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对口腔粘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需实施口腔粘膜清洁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0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漱口,观察组使用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漱口,比较两组患者口腔粘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粪肠球菌以及变异链球菌杀菌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口腔粘膜进行清洁过程中,通过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微酸性 次氯酸电解水 口腔粘糢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嗜酸性肉芽肿病多血管炎(Eosinophilicgranulomatosiswithpolyangiities,EGPA)的认识,总结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改善预后。方法对2012年~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例EGPA患者及同期中国知网发表的临床诊断为EGPA的4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1例患者中,男27例,女24例,男女比例为10.89。患者以呼吸系统(92.2%)受累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肺部浸润、哮喘和鼻窦异常,其后依次为神经系统(47.1%)、泌尿系统(41.2%)、皮肤(33.3%)、心血管系统(29.4%)、关节肌肉系统(21.6%)、消化系统(11.8%),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0%者49例(96.1%),p-ANCA及c-ANCA阳性率分别为69.6%和2.2%。91.1%患者双肺受累,影像学以磨玻璃、实变影、和结节影为主要表现。34例患者完善病理检查,组织来源分别为肾脏(14例)、肺脏(7例)、皮肤(6例)、肌肉(4例)、鼻黏膜(2例)、神经(1例),其中27例有阳性结果,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炎和肉芽肿改变。结论EGPA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该病早期对激素治疗效果好。提高对本病认识,实现对EGPA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可显著改善预后。

  • 标签: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临床分析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含半胱氨酸型酸性蛋白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出30只体重为140~180g的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正常对照组进食普通饲料,高脂组予以膳食配方。8周后进行钳夹技术检测其相关指标。结果喂养8周后,高脂肪膳食组大鼠GIR60-120较对照组降低48%(P<0.01),即机体出现严重的IR。体重(BW)、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5%、14%、17%(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较对照组低27%(P<0.05);免疫组化分析发现在高脂肪膳食诱导的IR大鼠脂肪组织中,SPARC表达的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Western印迹杂交和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进一步证实,高脂组大鼠脂肪组织SPARC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75%,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84%。结论SPARC可能参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