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两步法全面实施后献血者HBsAg阳性淘汰升高的原因。方法对成都市血液中心2005年至2011年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检测,比较阳性淘汰变化趋势,分析新投入使用的两步法HBsAg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ELISA两步法全面实施后HBsAg阳性淘汰上升约0.7%,新投入使用的两步法试剂检测室内质控品的S/CO值均比一步法试剂结果高。结论两步法ELISAHBsAg试剂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但对其特异性也应达到较高的水平。

  • 标签: 两步法 献血者 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采集血液标本的溶血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主题确定、活动计划拟订、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订、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成果发表共11个步骤进行。结果经过5个月品管圈小组活动,使血液标本溶血率由改善前的6.25%降到0。改善前、后比较,经统计学计算有显著差异性(p<0.01)。使患者满意度由改善前的95%提高到97%。护士们的工作积极性有了大大提高。提高了大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及主动服务意识;熟练掌握静脉采血的操作流程,提高专业操作水平;采血操作规范达100%。住院患者血标本不合格为0。患者对护士的采血操作技术满意度达99%。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采集血液标本溶血有显著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血液标本 溶血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者不同透析间期高钾血症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通过对高钾血症的原因分析,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宣讲,提高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透析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血清钾降至正常值范围内,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控制对钾含量的摄入,防止高钾血症的发生。与此同时,注重治疗有利于提高血液透析的有效性。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钾血症 危险因素 慢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长期多次反复输血对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176例血液病患者,根据输血治疗次数分为输血1-3次组和输血4次以上组,采用微柱凝胶法分别进行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统计阳性的差别,并探讨阳性患者在各型血液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输血1~3次组和输血4次以上组之间阳性相关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两组之间阳性相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淋巴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分布较多。结论随着输血次数及输血量的累计增加,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相应提高。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与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相关性较高,淋巴系统肿瘤引起的继发性AIHA患者也应受到足够重视。

  • 标签: 反复输血 微柱凝胶法 抗人球蛋白试验 不规则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的影响作探讨。方法将我血站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无偿献血者中随机抽取1000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无偿献血者46632例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血液报废情况详细记录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报废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血站采血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降低血液报废

  • 标签: 血站 采血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血液报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透患者肌肉痉挛发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集中培训,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肌肉痉挛的发生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透患者肌肉痉挛发生从4.3%降低到2%。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血透患者透析质量管理中得了良好的效果,透析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 标签: 品管圈 血透患者 肌肉痉挛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献血前淘汰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血液报废。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在献血前筛选环节被淘汰的无偿献血者12137名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无偿献血者献血前淘汰原因中,ALT不合格比例为33.89%,样本颜色异常比例为22.75%,Hb水平偏低比例为14.67%,HBsAg不合格比例为11.10%。其中,ALT不合格所占比例最高,是主要淘汰原因。并且,初次献血者不合格为73.1%,明显高于再次献血者。结论在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强规范筛查工作,尤其加强对ALT的检测工作,以扩大无偿献血队伍,避免血液资源报废。

  • 标签: 无偿献血 淘汰 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尿毒症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及1年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的尿毒症患者120例,按照使用血液滤器的型号分为高通量透析组60例和低通量透析组60例,随访透析1年,比较2组患者透析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及1年并发症发生。结果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患者透析后BUN、K+、Scr、IPTH、β2-MG、Hb等指标与透析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其中高通量透析组BUN、K+、IPTH、β2-MG、Hb等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低通量透析组(P<0.05);高通量透析组患者透析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低通量透析组(P<0.05),而总体健康及社会功能与低通量血液透析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通量透析组患者透析后心血管疾病、贫血等1年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低通量透析组(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比低通量透析效果更好,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更有效地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毒素,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 生活质量 肾功能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梧州市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淘汰的原因。方法收集梧州市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站18~55岁无偿献血者38557人,对其样血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淘汰1872人,平均淘汰为4.86%,其中2017年7月的淘汰最高,淘汰原因最多的是ALT快检。结论血站需做好征询工作和制定检查项目,排除高危人群,降低献血的不合格,缩短献血者等候时间,提高献血者的热情。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淘汰 HBsAg快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钾不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低钾血症的发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6月的60例血钾不高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含钾浓度为2.0mmol/L的透析液透析,观察透析后发生低钾血症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透析后4月低钾血症为53.3%(32/60),透析后5月低钾血症为45.0%(27/60),透析后6月低钾血症为65.0%(39/60);透析后60例患者发生8例并发症,主要为1例心律失常,1例疲乏、1例恶心、1例呕吐、1例厌食、1例腹胀、2例四肢无力等,并发症发生为13.3%。结论血钾不高的透析患者进行含钾浓度2.0mmol/l的透析液透析后发生低钾血症发生较高,并出现多种并发症,需要积极干预。

  • 标签: 血钾不高 血液透析 低钾血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仁市近五年来无偿献血者永久淘汰回告情况及各种永久淘汰所占比例。方法本站局域网唐山《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5.0V》提供的信息资料及本科室登记的资料数据。结果2009—2013年检测的永久淘汰1095人,其中HBsAg485人,抗—HCV126人,抗—TP426人,抗—HIV58人。结论HbsAg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抗—TP、抗—HCV、抗—HIV。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永久淘汰 回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仁市2012年无偿献血者永久淘汰信息回告情况及各种永久淘汰按职业、性别、年龄分布情况,探讨不合格血液产生的因素,最大限度减少血液报废、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方法本站局域网唐山《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5.0V》提供的信息资料及本科室登记的资料数据。结果1、2012年共采血全血9235人,永久淘汰232人,占采血人数的2.51%,其中HBsAg89人,抗—HCV17人,抗—TP117人,抗—HIV9人;2、永久淘汰献血员中高中文化以下的居民所占比例最大,与性别关系不大。结论抗—TP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HBsAg、抗—HCV、抗—HIV。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永久淘汰 回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3次/周;观察组患者每周实施一次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同时进行两次常规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静脉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PTH)、尿素氮(BUN)与肌酐(Cr)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各项检验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效果,进而更加全面的清除体内毒素。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皮肤瘙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脏衰竭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以及血液透析滤过3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的效果探究。方法将156例慢性肾脏衰竭患者分组分为A组(血液灌流治疗)、B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和C组(血液透析治疗),每组52例。对三组治疗前后的甲状旁腺素水平状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水平状况优于B组、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水平状况优于C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脏衰竭其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适合推广。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6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常规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结束6个月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常规组的患者中有20例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为40%。护理组患者中共有4例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为8%。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护理组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明显要低。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自护能力的总评分为(93.28±14.61),护理组患者的自护能力的总评分为(114.52±13.17)。护理组的患者的自护能力的评分明显要高。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了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安全可靠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血液透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予以吲哚布芬治疗以降低其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200例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根据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0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另100例患者给予吲哚布芬药物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2周后,观察组与给药前相比FIB水平下降,APTT增加(P<0.05),而对照组用药前后各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给药后各指标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观察组内瘘1年通畅96.0%(96/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9.0%(89/1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内瘘闭塞者均经B超检查,行局部溶栓或取栓术治疗。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吲哚布芬治疗,可有效降低其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发生,效果显著,同时具有一定的预防血栓形成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吲哚布芬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透析前后一般情况(体重、尿量、收缩压及舒张压);两组透析前后心脏指标。结果两组透析前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透析前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指标,提高对体内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心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