参考。药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加强与临床医师、护士沟通交流,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用药咨询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静脉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不合理医嘱的具体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018年静脉用药医嘱内容,对其类型、合理与否进行分析,并归纳不合理医嘱的类型。结果通过不断提高药师能力,强化医嘱审核力度等方法,我院2018年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发生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我院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的类型主要包括药物溶媒选择不当、剂量不当、配伍禁忌、给药途径不当等,其中尤以配伍禁忌概率最高。结论药师从业者需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加大监管静脉用药医嘱的力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静脉用药 不合理医嘱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督查凉州区中药处方质量以及中药合理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统计,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报各医疗机构进行整改。方法从凉州区各医院、社区、诊所抽取2018年2月中药处方每家医疗机构处方30份,共抽取中药处方33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法不明确、脚注不明确、用药剂量不合适等不适宜处方323张,占抽取总数的9.78%,主要不合格处方集中在医生、调剂药师、审核药师签名缺项、脚注不明确、选择药物与临床诊断不符、药名书写不规范等项目。结论武威市凉州卫生主管部门加大督查力度,制定奖罚措施,同时组织医生、药师、护士对药品、处方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加强医师、药师的日常工作责任心,降低不合格处方率,提高处方质量。

  • 标签: 中药处方 不合格处方分析 典型案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临床用药原则。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发生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所涉及的系统,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所涉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名称并分析临床用药原则。结果所涉及系统与不良反应中,所占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消化系统(25.3%)、皮肤系统(22.7)、泌尿系统(19.3%)、神经系统(13.3%)、呼吸系统(10.0%)、心血管系统(9.3%);所有涉及的药物中,所占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左氧氟沙星(36.0%)、环丙沙星(23.3)、加替沙星(18.7%)、氧氟沙星(13.3%)、洛美沙星(8.7%)。结论在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需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与禁忌症,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本地区不同职业、性别无偿献血者献血初筛过程ALT、HBsAg、TP项目不合格率差异性,分析从低危人群招募献血者的意义。方法通过收集2015—2017年度128782名无偿献血者献血初筛ALT、HBsAg、TP三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职业群体、性别间的差异性。结果学生、军人在ALT项目上与总体不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医务人员、军人在HBsAg项目上与总体不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医务人员、教师、军人在TP项目上与总体不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公务员在TP项目上与总体不合格率相比有差异(0.01<P<0.05)。男、女性别在ALT、TP上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无偿献血招募工作应注意从低危人群中进行招募,学生、军人、医务人员等群体中血液检测合格率明显较高。

  • 标签: 献血者 血液初筛 职业 性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分析壶腹周围肿瘤患者行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进而探讨腔镜技术治疗壶腹周围肿瘤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关键词进行检索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疗效性的临床对照实验研究,文献刷选和提取数据之后,利用RevMan5.3软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手术疗效指标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腔镜组手术时间(P<0.05)较长,术后出血发生率(P<0.05)较高,但术中出血量(P<0.05)较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P=0.001)较低,术后住院时间(P<0.05)较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在壶腹部肿瘤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尚未有明确证据表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故仍需大量临床对照实验进行验证。

  • 标签: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