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7年1月1日-2017年11月2日期间的肠道感染患者,将110例患者的肠道感染大肠埃希氏菌检验得到的大肠埃希氏菌110株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和观察组(微生物检验),55株/组。对比两组的研究数据。结果观察组轻度感染率(43.64%)比对照组高(P<0.05),中度感染(40.00%)与对照组数据相近(P>0.05),重度感染(16.36%)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肠道感染患者经微生物检验后选择适当的药物,可对疾病感染起到预防控制作用。

  • 标签: 疾病预防 微生物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洁净手术室空气微生物状况,探讨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及采样布点。方法按照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分别采用沉降法和浮游法对不同洁净级别的手术室空气进行采样检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共检测20间洁净手术室,Ⅰ、Ⅱ、Ⅲ、Ⅳ级洁净手术室沉降菌浓度和浮游菌浓度合格率均为100%,Ⅰ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区和周边区洁净度合格率分别为95.00%和85.00%,其他洁净手术室洁净度合格率均为100%。减少监测点数后沉降菌浓度和浮游菌浓度均在合格标准范围内,且与标准布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洁净手术室空气微生物指标合格率高,减少微生物采样点数实际可行。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空气微生物 沉降法 浮游法 布点
  • 简介:摘要生物制药产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它主要用于当下医学顽疾的治疗,有很大的优势,对于医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面临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先阐述了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又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

  • 标签: 生物制药产业 发展现状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金银咽炎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1106、1107”项下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结果金银咽炎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增加稀释倍数(1100)后,明显消除了抑菌性;常规法检查霉菌和酵母菌,回收比值均在0.5~2.0;控制菌的检查采用常规法。结论本方法确立了金银咽炎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为制定微生物限度标准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金银咽炎颗粒 微生物限度检查 常规法 稀释法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且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生物标志物可能作为评价房颤患者危险分层的工具,并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以预防中风、大出血和死亡率。本文将对生物标志物在房颤房颤患者危险分层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房颤 危险分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住院患者采用微生物检验对其感染的监控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住院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实施微生物检测监控其感染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出现的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8.58%,对照组患者感染率42.86%,对照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住院患者采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对感染情况进行监控,可使感染率有效降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治疗效果。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住院患者 感染监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医院感染检测中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方法和作用。方法随机选择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所有66例患者中共有87株细菌,其中大部分来自于伤口分泌物,其次为呼吸道、血液、尿道、胆汁和腹腔引流液等部位。而所有87株细菌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雷菌属,在分离菌株中所占据的比例分别为21.4%、16.4%、14.6%、10.3%。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后,有62例(93.94%)患者治愈出院,另外4例患者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结论在进行医院感染检测过程中,通过临床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的了解和掌握感染微生物种类,然后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医院感染检测 临床微生物检验 作用
  • 简介:摘要神经胶质瘤是一种恶性的颅内肿瘤,其来源于神经上皮细胞的癌变所致,也是最常见和病死率最高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其发生、转移与肿瘤血管的新生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关于神经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是关于病人的预后依然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所在,研究者一直尝试从分子角度对胶质瘤的病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提供胶质瘤的诊断标志物和特异治疗靶点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方向,但是成效并不显著。在此,本文将针对神经胶质瘤的临床治疗及其预后进行总结性的归纳和综述,为神经胶质瘤的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神经上皮 辅助治疗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46例偏瘫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机电生物反馈方式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一个月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MBI分数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方式治疗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偏瘫患者 下肢功能 机电生物反馈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 简介:摘要医用化学是高等医学类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它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医学相关的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就医用化学创新教育中的教学特点出发,并结合目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医用化学 创新教育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分析。方法抽选本院2014年至2015年期间的临床标本进行研究,所有标本的微生物检验均由具备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检查人员进行,同时将标本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同2013年至2014年期间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对比。结果2014年至2015年呼吸道标本与非呼吸道标本阳性率均明显较2013年至2014年低,P<0.05。结论检验临床中不同的微生物指标,可以对流行病发展的情况及时了解,且可以将可靠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将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儿各20例,对照组不予以生物检验措施,直接依据患儿家属口述及临床经验进行给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生物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予以科学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经给药后的总好转率为95.00%,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中予以微生物检验对于质量控制的结果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44种中药,应用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并同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对比。结果局部直线筛选法可有效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效果与HPLC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经济和有效,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局部直线筛选法 中药 非法添加化学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化检验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76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生化检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组生化检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灵敏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检测准确率高,可减少误诊现象,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生化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该医院的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2016年间的1050例临床不同类型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呼吸道标本、各类非呼吸道标本),分为2014-2015和2015-2016两个时间段,所有研究标本均按照检验时间前后顺序,并回顾性的对其进行阳性率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除粪便标本外,其余各类标本在2014-2015时间段明显低于2015-2016时间段,(P<0.05)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仔细分析各类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发生情况,提高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和诊断水平,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也为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提供有效帮助。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阳性率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布与耐药性。方法搜集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0月门诊与住院483例患者标本,利用西门子微生物软件鉴定系统对药敏结果进行判定。结果分离培养出的483株细菌,其中有318株革兰阴性菌,占65.84%;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最高,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率最高的为亚胺培南,革兰阳性菌中耐万古霉素菌株没有分离出来。结论临床科室需要按照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细菌耐药情况科学利用抗菌药物。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与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接诊的200例医院感染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未经过微生物检验,盲目性控制感染,医护人员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结合检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率91%,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率77%,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微生物检测法应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其检测结果可以为医务人员的治疗提供准备的参考依据,实现对感染的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控制 应用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临床不同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因素,以为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1日—2016年10月31日在我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1260份标本为观察组,2016年11月1日—2017年4月30日的1140份标本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情况。结果研究组中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非呼吸道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标本不规范、保存及运送不规范、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是影响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主要因素,临床检验过程中,应针对上述因素给予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中阳性率结果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及2016年1月-12月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标本共6760份,将其根据标本类型进行分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按照标准化操作检验,计算其阳性率。结果在所检验的6760例标本中,阳性率最高的标本为脓液标本。其次阳性率较高的标本为尿液标本,呼吸道标本相对较低、血培养,大便标本最低。在时间段上,2016年总阳性率比2015年高,两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性率结果在不同临床标本和不同时间段微生物检验中的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对不同临床标本和不同时间段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比较与分析,严格规范标本采集,提高临床诊治效果,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不同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