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分娩过程中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产妇进行产钳助产的产妇15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对两组产妇分娩的并发症发生比率以及新生儿娩出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结合产钳助产分娩其新生儿和母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结合产钳助产分娩对产妇的影响较小,同时避免产伤,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从而降低产妇的剖宫产比率,值得在临床产科推广应用。

  • 标签: 产钳助产 剖宫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妇胎头双顶间径在骨盆坐骨棘平面实施低位产钳助产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入住我院生产产妇行低位产钳助产,同比观察分析比临床其他手术方式疗效好,患者恢复快,产褥感染、出血、中产道损伤等发生情况均有所降低。结果对于产妇采用低位产钳助产可以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该手术同时对患有产妇患心脏病、胎儿窘迫、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情况比其他手术有优势,临床使用率较高。结论低位产钳助产的正确应用能降低手术风险,同时确保母婴安全,为产妇的顺利生产保驾护航,该手术患者中出血少、产褥感染率降低,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低位产钳术 剖宫术 阴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钳助产的应用指征及对母儿健康的影响,探讨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8例施产钳助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26例上钳一次成功。2例上钳2次成功。结论产钳助产是第二产程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由于其使用有一定难度对母婴有一定的“风险”应引起同行的重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位产钳助产在产科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产科接收的600例产妇随机等分为两组,为参照组行剖宫产手术分娩,针对研究独实施低位产钳助产分娩。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指标、产褥感染发生率指标,以及软产道出血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头皮血肿发生率指标,以及窒息发生率指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低位产钳助产在妇产科临床中的运用,能取得较好结果。

  • 标签: 低位产钳助产术 剖宫产手术 产科分娩 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位产钳的临床操作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产钳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母体会阴Ⅰ~Ⅱ度列伤5例,Ⅲ度列伤1例,尿潴留1例,产后出血1例,无宫颈列伤。新生儿轻度窒息4例,重度窒息1例,面部皮肤产钳压或擦伤2例,血肿1例。结论产钳产科中阴道助产的重要手术,握好产钳的适应证与使用技巧,对母儿损伤可以降低至最低限度。

  • 标签: 低位产钳术 临床操作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钳助产对母婴的损伤处理方法及预防。方法对我院行产钳分娩的产妇26例,对助产过程中对母儿带来的损伤处理及预防进行分析。结果产钳术后24小时出血300~400ml才12例,400~500ml者2例。宫颈列伤2例,软产道侧切口延列伤8例,切口感染1例,尿潴留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颜面部擦伤3例,颅内出血1例。结论对产钳术后产妇,新生儿应常规仔细检查。对损伤部位、深浅与临近组织器官的关系,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并估计预后。

  • 标签: 产钳术 损伤部位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钳助产会阴切口的皮内连续缝合与经皮间断缝合效果进行临床比较。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共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产钳助产分娩的产妇共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间断缝合方法,观察组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3.7±7.5)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7±8.3)min,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2.7)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7±1.3)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钳助产会阴切口临床治疗中,经皮间缝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皮内连续缝合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钳助产 会阴切口 皮内连续缝合 经皮间断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及其助产模式对不良妊娠结局(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妇产科采用新产程标准及其助产模式进行分娩的10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旧产程标准的10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钳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采用新产程标准及其助产模式后,显著降低患者的产钳助产率和中转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助产模式 产钳助产 中转剖宫产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第二产程异常产妇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03月—2018年03月于我院就诊的第二产程异常的产妇,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急诊剖宫产,观察组采用产钳助产,对比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不会对产妇造成很大的影响,新生儿的重度窒息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第二产程异常的产妇,通过产钳助产可以有效的解决头位难产的情况,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产程,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第二产程异常 产钳助产 急诊剖宫产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产钳的临床应用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行低位产钳产妇46例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记录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结果在产妇并发症方面,本次所有产妇均成功分娩,9例产妇有并发症出现,占19.56%。其中5例产妇阴道裂伤,2例产妇产后出血,2例产妇宫颈裂伤,1例产妇感染;在新生儿并发症方面,本次助产新生儿中,8例新生儿窒息,其中2例新生儿属于重度窒息,发生率17.4%,7例新生儿面部存在有擦伤,发生率15.2%,4例新生儿头皮存在血肿,占8.7%,未出现严重母婴并发症。结论低位产钳能够实现对母婴健康的有效保护,应用地位产钳,严格控制低位产钳适应证,选择经验丰富临床医师,做好头盆位置判断,可以在保证母婴安全前提下实现对分娩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有效控制。

  • 标签: 低位产钳术 应用 母儿 影响
  • 简介:摘要采用气囊扩张宫颈、阴道加速产程进展是目前国内研制的非药物性助产方法。使用气囊扩张宫颈及阴道,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气囊助产 产前阵痛 缩短产程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工破膜引产与气囊扩张助产的手术步骤和手术方法。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书籍,总结人工破膜引产与气囊扩张助产的手术步骤和手术方法。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实施正确的引产和助产对分娩的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引产 助产 步骤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阴道助产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收治的12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行剖宫产,观察组产妇行阴道助产。系统观察两组疗效及胎儿窒息情况、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t=4.26,P>0.05),窒息率低于3.33%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t=0.86,P>0.05);(2)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但二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t=0.75,P>0.05);(3)观察组围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χ2=5.12,P<0.05);(4)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20%(χ2=6.72,P<0.05)。结论阴道助产较剖宫产更能有效提高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疗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母婴并发症,安全性好。

  • 标签: 剖宫产术 阴道助产 足月妊娠临产胎儿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产妇采用助产助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产科病房接收的产妇20例,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10例,行常规产科护理;护理组共1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助产助产护理。观察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护理组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HAMD评分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产妇采用助产助产护理有助于改善其分娩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产妇 助产士 助产护理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院机构也在不断的发展,助产士护理作为医院比较重要的岗位之一,其对于产妇的分娩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针对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做一个全面的研究与分析。目的详细的研究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主要的方法是选取我院2017年3月份到2018年4月份在我院所分娩的100名产妇进行相关的分析,并且将着一百名产妇分为两组,一组为5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本文的结果主要是助产士护理能够使用一定的专业知识降低产妇在分娩的时候的出血量,并且能在一定的基础上提高产妇在分娩的时候是自然分娩,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有着极大的临床价值,对于产妇的健康同时也有着一定的重要性。

  • 标签: 助产护理 产妇分娩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对产妇助产护理中运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产妇,依照门诊登记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9)运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对照组(n=9)运用传统助产服务模式。评价与对比两组的分娩指标、阴道分娩、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阴道分娩、新生儿Apgar评分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对产妇助产护理中运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可缩短产程,有效预防与控制产后大出血,改善新生儿结局。

  • 标签: 产妇 助产护理 温馨助产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应用在产妇助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分娩产妇中选取50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5例。对参照组行常规助产护理,对实验组行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分析50例产妇的顺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产妇的顺产率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相比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4.00%较高,组间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将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应用在产妇助产护理中,获得较优的分娩结果,将新生儿的质量予以提升。

  • 标签: 温馨助产服务模式 产妇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促进自然分娩中采取助产士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数据统计以不同护理模式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64例单胎头位妊娠产妇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分别纳入32例产妇,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助产士心理护理,分析且对比两组单胎头位妊娠产妇的护理差异。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单胎头位妊娠产妇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对比参照组对应数值,P<0.05,统计学存在检验分析意义。结论将助产士心理护理应用在自然分娩中存在显著效果,可提升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助产士 心理护理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乳酸水平与足月临产胎儿宫内窘迫阴道助产干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胎儿宫内窘迫产妇117例,给予阴道助产干预治疗,同期收集117例无胎儿宫内窘迫产妇,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血清乳酸水平差异。并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有无进一步比较新生儿血清乳酸水平差异。结果宫内窘迫组新生儿脐动脉血、脐静脉血和末梢血血清乳酸水平均高于非宫内窘迫新生儿,经治疗有效组其上述血清乳酸水平均低于无效组,而治疗后存在并发症新生儿上述血清乳酸水平均高于无并发症组,分别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低的新生儿乳酸水平与足月临产胎儿宫内窘迫阴道助产干预后良好的预后结局相关。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