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08~2010年抗抑郁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某院抗抑郁药销售呈逐年上升趋势,抗抑郁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 标签: 抗抑郁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药物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惠山区2009-2013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水痘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惠山区2009-2013年共报告水痘病例4073例,总发病率113.34/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4,P<0.01)。常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有2个,为3-6月和11-1月,占发病总数的72.82%。男性病例2295例,女性病例1778例,男女性别比1.29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发年龄为5~14岁,占发病总数的59.76%。学生发病2447例,占发病总数的60.08%。地区分布占前三位的是玉祁,钱桥和堰桥,发病率分别为175.28/10万、122.73/10万、115.94/10万,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89,P<0.01)。结论惠山区2009-2013年水痘发病率每2-3年出现周期性高发,14岁以下学生是高发人群,提示应加强中小学水痘病例的监测,在发病高峰来临前开展水痘疫苗接种,保护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 标签: 水痘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我院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09-2011年降糖药物的出库记录为依据,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分析降糖药物的年消耗金额,各类药物消耗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排序。结果三年内降糖药物销售金额逐年上升,但降糖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平衡;胰岛素的销售金额排在第一位,其中诺和灵30R笔芯销售金额连续3年位居首位,磺酰脲类格列美脲的用药频度连续2年位居首位。结论我院使用的降糖药以胰岛素类、磺酰脲类、胰岛素增敏剂为主,临床对磺酰脲类、胰岛素增敏剂的选择倾向大。

  • 标签: 降糖药物用药金额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与死亡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宾阳县2009年居民常规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宾阳县居民粗死亡率为658.73/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1.80/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740.7/10万(标化死亡率为676.89/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566.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1.72/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5位死因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前5位死因合计占全死因构成的85.41%。0-29岁主要死因为意外伤害,30-64岁主要死因以恶性肿瘤为主,65-79岁主要死因以脑血管疾病为主。结论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损伤和中毒是宾阳县居民的主要死因。

  • 标签: 死亡原因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神经痛治疗药物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地区的利用情况。方法比较神经痛治疗药物中最常用的16个药物2009-2010年的总处方数和销售金额统计和排序,并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治疗神经痛的抗惊厥药和抗抑郁药2009-2010年总处方数及消耗金额有大幅地增长,其中总处方数最多的是卡马西平、加巴喷丁和阿米替林。结论抗惊厥药和抗抑郁药占据了治疗神经痛药物的销售金额与临床应用的主导地位。

  • 标签: 神经痛药物抗惊厥药抗抑郁药总处方数利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7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预后及预防措施,为手足口病的进一步防治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本文通过对2009-01--2010-12收治的70例手足口病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近2年我市手足口病调查示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以发热、皮疹为主要表现,血常规血象增高的43例,其32例仅抗病毒治疗,也控制了病情。结论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多数在门诊治疗,所以教育家长密切观察重症的前驱症状尤为重要;手足口病为病毒感染,应用抗生素应慎重,血象高不一定是细菌感染,而可能是重症的特征之一,作为基层医院的医生,要注意识别重症手足口病的特点,避免延误病情,同时避免滥用抗生素。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热、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重症病例多发生在3岁以下,早期识别,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源县胃癌发病的基本流行特征,为开展胃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间新源县疾控中心登记报告的胃癌资料按年龄、性别、民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2013年新源县胃癌发病数345例,发病率为24.69/10万(男性39.34/10万,女性9.26/10万)。中标率为16.92/10万,男女性别发病比值为4.481。胃癌年龄段发病率55~79岁间高发区,占总发病例数的65.51%,农村发病率尤为明显。哈萨克族胃癌构成比高于其余民族。结论新源县胃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发病率不同,因此应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治。

  • 标签: 胃癌 发病率 流行病学 新源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成分输血用量和应用比率统计分析,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各科临床成分输血应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三年来我院各科成分输血比率稳定在99%以上。结论成分输血及科学合理用血是有效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提高血源利用率、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最佳方式。

  • 标签: 临床用血 成分输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疾病谱构成的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医院2009年—2016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资料,对其主要诊断以ICD—10编码分类进行疾病构成统计分析。结果八年来稳居前五位的疾病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共98696例,占出院总人数的64.43%。结论医院应抓好重点科室的建设,提高诊疗技术,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

  • 标签: 住院患者 疾病谱 构成比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全面、准确了解广安市居民食用碘盐情况,发现碘盐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居民户食用合格碘盐,消除碘缺乏病。方法按照《四川省碘盐监测方案》,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县为单位,抽取9个乡(镇、街道),在每个乡(镇、街道)抽取4个行政村,每村选择8户居民,进行盐样定量检测。结果共检测居民户盐样1440份,其中含碘盐1438份(99.91%),非碘盐2份(0.09%)。结论目前广安市盐业秩序良好,但仍发现非碘盐,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碘盐合格率及食用率,进一步提高碘盐覆盖率,确保居民食用合格加碘盐,才能科学地防治碘缺乏病。

  • 标签: 居民户 碘盐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常用的麻醉镇痛药品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通过DDD值计算出DDDs和DUI,分析临床应用情况及未来趋势。结果我院在麻醉镇痛药使用中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小于1,但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的用药频度(DDDs)很高。结论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是,在用药过程中还存在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给予重点关注。

  • 标签: 麻醉镇痛药DDD 值DUI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2009-2013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情况,为提高医院管理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确定医院的工作重点和发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某院2009—2013年住院病人疾病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前10位疾病住院病人数占全部住院病人数的91.61%,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一直位于前3,近三年除损伤和中毒病人数在下降,其余疾病分类住院人数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医院应重视疾病构成情况,制定年度计划,确定发展方向,调整服务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 标签: 住院病人 疾病构成 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院2009-2012年度医师定期考核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增强全院医生的定期考核意识,提高广大医生的执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保证我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做到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桐乡市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9-2011年连续3年6-7月对桐乡市不同娱乐场所的暗娼人群进行调查,同时抽血进行艾滋病及梅毒的检测。结果共调查暗娼1085人,监测人群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不同档次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次安全套使用率、梅毒感染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3年间桐乡市暗娼人群的安全套的使用率有所提高,但是总体使用率还是较低的。暗娼人群的梅毒感染率呈逐年提高趋势,其中年龄21-31岁、再婚或同居、初中及以下文化者、低档场所交易者更容易感染梅毒。应继续加强安全套推广工作,并作好重点人群的相关监测。

  • 标签: 梅毒 暗娼 安全套
  • 简介:摘要目的本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经济高效地使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09~2010年子泵抑制剂的用药频度(DDDs)、总消耗金额、日治疗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的频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瑞奥)序号比值为2.67,序号比最大,表明该药的使用频度较高,但其日治疗费用却相对较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安斯菲)的排序比值为0.5,说明其价格稍微偏高。结论在确保药物疗效的前提下,又兼顾了物美价廉,经济有效的药物的使用,这表明本院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的使用具有合理性。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治疗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包头市2008-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进一步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包头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39例,年平均发病率5.53/10万,无死亡病例;全市疫情分布广泛,以散发为主,不同地区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数市区高于旗区;包头市布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3~6月,共发病123例,占病例总数的94.24%,次高峰为10-12月,占2.88%(4例);麻疹发病在年龄构成上,最小的6个月,最大44岁。除6~11月龄幼儿外,散居儿童、成年人(20~39岁)为主,共发病71例,占51.80%;其中散居儿童最多,占36.69%;在139例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分别占17.27%(24例)、42.45%(59例)、33.09%(46例),其中,未到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月龄者(<8月龄)9例,占6.47%。8月龄~3岁病例有接种史的比例最高,为9.35%(13例),其次是8~19岁,为4.31%(10例),20~39岁年龄组免疫状态大多不详或无免疫史。结论全面落实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防控工作重点为散居儿童和20~39岁组人群,对重点人群开展补充免疫和查漏补种等免疫策略是实现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

  • 标签: 麻疹 流行特征 免疫史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ADR报表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8.45%),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15.72%);547例ADR报表中,抗菌药物和心血管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分别占29.98%和17.73%,其次是中成药占14.44%。其中头孢类引起的ADR占抗菌药物的45.73%;在给药方式中,静脉给药(76.23%)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 心血管药物 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