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治疗深度手足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深度手足烧伤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和皮瓣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足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治疗深度手足烧伤,能够减少感染的情况,使移植的皮瓣得到很好的成活,使患者的手足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故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皮瓣移植 深度手足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术作用于四肢管状难治性不连与缺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行外固定治疗的54例四肢管状不连与缺损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探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中,发生针道感染率3.70%,新矿物化延迟率5.56%,神经损伤率3.70,并发症发生率为12.96%。结论对行外固定治疗的四肢管状不连与缺损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速度,改善患者消极心理,提高成活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固定 四肢管状骨 骨缺损 骨不连
  • 简介:摘要跟骨关节内骨折约占跟骨折的65%~75%。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可导致一系列问题,最终造成足部功能障碍。即使精心治疗也会有部分患者遗留功能障碍。本文综述了跟骨折的治疗进展。

  • 标签: 跟骨 骨折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壮通痹汤治疗老年性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性关节病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壮通痹汤,每日1剂,早晚各1次,200ml/次。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壮通痹汤治疗老年性关节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壮骨通痹汤 老年骨性关节病 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跟骨折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于2011年-2015年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跟骨折患者8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跟骨折具体治疗方案差异以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及观察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跟骨折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A组判定优良患者33例,B组判定优良患者39例,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度与并发症评估比较,B组显著优于A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骨折患者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何氏壮抗痨散与止痛壮散分部位外用治疗膝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患有膝性关节炎的患者,要求其在休息和热敷的基础上外用何氏壮抗痨散与止痛壮散。治疗6周后观察膝关节疼痛、肿胀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疼痛、肿胀症状显著减轻,且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在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的现象,可在局部外敷何氏壮抗痨散与止痛壮散,进而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 标签: 何氏壮骨抗痨散 止痛壮骨散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窗开颅与常规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瓣开颅治疗,观察组采用小窗开颅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为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瓣开颅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瓣开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骨窗开颅 常规骨瓣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四肢长骨骨折出现不连症状患者采用皮质剥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3~2014.6期间我院50例四肢长骨骨折出现不连症状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25例。常规组采用非金属单侧外固定,观察组对患者施行皮质剥脱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达92.0%,常规组为80.0%,观察组较常规组疗效好,P<0.05。结论非金属单侧外固定可有效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出现不连症状的患者,但患者恢复较为耗时、术后并发症较多,采用皮质剥脱术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可避免上述问题,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不连 骨折 骨皮质剥脱术 疗效 非金属固定 单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LeCoeur骨盆三联截术治疗17髋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儿童的随访分析,探讨治疗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5例17髋年龄大于6周岁,平均年龄7.5岁,采用LeCoeur骨盆三联截术治疗,术后石膏固定6~8周,然后开始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平均随访13月,对髋关节的评价采用Makay功能评价和髋关节X线的Severin评价。结果15例17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末次随访结果髋关节功能采用Makay功能评价优7髋,良6髋,可2,差2例,优良率76.5%;髋关节X线的Severin评价,优8髋,良6髋,可2差,1例,优良率82.4%。结论对于年龄大龄6周岁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采用LeCoeur骨盆三联截术及股骨截术,只要术前积极准备设计周到,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Le Coeur骨盆截骨 股骨截骨 大龄髋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髓内钉开髓点取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采取胫骨髓内钉开髓点取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0.0±1.0)周,治疗前后ROM评分、HSS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髓内钉开髓点取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不愈合 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小窗开颅术与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7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瓣开颅术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小窗开颅术治疗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6%(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0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4%。结论小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骨瓣开颅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介绍性锤状指的分类方法和不同时期的治疗。对性锤状指采用单克氏针法、双克氏针法、钢丝抽出法、微型锚钉法及肌腱线缝合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双克氏针法是治疗锤状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锤状指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克氏针
  • 简介:摘要脊柱截矫形术对治疗严重僵硬的脊柱畸形有很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几种截手术,其治疗首要目标是通过适量恰当的截以维持脊柱在三维方向上的平衡。对于截术式的选择需要术前对患者病情和畸形进行仔细评估以及需要截矫正的范围,同时考虑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从而选择最佳的截矫形术。主要有Smith-Petersen截(Smith-Petersenosteotomy,SPO),经椎弓根楔形闭合截(pediclesubtractionosteotomy,PSO),全椎体截(vertebralcolumnresection,VCR),还包括以上述手术为基础进行改良的术式,有Ponte截(Ponteosteotomy),经椎弓根不对称截(asymmetricalPSO,APSO),骨盘(bone-disc-boneosteotomy,BDBO)等。在治疗脊柱畸形中,截术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同时也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主要对SPO、PSO、VCR三种截矫形术进行介绍以及讨论各自的适应症和并发症。

  • 标签: 脊柱 畸形 截骨术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大瓣开颅与常规瓣开颅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在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经过病理认证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标准大瓣开颅术,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瓣开颅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颅内压均出现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标准大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 常规骨瓣开颅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肢长骨不连患者采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20例我院2010.8~2015.6期间收治的四肢长骨不连患者,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60例患者采用皮质剥脱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33%、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16.67%,均P<0.05。结论四肢长骨不连患者采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骨不连 骨皮质剥脱术 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0例创伤急救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行急救治疗的200例创伤患者进行探讨,根据急救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疾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等采取急救诊断和处理,研究组患者则依据创伤评分采取急救诊断和处理,并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现场确定行急救诊断者117例,比例为97.5%,急救成功率为98.3%,转运成功率为100%,死亡率为1.7%,对照组患者现场确定行急救诊断者44例,比例为55.0%,急救成功率为91.3%,转运成功率为96.3%,死亡率为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收入专科或ICU病房2h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创伤评分予以患者现场急救、转院急救、院内急救以及病房急救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率。

  • 标签: 骨科 创伤 急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创伤患者,观察给予术后康复功能锻炼以及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创伤患者102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创伤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选择B1组(观察组51例)以及B2组(对照组51例)表示两组创伤患者的组别名称。B1组常规护理+综合康复锻炼;B2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比较所有创伤患者在肢体功能康复优良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改善程度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创伤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在肢体功能康复优良率方面,同B2组患者进行比较,B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同B2组患者进行比较,B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术后疼痛改善程度方面,同B2组患者进行比较,B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创伤患者给予术后功能锻炼以及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将患者临床预后质量成功改善,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 标签: 骨创伤 术后康复功能锻炼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波及关节之跟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跟重建铁板或克氏针对26例30侧跟骨折手术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30侧骨折中25侧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结果按Maryland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本组25例骨折中,优9侧,良14侧,可2侧,优良率90.2%。结论对于后关节面有移位的跟骨折应考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 标签: 跟骨 骨折内固定 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23例,收集患者X线平片和CT影像,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相对较为复杂,主要有变形性骨炎型、硬化型和囊性三种。结论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部分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掌握主要影像学表现特征,对提高纤维异常增殖症临床诊断准确率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影像学表现 探讨
  • 简介:摘要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病,主要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以及骨质增生为主要特征,且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的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性关节炎从中医角度考虑属于“痹”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以及骨质增生等。目前质量性关节炎的方法很多,本次研究对性关节炎中医康复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今后临床中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中医 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