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Ⅲ牵引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分析相关软硬组织的改变情况。结果所有2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前牙反(牙合)均解除,反(牙合)解除平均时间为3.5±0.8个月,覆(牙合)覆盖关系达正常。治疗后SNA(°),ANB(°),UL-EPlane显著增大(P<0.05),上颌骨及上唇前移,骨性关系及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U1-NPo(mm),显著增大(P<0.05),上前牙出现一定的唇倾,下前牙无明显改变。结论上颌快速扩弓结合Ⅲ牵引,能够改善患者的颌骨发育不调与凹陷型侧貌,可用于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错(牙合)的矫治。

  • 标签: 骨性Ⅲ类错(牙合) 快速扩弓 Ⅲ类牵引 上颌发育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尖保留与截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治的78例牙根尖周病患者,随机将7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根尖保留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根尖截治疗方案,术后6个月的对两组牙齿松动、瘘管,牙槽骨骨密度及新生骨高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牙齿松动发生率5.13%、瘘管发生率2.56%;对照组术牙齿松动发生率7.69%、瘘管发生率5.13%,两组差异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牙槽骨骨密度和新生骨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牙根尖周病施行根尖保留术,是治疗牙根尖周病最佳有效方法治疗疗效优于根尖截,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牙根尖周病 根尖 保留 截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内镜下外耳道耵聍栓塞取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期间门诊治疗的85例外耳道耵聍栓塞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并对患者采用耳内镜下耳科显微手术器械进行耵聍取出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耵聍均一次性取出,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耳内镜与耳科显微手术器械治疗外耳道耵聍栓塞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耳内镜下 外耳道耵聍栓塞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根尖保留与截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相关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根尖周病患者8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根尖保留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根尖截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牙槽骨骨密度达到22.69±3.75mg/cm,新生骨高度达1.91±0.17mm;治疗半年后,牙槽骨骨密度达33.21±4.12mg/cm,新生骨高度达4.41±0.43mm。两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根尖周病采用根尖保留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根尖周病 根尖 保留 截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近几年护理学发展的一大重要进展,是国内外护理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是医院为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是更进一步加强完善护理质量监督管理和持续改进机制的评价,以社会的现代医学方。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病人护理中应用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观的实验进行研究,以此促进医院护理管理的持续发展。方法将在我院妇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二年住院治疗的40例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20例患者。一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持续改进。通过二年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结果发现经服务护理持续改观的一组,在专科评分、基础质量评分、护理文书质量、患者满意度调查四个方面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另外一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通过护理不断的改观,以病人为中心,与病人要结成良好关系,在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护理中效果较好,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增进提高了医院护理效率,提高了病人的认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护理质量 子宫肌瘤 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护理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高龄患者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吸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并确诊的164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高龄患者作为观察和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超声乳化吸术,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超声乳化吸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64患者手术过程中未发生视网膜出血以及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其中46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轻微葡萄膜炎症状,21例患者前房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性渗漏,13例患者术后人工晶体表层形成渗出膜,通过使用散瞳药物以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后,以上症状在3周内消退。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视网膜脱落、角膜失代偿以及驱逐性的脉络膜出血等相关术后并发症。结论利用超声乳化吸术治疗高龄患者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适合作为临床治疗该病症的优选方案。

  • 标签: 超声乳化吸除术 青光眼 高龄患者 合并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治疗皮质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研究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皮质性白内障患者140例(280只患病眼睛)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280例皮质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者(140只患眼)。研究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皮质性白内障方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治疗皮质性白内障对于改善患者的视力有比较明显的积极作用,有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病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皮质性白内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我国精神病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强、档案管理机制和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硬件建设不够以及档案队伍建设不够等问题,提出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必须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档案工作队伍,确立以利用、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指导思想。

  • 标签: 精神病医院档案 医疗档案管理 医疗档案意识
  • 简介:摘要由于激素类药物仅作用于相应的肿瘤组织,对一般增殖迅速的正常组织不会产生抑制作用。本文主要结合糖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抗肿瘤药物毒性及其防治。

  • 标签: 激素类 抗肿瘤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Ⅰ、Ⅱ手术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30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我科室病房装有空气消毒机,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手术切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是伤口暴露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切口细菌培养、换药次数、住院天数等。结果观察组切口红肿12例、甲级愈合146例、细菌培养阳性10例、换药次数(2.4±0.7)次、住院天数(6.8±1.5)d;对照组切口红肿11例、甲级愈合138例、细菌培养阳性13例、换药次数(6.3±2.1)次、住院天数(8.4±1.9)d;两组患者在切口细菌培养、切口红肿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具备空气净化条件的心胸外科病房对Ⅰ、Ⅱ手术切口采取伤口暴露为主的护理方法有利于病人伤口愈合。

  • 标签: 暴露疗法 手术切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强阿片与姑息性化疗联合强阿片治疗肺癌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选择吗啡、芬太尼为强阿片类药物,选择替吉奥为姑息性化疗药物。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姑息性化疗联合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肺癌患者食欲、睡眠、疼痛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的临床治疗中,强阿片类药物与姑息性化疗的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姑息性化疗 强阿片类药物 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小梁切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120例闭角型青光眼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分别为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力水平、眼压、前房深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以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方案的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其对于患者眼压的降低、视力水平的提高等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病灶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瘤疗效分析。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14例子宫腺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切病灶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服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病灶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瘤疗效显著,有利于痛经的缓解,加快术后恢复,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子宫腺肌瘤 腹腔镜下病灶切术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三环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及NE的再摄取,增强中枢5-HT及NE能神经的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在肝微粒体内被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羟化和去甲基化代谢。临床上发现抑郁症病人服用小剂量去甲替林即出现明显的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

  • 标签: 三环类 抗抑郁药 中毒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舒适护理在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行超声乳化吸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12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舒适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与对照组患者(2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行超声乳化吸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舒适护理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舒适护理 高龄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从多角度加强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积极寻求护患之间的良好配合,力求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术后 护患配合
  • 简介: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一新型社团——求职社团也在高校中悄然兴起,并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关注。

  • 标签: 就业压力 社团 求职 高校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Ⅰ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的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Ⅰ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及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我院Ⅰ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预防用药天数及切口感染率分别由2012年的57.63%、2.12天、1.5%,下降到2014年的31.64%、1.73天、0.37%,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Ⅰ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综合干预,临床用药明显规范。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预防性用药 切口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