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期
  • 机构:英国可能将推出一项新规定,允许胚胎的基因来自父母以外的第三人,以避免将母亲携带的致命基因性疾病遗传给孩子。若该规定获得通过,英国将成为首个允许胚胎含三人基因的国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癫痫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是否与人体生物钟节律以及人体激素分泌的规律有关,需进一步探讨。癫痫发作有24小时节律性,主要决定于病灶起源定位。婴儿痉挛症,其痉挛发作多发生在觉醒状态和白天,时间主要集中在600-900,900-1200及1500-1800;局灶性癫痫发作,如颞叶癫痫发作集中于2100-900,额叶癫痫发作集中于2400-600,顶叶癫痫发作于600-900,枕叶癫痫发作于900-1200及1500-1800;痴笑性、失张力、肌阵挛性癫痫发作多发生在觉醒期或白天,而自动症及过度运动癫痫发作多发生在睡眠期或夜间。全面性癫痫发作,如强直发作和强直阵挛性发作多发生在睡眠期,失神癫痫多发作于清醒期,而其它全面性症状性发作类型多发生在觉醒期。机制与体内深部体温、褪黑激素及皮质醇分泌有关。

  • 标签: 癫痫 婴儿痉挛症 昼夜节律 褪黑激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陪护士的培训方法。方法成立培训小组,培训分理论讲授、操作示教、临床护理实践、理论和操作考核四部分。培训内容主要为基础护理学第四版和急诊专科内容。结果2012年急诊陪护士由进院时理论和操作考试、临床应急反应合格率62%、68%、42%提高为95%、100%、90%。结论急诊陪护士培训提高了护理质量,为以后急诊护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急诊科 规陪护士 培训方法
  • 简介:摘要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士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护士逐步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逐渐进行结合的过程,更是为将来独立走向护理岗位的预练。而康复科收治病种多样化,康复技术操作专科性强,规范护士在康复科的短期轮转学习难见成效。为此,我们创新应用病人角色体会、案例情境模拟演练、护理知识要点口诀、引导开放式授课等授课技巧,改变了传统“灌注式教学”模式,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教学程序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的简化了康复护理教学程序,优化了教学质量。

  • 标签: 规培护士 教学 护理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学习消毒供应中心“两一标”培训的意义。方法医院从消毒管理规范和要求标准中入手,对消毒供应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同时制定了一定的清洁灭菌的效果标准,规范每个物品的消毒工作,将工作落实到位。结果采用了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制约后,提高了医院的清洁力度,确保了医院的卫生安全。结论学习“两一标”,保障了医院的医疗环境卫生安全。

  • 标签: 两规一标 培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例后半管BPPV患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进行疗效分析,讨论影响因素,从而为后半管BPPV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1年5月在在我科就诊的后半管BPPV患者50例,进行Epley手法复位治疗。结果治愈有效率在治疗后近、远期疗效分别为94%和96%,手法复位治愈有效率高。所有病例随访3~12个月,均无复发,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尽管BPPV有自愈的可能,但手法复位的简单有效,不需要任何仪器,安全性好,可以明显缩短病程,目前为BPPV的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后半规管 BPPV Epley复位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享手术室的带教体会,以提高手术室的带教水平。让培护士更快地投入到手术室工作中。方法提高手术室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保证带教的质量,给培护士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起步平台。有计划性的带教,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细节。多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双向考评。结果手术室带教水平有所提高。结论合理的带教计划,高素质的带教老师和互动式的带教方式,可以让培护士减少对手术室的陌生感,提高她们的学习兴趣,更快地融入到手术室这个大家庭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半管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的特点及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41例头晕患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及仰卧侧头位试验确诊为后半管BPPV,并行手法复位治疗。结果后半管BPPV中老年好发,Epley手法复位效果明显。结论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头变位性眼震试验能够确诊后半管BPPV,Epley复位治疗后半管安全有效。

  • 标签: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Epley手法复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ICU培护士培训模式和经验,以供其他科培护士培训借鉴。方法将六西格码DMAIC管理模式运用于培护士培训,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基于DMAIC管理模式,培护士的核心能力、知识和技能均得到显著提升。结论系统规范的管理模式符合重症护理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 标签: 重症规培护士 六西格玛 DMAIC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Mini-CEX在血液内科培医师轮转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进行规培轮转的202名培医师为研究对象,坚持随机平均分配原则,随机将101名培医师分配至实验组,101名培医师分配至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实验组于制定Mini-CEX评估量表后开展培训教学。对比两组带教效果,包括血液内科临床理论知识、骨髓穿刺术和Mini-CEX三个方面。结果实验组培医师血液内科临床理论知识、骨髓穿刺术和Mini-CEX各指标结果均较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CEX评估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血液内科轮转培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Mini-CEX 血液内科 规培医师 临床综合能力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复位治疗后半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176例明确诊断为后半管良性发作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管结石症患者采用Epley法复位治疗,嵴帽结石症患者采用Semont法复位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76例患者经1次治疗后痊愈134例,有效26例,无效16例,2次治疗后痊愈149例,有效18例,无效9例,经过3次后痊愈161例,有效11例,无效4例。结论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疗效明显,安全简单,是后半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首选治疗方式。

  • 标签: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后半规管 手法复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四川省卫计委对培护士培训目标要求和实际临床需求,探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及培护士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心内科2015年3月—2017年3月共87名培护士在带教工作中实施PDCA循环理论,制定教学计划(选老师、选教材、课前集体备课、集中授课等),实施教学计划,评价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予以改进。结果提高了全体带教老师及培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和培护士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最佳效果。结论PDCA循环理论在培护士教学工作中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并能提高培护士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 规培护士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变传统的规范化培训模式,提高了急诊护士整体培训效果。方法选取30名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选取31名护士为试验组,在护理部组织培训的基础上,将急诊护士采取按年资岗位级别分层次分组别责任制模式进行培训。结果在培训后试验组护士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试验组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的职业归属感增强。结论分级责任制带教模式极大程度提高了急诊护士整体培训效果,增强了临床护士的带教质量,提高了急诊护士的业务技能以及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带教模式 责任制 规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情景教学在手术室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于我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护士,同批次人员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以“翻转课堂”为基础的情景教学模式,所有人员培训周期为3个月。以各专科腹腔镜手术配合标准为评价指标,分别考核两组护士器械安装、拆卸、清洗、摆台及手术配合质量。结果①研究组在腔镜器械的安装、拆卸、清洗、摆台评价中得分较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研究组护士在手术配合质量评价得分中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的规范化培训能够快速、有效的促进轮转护士知识的内化,提高了轮转护士的手术配合质量以及手术室临床带教的效率。

  • 标签: 翻转课堂 规范化培训 轮转护士
  • 简介:摘要我国自2003年起实施“农合”以来,极大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目前,农合参保率在96.3%。针对农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积极改进完善,确保农合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新农合 问题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因是记录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生命密码,掌控机体的生老病死。基因疗法,是指利用健康的基因来填补或替代基因疾病中某些缺失或病变的基因,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因为基因疗法是从病根着手,故能大大提高当前一些疑难疾病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甚至一些原被视之为“不治之症”的疾病也可以运用这项新兴疗法治愈。随着基因治疗技术深入研究及使用,其对人类健康将做出更多的贡献。

  • 标签: 基因疗法 遗传性疾病 癌症 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