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及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及大肠息肉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常规手术(对照组)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饮食开放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饮食开放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均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及大肠息肉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饮食开放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内镜 黏膜切除术 胃及大肠息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切除与近端切除治疗上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上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生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6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年后,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切除和近端切除两种术式的远期生存状况、安全性无差异,但采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在临床上,采用全胃切除术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近端胃切除 胃上部癌 全胃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消化内镜治疗息肉的护理情况。方法8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消化道息肉病例,所有患者均行消化内镜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护理效果展开分析。观察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半年,就患者复查依从性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1例患者伴有血压下降的情况、3例患者因息肉较大出现出血情况,在卧床休息2~3d后症状缓解。随访半年,80例患者75例按照出院医嘱复查,依从率93.75%。结论针对消化内镜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通过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复查依从率,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消化内镜 护理体会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肠()瘘的主要MSCT表现,提高胆肠()瘘的CT诊断水平,从而为临床诊治胆肠()瘘提供更及时精确的影像学支持。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外科证实的胆肠()瘘病例的CT检查资料。9例均行MSCT检查。5例行腹部CT平扫+增强,4例行腹部CT平扫。结果MSCT显示胆囊壁增厚、模糊9例;胆管积气5例,胆囊积气4例,胆囊积胆管均积气2例;显示瘘口5例,胆结石5例;异位胆石4例,其中1例位于十二指肠,1例位于位于空肠,1例位于回盲部,1例及胆囊均见结石。1例出口梗阻,1例不全性小肠梗阻,1例完全性小肠梗阻。合并肝脓肿1例。结论MSCT在胆肠()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较好的显示胆肠()瘘的瘘口,特别是胆肠()瘘合并异位胆石或胆石性肠梗阻时,可以很好的显示异位胆石的位置、大小及数目,以及肠梗阻的位置及程度。当胆肠()瘘合并肝脓肿时,通过CT增强亦能准确诊断。MSCT可以为临床诊治胆肠()瘘提供快速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 标签: 胆肠瘘 胆道积气 异位胆石 肠梗阻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要结肠镜检查是一项“金标准”,但仍有一定的漏诊率。因此,减少漏诊率可及早阻断或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对结直肠息肉漏诊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内容涉及程序性、技术性、内镜性及息肉本身因素等研究。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结直肠肿瘤 大肠息肉 漏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局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5年3月~2015年6月共收治56例局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结果56例患者中,术后声嘶完全消失51例,声嘶明显改善者5例,所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强病人和家属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支撑喉镜 声带息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射频治疗、内镜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研究其临床治疗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均治疗成功,成功率达100%,其中有148例患者一次性治疗成功,有12例患者治疗处有少量出血,不影响患者的病情,治愈率达100%。结论采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 消化道息肉 电凝电切术 电凝烧灼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留置管患者管脱落原因,探索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31日21例留置管患者脱管情况,总结出脱管原因主要有患者不能耐受而自行拔管、管固定不当、护士宣教不到位、保护性约束不到位等。结果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改进,近11个月以来的留置管脱管数为3例,脱管率明显下降,由9%降至2%。

  • 标签: 胃管脱落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对照组给予传统诊刮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内的发热、尿潴留、子宫穿孔、宫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微创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电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与孕激素联合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术后给予地屈孕酮周期性治疗3个月,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术后复发率及月经量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相差不大,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比对照组的33.33%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将孕激素治疗与宫腔镜手术联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且在降低复发率上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 孕激素 子宫内膜息肉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食管反流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24例食管反流患儿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4例食管反流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治愈14例,好转9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5.83%。结论对食管反流患儿行合理的体位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可有效加快其康复速度。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疡散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复方疡散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胃溃疡方面,复方疡散比西药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复方胃疡散 胃溃疡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食管和同期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该例患者因进食后呕吐1月就诊,经我院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学化验诊断为食管低分化鳞癌、胃窦高分化腺癌。该例提示注重内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化验,对提高双原发肿瘤诊断率有极大意义。

  • 标签: 食管鳞癌 胃窦腺癌 同期多原发癌 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围术期护理进行研究,在今后该手术护理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取随机选择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一年时间内所开展100名老年患者内镜下肠息肉切除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将他们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普通护理+围术期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采取普通护理,随后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取普通护理+围术期护理干预实验组术后出血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评估以及术后护理指导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出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因而在老年患者内镜下肠息肉切除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围术期护理干预。

  • 标签: 老年患者 内镜下肠息肉 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肠息肉摘除术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行肠息肉摘除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把15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肠息肉摘除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息肉摘除术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喉息肉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6例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喉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给予顺式阿曲库铵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结果与T0时对比,在T1时间段,SBP与DBP水平与T0时间段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他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水平与T0时间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支撑喉镜喉息肉手术治疗,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较小,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复合静脉麻醉 支撑喉镜喉息肉切除术 喉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合静脉麻醉下行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声带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患者在复合静脉麻醉下行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手术,对照组患者以单一静脉麻醉形式进行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和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痊愈率约为89%,对照组患者手术痊愈率为76%,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吞咽反射恢复时间以及呼之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复合静脉麻醉下性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手术,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复合静脉麻醉 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手术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未确诊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患者68例,对患者行超声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相关表现。结果本组患者中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2例(91.1%),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88.2%)例,超声检查未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4例患者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剩余2例患者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例。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超声检查能良好的对患者进行确诊,根据宫腔内隆起样病变同时伴有较粗大传入性血流信号来确定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存在,而通过宫腔镜下的定位活检,能良好的诊断患者息肉样病变的良恶程度。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 超声检查 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时间段2015年3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妇科所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以及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实验组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8.5±3.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8±6.6)ml,平均住院时间(10.5±2.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宫腔镜手术疗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整体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对提高手术疗效有积极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