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属探针在过度倾屈子宫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站收治的需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70例,其中过度倾屈子宫患者20例。20例均于金属探针的辅助作用下置入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置入情况。结果70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节育器置入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3.4±1.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1±0.3)mL;阴道流血时间较长者共6例,占8.6%;月经异常者共9例,占12.8%;腰腹痛者4例,占5.8%。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不良反应症状明显减轻,无需进行特别处理。结论过度倾屈子宫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治疗中,通过金属探针进行辅助放置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金属探针 过度倾屈 固定式 宫内节育器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固定义齿工艺学实训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石膏模型上反复进行各种固定修复体的设计与制作。如嵌体、贴面、全冠、固定桥、桩核冠等蜡型的制作、包埋铸造、堆瓷、上釉、染色、形修等实训内容。学生练习使用的石膏模型、已预备的基牙的牙位、基牙预备量等应标准统一。市面上没有特别适合学生用的硅橡胶阴模。我校教师自己设计并制作集各种固定修复体于一体的基牙预备的模型,用复模硅橡胶进行翻制,制作出学生可用的硅橡胶模具,学生利用磨具可反复灌制石膏模型。自制硅胶模具设计合理、标准统一,大大提高了实训课的质量与效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固定义齿工艺学 实训课 石膏模型 硅橡胶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固定修复法对松动牙的固定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口腔科收治的80例采用固定修复法对松动牙固定的病例资料,随访6个月后,分析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采用固定修复法对松动牙固定的病例资料,在治疗并随访6个月后,显效49例(61.25%),有效28例(35.0%),无效3例(3.7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25%。结论固定修复法对松动牙的固定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方法操作方便,耗材低廉,经济实惠,并且不破坏牙体组织,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 标签: 松动牙 固定修复法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经验,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的高能量损伤所致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的病例临床观察平均19.4个月,骨折均愈合。PnediandAllgawerⅠ型优良率100%,Ⅱ型优良率80%,Ⅲ型优良率67%。结论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对高能量损伤所致Pilon骨折,疗效确切,对软组织干扰小,可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

  • 标签: Pilon骨折 开放性骨折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闭合复位外固定固定治疗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2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228例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固定治疗,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结果228例随访3~15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9.8周。术后尺偏角21.3°,掌倾角11.8°。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伸屈65°~125°,平均107°;尺桡偏15°~55°,平均42°;前臂旋转65°~130°,平均108°。结论在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固定疗法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 标签: 闭合复位 外固定架 固定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以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内固定组(39例)和外固定组(39例),内固定组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外固定组采取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上来看,外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从治疗后尺偏角和掌倾角来看,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来说,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均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外固定手术利于骨折愈合,内固定手术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可根据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低饮食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在患者治疗期间,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组(29例)、中组(29例)和高组(29例)。三组患者均在连续进食1个月后进行血压测量,调查患者对于血压控制程度的满足情况。结果低组、中组和高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中组比高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速度更快,低组比中组和高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速度更快。低组对血压控制结果的满意度为96.55%,中组对血压控制结果满意度为82.76%,高组对血压控制满意度为72.41%,三组之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饮食对高血压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患者的摄取量,从而降低其他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

  • 标签: 低盐饮食 高血压治疗 舒张压 收缩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居民高饮食对高脂血症发病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到2015年5月选择本地区的300例高饮食(每日摄量>6g)居民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00例非高饮食(每日摄量≤6g)居民作为对照组,都进行血脂的检测与高脂血症的判定。结果观察组的TC、TG与LDL-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高脂血症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民高饮食是血脂异常的促发因素之一,将促进高脂血症发病,为此必须减少日摄量,促进身体健康。

  • 标签: 高盐饮食 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以4-甲氧基苯乙酸及3,4-二甲氧基苯乙胺为起始原料,经过氯代、酰化缩合、环合、不对称还原、脱保护基等步骤,获得手性去甲乌药碱,本制备方法具有选择性高、简单、高效等优点,产物ee.值达到95%以上,产物纯度高,且总收率可达30%,可实现规模制备。且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红外光谱和MS表征。

  • 标签: 手性去甲乌药碱 不对称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辅助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在骨外固定辅助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10例股骨干骨折,男8例,女2例;年龄26-58岁,平均39.8岁。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8例。骨折按照AO分型32-A2型3例,32-B2型4例,32-C2型3例。观察术后软组织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获随访4月-12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1-8.0月,平均5.6月。根据Klemm关于股骨骨折的功能恢复分级标准评估6例全优。

  • 标签: 外固定辅助 股骨干骨折 闭合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腿粉碎性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小腿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开展临床护理,并对护理实施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2例患者经针对性治疗与护理,45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优秀,患者骨折愈合优秀率达到72%,且小腿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也较好。结论对于小腿粉碎性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患者采取全面合理的护理计划,有利于提高患者骨折愈合优秀率,提升患者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参考和应用。

  • 标签: 小腿粉碎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 固定治疗 临床护理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外固定架结合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20例进行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4例患者>90分,10例患者70~90分,5例患者60~70分,优良率为95%。结论外固定架结合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有着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跖跗关节损伤 外固定架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新固定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住院且行气管切开的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分别对气管切开的固定方法研究,实验组采用海绵系带固定,对照组气管切开采用双根压脉带系带固定。结果对照组11例发生颈部皮肤破损,实验组3例发生颈部皮肤破损,对照组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8分钟,实验组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5分钟,两组在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颈部皮肤破损发生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根压脉带系带固定法可有效预防颈部皮肤破损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护士更换固定带的工作量,提高效率。

  • 标签: 双根压脉 气管切开 固定 海绵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骨固定器在固定胸骨正中切口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胸骨固定器在预防胸骨正中切口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对38例胸骨正中切口患者行胸骨固定器内固定胸骨。结果38例患者无一发生术口感染、胸骨裂开、纵膈感染,均一期愈合。结论胸骨固定固定胸骨正中切口操作简便,缩短手术关胸时间,固定牢靠,减少术后引流及二次开胸止血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切口感染、胸骨裂开、纵膈感染概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胸骨正中切口 胸骨固定器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固定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我科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施行经口气管插管的1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采用传统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B组采用经口器官插管固定器法,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7天内在固定效果、口腔情况、口腔护理耗时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A组患者7天内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B组的6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7天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45%,明显低于B组的6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操耗时达到1级的概率为83.67%明显高于B组的6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固定器 固定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观察改良型胃管固定法结合(圆角鼻贴)结合“工”字胶布高举平台法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留置胃管病员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3M胶布制作的鼻贴固定法,观察组使用3M胶布制成的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在面颊部用高举平台法加固。结果观察组病员卷边率、胃管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鼻贴更换时间显著延长,留置胃管时间延长。结论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的高举平台法应用于胃管固定具有双重保护作用,增强了固定效果,提高了病员的舒适度。

  • 标签: 胃管固定 改良鼻贴 高举平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