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科开展医护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更好发展,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我科患者以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对2017年第1季度为医护未实施组,第2季度为医护实施组让住院患者分别对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我胃外科患者2017年第1季度对医生的非常满意度为20%,满意度为80%,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栏为0;对护士的非常满意度为62.5%,满意度为37.5%,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栏为0。第2季度对医生的非常满意度为83.3%,满意度为16.7%,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栏为0;对护士的非常满意度为90%,满意度为10%,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栏为0。结论医护在胃外科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更好发展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工作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胃外科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在心衰患者护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1年间收治的100例心衰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般护理和医护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了医护护理模式的心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NT-proBNP值大幅度降低。结论采用医护对心衰患者的治疗治理具有积极效果,应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心衰 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模式联合舒适护理应用在胸腔镜检查术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行胸腔镜检查术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胸腔镜检查术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成两组,单日入院作为对照组,双日入院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名胸腔镜检查术患者在检查期间仅开展般常规医疗护理服务;而观察组50名胸腔镜检查术患者将由科室主任与护士长共同领导下,通过组织成员,成立医护工作小组,采用共同交班、共同查房和责任制整体护理等,多方面了解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及身体、心理等状况,为其制订最佳的个体诊疗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住院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对照组对住院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78%,而观察组对住院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4%。结论医护结合个体舒适护理应用于胸腔镜检查术患者效果良好,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舒适护理 胸腔镜检查术
  • 简介:摘要城乡医保制度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医疗卫生和农村门诊治疗效果,在住院方面实施城乡医保政策措施,依据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影响水平。还要切实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医疗样本损耗问题、户籍转换和政策措施问题,不断完善城乡医保制度,保证农村医疗水平有效提高。

  • 标签: 城乡医保 一体化制度 农村居民 就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青光眼患者接受医护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青光眼患者102例,时间选取为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则接受医护管理,对比2组慢性青光眼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2组干预后的眼压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青光眼患者接受医护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改善。

  • 标签: 医护一体化管理 慢性青光眼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人,对照组57人。观察组采用医护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室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护理模式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质量 满意度 护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品管圈护理,探究分析该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44例胸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2例以及对照组72例,将常规管道护理应用到对照组中,而在观察组中则应用医护品管圈护理,比较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较低(P<0.05),分别为1.39%和15.2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3.98±0.61)分和(2.97±0.46)分。结论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品管圈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既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护理 胸外科管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经医护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间90例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根据医护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干预,对照组则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医护护理,利于提高血糖改善效果,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医护一体化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的医护的健康宣传教育的方式,旨在探讨和研究对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被我院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他们均采用放射性治疗,所选的时间段为2016年11月—2018年1月,所选例数为60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了解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治疗之前绝大多数患者对健康知识基本不了解;健康宣传教育之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宣传之前的各项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护健康宣教取得了很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健康宣传教育 模式 晚期恶性肿瘤 骨转移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的思考。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6月这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的2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患者实施的院前院内救治方法,并分析其治疗的有效性。结果26例患者中,20例患者溶栓成功,占比76.9%;其中5例患者在1h之内成功溶栓,10例患者在1到3h内溶栓,4例患者在3到6h内溶栓,1例患者在6h以上溶栓。其中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7%。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溶栓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肌梗塞 院前急救 院内急救 无缝衔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生存质量和情绪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6年8月间收治的SAH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及WHOQOL-100评分。结果观察组情绪及WHOQOL-10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用于SAH中的护理效果明显,改善其情绪状况,并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一体化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 生存质量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模式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培养送检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患者均接受痰培养,其中40例未接受医护模式管理(对照组),另40例接受医护模式管理(研究组),观察比较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漱口方法、送检时间、咳痰方法等情况的达标率分别为97.50%、95%、97.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50%、60%、6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护模式管理干预,能规范痰样本的咳取和送检操作,提升痰液培养和检查的合理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痰培养 送检 医护一体化模式 呼吸内科 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泌尿外科中医护工作模式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泌尿外科医护人员分为两组,A组采用医护工作模式,B组采用常规工作模式,持续年,观察应用效果。结果A组医护人员采用医护工作模式,患者住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和大型检查等待时间均短于B组(P<0.05)。MMSS评分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A组也高于B组(P<0.05)。结论在医院泌尿外科中应用医护工作模式,可以提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增强医疗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泌尿外科 医护一体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管理模式在降低骨科病人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尿管预防尿路感染措施;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医护管理模式预防留置尿管尿路感染。比较两组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导尿管平均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1.7%(1/60),显著高于观察组15.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住院时间和留置导尿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医护管理模式,降低骨科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医护一体化管理 骨科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护在脑卒中静脉溶栓流程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2016年1—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缺乏规范的脑卒中绿色通道,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溶栓率、就诊到溶栓治疗时间(door-to-needleDNT)。结果观察组溶栓率优于对照组(P<0.05),静脉溶栓患者的DNT时间短于对照组,(t=3.308,P=0.008,P<0.01)。结论将医护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绿色通道和溶栓流程再造,能够调动参与流程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缩短DNT,挽救生命。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流程再造 溶栓率
  • 简介:摘要本文对“医护”模式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的现状进行综述,系统梳理医护模式的定义、内涵、发展现状、在解决骨科常见护理问题中的运作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以探讨其价值及意义。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骨科护理 医护合作 医护联合查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中抽选7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组患者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之上展开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29.43±2.62)分和(27.65±1.84)分,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中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心理状态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一体化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三维疗法”在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膝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中药+手法按摩进行治疗;实验组50例,采用中药熏蒸+手法按摩+口服中药“三维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手法按摩+口服中药的“三维疗法”对于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ldquo 三维一体疗法&rdquo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中药熏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针柄针梗联合弹力绷带固定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头皮静脉输液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固定法,观察组采用针柄针梗与弹力绷带联合固定法,对两组患儿固定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输液外渗、针头脱落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儿顺利完成输液率94.64%,与对照组67.8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应用针柄针梗联合弹力绷带固定能提高固定效果,可减少重新固定及穿刺,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针柄针梗一体固定 弹力绷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结核病三位新型防治服务模式对肺结核160例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本市肺结核患者1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试点组,另外个区县患者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模式进行结核病的治疗工作,观察组采取三位新型治疗服务模式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依丛性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三位模式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依从性比对照组的要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采取三位新型服务模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以在今后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结核病 三位一体 新型防治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