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多期相扫描用于诊断细胞及对细胞分期的准确率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9例行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的细胞影像资料,并根据TNM分期对肿瘤进行分期,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以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59例细胞患者经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并肿瘤分期,T期分期以及N期分期中,有55例患者肿瘤分期的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一致(剩下的4例1例T1b期患者和2例T2b期患者及1例N0期患者肿瘤分期过高,CT诊断3例为T3a期,1例为N1期),表明64排螺旋CT扫描结果的整体准确度为93.2%;59例患者肿瘤M期分期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完全一致,整体准确率高达100%。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对患者进行术前多期相扫描,能够准确分析细胞以及TNM分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肾细胞癌 TNM分期 64排螺旋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在宫颈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宫颈液基薄层检查的2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BS标准进行细胞学诊断,将阳性结果在阴道镜指导下进行活检,将液基薄层检查结果与病变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0例患者进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阳性患者203例,检出率为10.15%,其中包括95例ASCUS、44例LSIL、40例HSIL、16例ASC-H、6例AGCUS、2例SCC。结论液基薄层细胞检查是宫颈前病变筛查的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检 在宫颈癌 癌前病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并讨论阑尾杯状细胞的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等。方法采用常规切片HE染色结合免疫组化分析1例阑尾杯状细胞。结果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背景,管壁增厚,增厚处可见形态、大小较一致的杯状细胞三五成群呈小巢状、腺泡或条索状从黏膜下层起向外浸润性生长,达浆膜层,周围脂肪组织可见粘液。可见神经及脉管侵犯。肿瘤侵及阑尾长度大于2cm。免疫组化CD56(散在+),Syn(灶+),CgA(-),CK(+),Ki-67(15%+)。结论阑尾杯状细胞是一种在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上具有类和腺癌双向分化的低度恶性肿瘤,较经典类更具有侵袭性。Ki67阳性指数对肿瘤分级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阑尾肿瘤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肝内胆管细胞应用螺旋CT与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肝内胆管细胞患者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螺旋CT、MRI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定位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I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6%,螺旋CT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6.2%,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螺旋CT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4.8%,二者对比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肝内胆管细胞诊断中,螺旋CT、MRI均是较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鉴别诊断价值非常高,但MRI诊断更利于病灶的早期发现,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普及。

  •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螺旋CT MRI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华蟾素对宫颈癌细胞珠SiHa细胞和Hela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华蟾素对SiHa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华蟾素对宫颈Siha及Hela细胞周期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华蟾素对宫颈Siha及Hela细胞侵袭能力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华蟾素作用于宫颈不同细胞珠24、48、72h后,细胞生长显著变缓。与对照组相比较,华蟾素各浓度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不断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不同华蟾素作用于宫颈Siha及siha细胞24、48h后,能够明显降低宫颈Hela细胞向远处转移的能力。结论华蟾素能够抑制宫颈癌细胞珠Siha及Hela,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药物华蟾素对宫颈Siha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华蟾素 宫颈癌细胞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nail对Hela细胞侵袭的作用。方法采用Hilymax法进行细胞转染,RT-qPCR法检测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SnailmRNA表达下降约72.3%(P<0.01);Snail蛋白水平下降约54.2%(P<0.05)。在24h,48h,72h,干扰组较对照组细胞侵袭能力下降,其抑制率约为17.6%(P<0.05),31.5%(P<0.01),36.1%(P<0.05)。结论Snail下调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

  • 标签: Snail 宫颈癌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性贫血行促红细胞生长素与蔗糖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医治的98例血液透析并性贫血患者临床资料,依医治方式不同分两组,对照组(44例)行促红细胞生长素、琥珀酸亚铁治疗,观察组(54例)行促红细胞生长素、蔗糖铁治疗,对比组间疗效。结果观察组Hb、HCT、SF、TSAT含量均高过对照组(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长素和蔗糖铁医治血液透析并性贫血的疗效显著。

  • 标签: 促红细胞生长素 蔗糖铁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素A的表达与紫杉醇疗效相关。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细胞周期素A表达进行检测,以此结果为依据,分为两组,均给予紫杉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高表达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低表达组,差异显著;高表达组的治疗满意度、平均生存时间均优于低表达组,差异显著;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肿瘤、分期以及患者性别、年龄等与预后无关。结论与低表达相比,食管、胃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素A高表达患者经紫杉醇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胃癌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周期素A 紫杉醇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在肝细胞和肝良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6年7月54例肝细胞和肝良性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54例患者中肝细胞(HCC)患者32例,设为A组。肝良性肿瘤患者22例,设为B组。对54例患者均采用全肝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计算肝脏渗透性参数方面以ExtendedTofts双室模型拟合计算为准血管微血管运作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建立并用Omni-Kinetics软件分析图像,结合肝脏双输入血流动力学模型获得肝脏灌注和血管渗透性参数HPI,在结合微血管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HPI值、Ktrans和ke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在ve和v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对肝细胞和肝良性肿瘤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MRI 动态增强 定量参数 肝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groupprptein,HMGB1)在促使人系膜细胞(humanrenalmesangialcell,HRMCs)增殖及分泌纤维化相关因子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梯度的重组HMGB1刺激体外培养的人系膜细胞,以CCK-8测定人人系膜细胞增殖情况,以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纤维化相关因子TGF-β1的分泌量,以real-timePCR法测定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PNCA蛋白的表达。结果一定浓度的HMGB1可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细胞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PNCA基因表达增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浓度增高。结论HMGB1通过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并分泌TGF-β1参与了肾脏纤维化过程。

  • 标签: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人系膜细胞 纤维化 TGF-&beta 1 增殖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高血压的血管损伤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2013年6月-2016年6月完善肾动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血管性高血压的患者44例,部分患者完成了静脉取血、肾脏ECT检查,分析44例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特点。一级血管是指肾动脉主干,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是指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等分支血管,血管损伤定义为血管存在狭窄、闭塞、动脉瘤其中一种表现者。结果双侧血管损伤35例(79.55%),单侧血管损伤9例(20.45%);一级血管损伤或同时合并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损伤15例(34.09%),单纯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29例(65.91%)。(1)肾动脉造影表现15例(34.09%)患者存在一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35例(79.55%)患者存在二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改变,病变血管以叶间动脉(34例,77.3%)和(或)弓状动脉(14例,31.8%)受累最常见,小叶间动脉(4例,9.1%)受累相对较少;20例(45.45%)患者存在血管微血管瘤形成,4例(9.09%)患者存在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节段性狭窄和狭窄后扩张交替出现。(2)28例患者行双ECT检查(56个肾脏),38个(67.86%)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29.59±17.88)ml/min,38个(67.86%)肾脏血浆流量(ERPF)降低(150.42±90.06)ml/min。其中18例单纯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患者双ECT示,24个(66.67%)肾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28.22±12.75)ml/min;25个(69.44%)肾脏血浆流量降低(149.13±67.14)ml/min。(3)36例患者行坐位素活性测定(5.97±3.86),29例(80.56%)患者坐位素活性增高。结论血管性高血压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损伤多累及弓状动脉和叶间动脉,多伴有狭窄、闭塞、微血管瘤形成,提示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病变参与了血管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损伤 血管狭窄 血管闭塞 微血管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37对宫颈癌细胞侵袭及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宫颈C33A细胞,分为NC组C33A细胞转染空质粒组;实验组C33A细胞转染IL-37质粒组。细胞转染后48h分别提取总RNA及总蛋白,RT-q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基因表达。Transwell法检测IL-37对宫颈C33A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结果1.C33A细胞转染IL-37后IL-37mRNA表达上升约1510倍,WB结果发现NC组几乎无肉眼可见条带,而实验组IL-37呈现显著蛋白条带,表明成功表达IL-37。2.IL-37基因转染抑制了细胞侵袭能力,在48h细胞的侵袭抑制率约为27.6%。3.C33A细胞转染IL-37调控了多种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IL-1、MMP2等的mRNA表达分别下降了约42%、33%。结论IL-37对宫颈C33A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调控了多种癌基因的表达,是一种潜在的抗癌分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切除术对合并肝门静脉高压的肝细胞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按照患者是否合并肝门静脉高压将2013年4月-2016年6月入诊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肝细胞患者分为A、B两组各52例,其中A组患者患有肝细胞合并肝门静脉高压,B组单纯患有肝细胞。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3、5年生存率以及复发率之间存在加大差异,且B组均优于A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5年后复发率优于A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12.31%低于A组44.23%,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纯患有肝细胞合并肝门静脉高压的患者使用肝脏切除术疗效较差,且生存率低复发率高,手术安全性较低。

  • 标签: 肝切除术 干门静脉高压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孤立肾结石梗阻致急性肾衰竭的急诊处理方法及疗效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及随访11例婴幼儿孤立肾结石梗阻性急性肾衰竭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平均血尿素氮(BUN)10.50~36.08(21.85±8.88)mmol/L;平均血肌酐(Cr)144~567(276.73±127.52)μmol/L。结果碱化尿液治疗症状缓解2例,急诊开放手术3例,急诊输尿管镜下双-J管内引流术6例。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和优质护理所有患儿顺利经过无尿期、多尿期,肾功能均恢复良好,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时间平均8个月,随访指标为生存率,24小时尿量,功,泌尿系B超等。功均恢复,结石排净率为100%,生存率100%。结论对于婴幼儿先天性孤立肾结石梗阻性急性肾衰竭,应首选急诊微创手术治疗,及时解除梗阻。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尿量、监测电解质、加强引流管的护理是恢复健康的关键。

  • 标签: 婴幼儿 急性肾功能衰竭 术后观察 护理 孤立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经导管化疗栓塞术后(TACE)的早期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细胞患者在TACE术前、后分别5~12d内进行MR、PWI检查,比较分析术前、后负增强积分(NEI)及病灶达峰时间(TTP)、最大信号下降率(MSD)及信号增强比(SER)的各指标差异。结果TACE术后NEI明显增多,TTP明显缩短且SER降低相比术前(P<0.05),TACE术前、后MSD值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PWI能够敏感地观察到术前后的血流变化,用于评价TACE早期疗效。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肝细胞癌 经导管化疗栓塞术 早期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Pilocyticastrocytomas,PA)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脑肿瘤,在脑胶质瘤中,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学以及生物学表现,肿瘤生长缓慢甚至可自愈,多数可以手术切除,预后明显好于其他类型胶质瘤,因此,正确地诊断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分子病理的研究进展发现,Braf基因突变等细胞遗传学异常被认为与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高度相关,本文介绍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中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 标签: Braf基因 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P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孤立肾结石患者提供微创经皮镜取石术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0例孤立肾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床位单双号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者纳入对照组,为30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双号者纳入观察组,为30例,科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科室为孤立肾结石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镜取石术治疗期间,提供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孤立肾 肾结石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