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检测,分析与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β3受体自身抗体在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中的分布及作用。方法2012年-2013年收住我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和非恶性心律失常组;采用链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SA--ELISA)法对两组检测分别进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检测,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1.恶性心律失常组96例中β3-AR自身抗体呈阳性有52例,阳性率为54.17%;对照组107例中β3-AR自身抗体呈阳性42例,阳性率为39.25%。与对照组比较恶性心律失常组β3-AR自身抗体呈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为纽约心功能分级(OR=6.019),血清β3-AR自身抗体(0R=3.919),心力衰竭基础病因(OR=5.353)。结论在恶性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β3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β3受体自身抗体可能参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心力衰竭自身抗体 恶性心律失常 老年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编码区16位点遗传多态性与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的发病及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用直接测序法测定176名受试者的基因型(正常对照组86例,支扩组90例),并测定支扩组的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观察不同基因型支扩患者的肺功能及吸入沙丁胺醇后支气管舒张反应的阳性率,分析β2-AR-16位点遗传多态性与支扩的发病及临床表的关系。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β2-AR编码区16位点(Arg→Gly)的突变频率分别为46.5%和49.4%,差异无显著性(χ2=0.303,P>0.05);支扩组16位点基因型为Arg/Arg、Arg/Gly和Gly/Gly的患者,其FEV1%分别为(75.9±6.8)、(72.3±7.2)和(71.0±6.3),差异有显著性(F=4.048,P<0.05);吸入沙丁胺后支气管舒张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34.5%、15.2%和7.1%,差异有显著性(χ2=7.425,P<0.05)。结论β2-AR16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可能不是支扩发病的基本原因,但可能是影响支扩者临床严重程度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beta 2-肾上腺素能受体 遗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1+1+1签约服务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7月—12月在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长期在该院就诊配药的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时间>6个月)86人进行1+1+1签约管理,作为观察组,与未签约或者拒绝签约的慢病患者62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组的慢病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慢病健康管理效果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1+1+1签约服务有利于社区慢病管理,提高服务评价及依从性,可对1+1+1签约的宣传,正确引导患者积极签约并做好科学管理。

  • 标签: 全科医生 1+1+1签约 慢病管理
  • 简介:摘要分析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1”签约人群中老年人占比、签约组合内二三级医院明细、区域内预约转诊、延伸处方和慢病长处方、满意度测评,提出可行性建议,完善分级诊疗模式,提升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质量。

  • 标签: 1+1+1签约 社区卫生服务 分级诊疗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鳞癌目前治疗方式仍局限于传统的手术及放化疗,探究新的治疗方向极为重要,分子靶向基因的研究可能为肺鳞癌治疗带来突破。ROS1阳性肺癌绝大多数为肺腺癌,肺鳞癌阳性者罕见,基于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ROS1阳性肺鳞癌患者,同时检索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对肺鳞癌患者进行ROS1检测的必要性及靶向药物克唑替尼治疗ROS1阳性的肺鳞癌的可能进行分析,为肺鳞癌的靶向治疗探索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肺鳞癌 ROS1融合基因 克唑替尼
  • 简介:1.病案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幼儿皮肌炎是儿童期发生的1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以横纹肌和皮肤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近端肌无力和各种皮疹,消化道、心脏和肺等脏器也可以受累亦伴发肿瘤可能。幼儿皮肌炎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病。本院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的救治情况,收到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LKB1蛋白和Bmi-1蛋白在肺癌患者中表达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34份肺癌患者组织中LKB1、Bmi-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34份肺癌组织标本中发现Bmi-1阳性表达有26例,阳性率为76.47%;LKB1阳性表达有23例,阳性率为67.65%。结论LKB1蛋白、Bmi-1蛋白表达水平,对诊断肺患具有重要判断依据,可作为临床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靶点。

  • 标签: 肺癌 LKB1 蛋白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校门诊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护理措施,防止校园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主要从突发事件的应对、个人防护、预检分诊、消毒隔离、信息收集等进行阐述。结果提前做好预防甲型H1N1流感各种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甲型H1N1流感对校园带来的影响。结论护理干预对高校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有着直接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校 甲型H1N1 流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护理技术运用到护理1级高血压患者的功效。方法选出2015年11月到2017年11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1级高血压患者104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52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52例患者施以中医穴位护理技术,比照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组二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在对1级高血压患者施以护理期间运用中医穴位护理技术,能够全方位增强护理的高效性,并提升患者的预后,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 标签: 1级高血压 中医穴位护理技术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此病例的CT表现,提高对食管结石CT表现的认识。资料和方法搜集我院2017年6月的1例食管结石的病人,术前采用128层螺旋CT行常规扫描,总结分析其CT表现,并将CT诊断结果与胃镜结果作对照。结果CT平扫示食道下段管腔扩张,壁水肿,腔内紧贴食道壁见一混杂密度占位,CT值-836HU~28HU,大小约43mm×35mm,左心房受压变形,纵隔、上腹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结论食管结石CT上表现为腔内混杂密度占位,表面毛糙呈颗粒状2,同时病灶内含少量气体,呈现一种“筛孔样”改变,与管壁无粘连,病灶形状及密度与胃肠结石非常相似。

  • 标签: 结石 食管结石 体层摄影技术
  • 简介:摘要食管结核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我们认为;食管结核大多继发于身体其它结核病变;中、青年病人发生“食管癌”症状时,应想到食管结核的可能性,需常规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及食管镜检查做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食管结核可用抗痨药物治愈,病人可免手术之苦。

  • 标签: 食管结核 临床表现 报告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