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3月行结肠镜检查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将2015年4月-2015年8月行结肠镜检查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采取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实施与检讨、标准化等,对QCC活动前后两组患者比较肠道准备合格。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合格96.23%,对照组肠道准备合格71.70%,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的作用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合格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凝血检验已经广泛应用到血栓与出血性疾病的筛查与诊断,疗效观察及病人术前术中凝血监测等诸多方面,其结果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对检验标本的规范化,减少凝血检测中的人为误差,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检验报告,减轻病患的医学风险。

  • 标签: 凝血检验 标本准备
  • 简介:  用"没有感觉""找不到北"形容当前大学生求职的现状并不为过.日前,"2006就业与创业首都高校巡回讲座"在北京一些院校举办时,"如何在求职前周密准备"是众多学生向到场专家咨询的热点问题之一.……

  • 标签: 作好准备 前作好 求职前
  • 简介:摘要出院准备计划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是延续性护理的其中之一,居家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于患者出院后定时上门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服务。出院计划是由来自本院各科室的专业医生及两名护士,总共5人组成一个团队,患者入院后收取患者的信息并建立针对性的健康档案,随后将患者住院时和出院后的方案拟定完善。有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出院准备计划能有效提高患者院后自主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 出院准备计划 居家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增强CT的胃肠道准备进行探析,同时探析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210例腹部增强C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210例腹部增强C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做好检查前胃肠道准备以及护理配合措施;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以上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腹部增强CT患者做好胃肠道准备以及护理配合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以及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腹部增强CT 胃肠道准备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痔疮手术术前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今后为临床痔疮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中提高肠道清洁度及增加患者舒适感。方法选取住院痔疮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方法,观察组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下行相关检查指导,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相关知识教育由专科护士负责,采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和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结肠准备的清洁度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BBPS评分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痔疮手术前患者肠道准备的知识宣教,有利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化,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促进肠道准备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思维导图 痔疮手术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顺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我院科室收集我科室的孕妇共200例进行研究,她们的年龄在21~34岁之间,平均为27岁;孕周在37~42周之间。结果通产妇在经过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其顺产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结论对产妇积极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其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以及产后出血,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 标签: 规划化服务 全程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性肺炎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的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通过配合积极治疗,控制住了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12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通过积极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合理的饮食,及时的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复发

  • 标签: 小儿 支气管肺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全切术前不同阴道准备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术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4例,I组患者术前行碘伏冲洗,Ⅱ组患者术前行碘伏擦洗,Ⅲ组换术前先行阴道上药,然后再行碘伏擦洗,并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三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三组患者阴道准备后白带杂菌及白细胞阳性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47±2.25)d,Ⅱ组为(10.24±2.05)d,Ⅲ组为(8.14±1.75)d,Ⅲ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I组、Ⅱ组(P<0.05),三组患者的白细胞异常、体温异常及阴道残端感染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前先行阴道上药,再行碘伏擦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阴道准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对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的影响,以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清洁肠道准备的方法。方法将142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患者先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付3/日”提前准备肠道三天,行电子结肠检查前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4付”清洁肠道,对照组行电子结肠镜前直接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4付”清洁肠道,分别观察肠道准备情况、检查成功率、患者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的清洁效果优良,电子结肠镜检查成功率100%;对照组电子结肠镜检查成功率91%,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提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付3/日”后再服用大量泻剂清洁肠道更为有效、并且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腹胀感,电子结肠镜检查成功率高。

  • 标签: 老年患者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科学的迅速发展,剖宫产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青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制约手术技术的安全性保障、孕妇及其家属单方面的意愿倾向以及医生超负荷的心里压力。本文依据临床的事实考证,分析了导致提高剖宫产的原因,以便于孕妇、家属以及医生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综合考虑埋下伏笔。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人文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术前准备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200例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术前准备及影响因素。结果准备不充足占总比例62.5%;172例到达回盲部,回盲部插镜95.5%;64例患者具有结肠息肉,息肉检出为35.8%。结论对老年患者增加宣传次数、护士巡视、宣教形式、饮食量适中指导,进行一定的临床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结肠镜检查确诊

  • 标签: 老年患者 结肠镜检查 术前准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健康教育在提供预防接种知识知晓以及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迪庆藏族自治州2000例儿童家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这2000例儿童家长实施健康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对其接受健康教育前以及健康教育后的接种知识知晓、计划免疫接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健康教育之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以及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均明显较健康教育前提高(P<0.05)。结论为儿童家长实施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可促进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了解的提高,同时可以将计划免疫接种几率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效果、致残、病死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急诊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一体化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61例患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综合指标(急诊停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急诊转至手术时间)均比较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72%,致残为1.64%,病死为1.64%,并发症发生为4.92%,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0.33%,致残为11.48%,病死为8.20%,并发症发生为18.03%,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实施一体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提升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病死和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尽快转危为安。

  • 标签: 急诊 严重创伤 一体化护理 病死率 致残率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30例,在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药物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一例死亡病例,得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加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