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化疗相关呕吐(CINV),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患者感受最痛苦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的恶心呕吐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极大危害,降低化疗的依从性,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对患者CINV症状进行系统管理,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肿瘤患者化疗相关呕吐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期性恶呕吐患者化疗胃肠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5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入组标准为已经历过1或2个化疗周期,且无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癌症患者。将存在预期性恶呕吐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包括相一致的药物治疗,干预组额外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共138例发生预期性恶呕吐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入选,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恶心呕吐情况分级略有改善但无显著差异存在(χ2=4.877,P=0.181),而干预组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χ2=23.495,P=0.00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预期性的恶心呕吐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针对患者病态的心理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化疗过程中伴发的胃肠道反应,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同时又有益于疾病治疗,不失为一种切实有效的专科护理方法。

  • 标签: 护理干预 预期性恶心与呕吐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预防和减轻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把8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结果化疗后第1、3、5天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化疗 恶心呕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是肿瘤化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如何改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问题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近年来,运用中医外治护理技术防治CINV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中医外治护理技术防治CINV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 标签: 恶心呕吐 化疗 中医外治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85例做回顾分析,统计患者疾病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恶心呕吐症状出现的原因分析。结果85例患者以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肠炎疾病类型居多,各自占32.94%(28/85)、24.71%(21/85),与其他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较多,以急性胃肠炎、反流性食管炎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最为明显,应注意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28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且发生恶心和(或)呕吐的128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诱发恶心呕吐的病因,继而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帮助。结果128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恶心者128例(100%),病因以食管炎11.7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0.93%为主;发生呕吐者120例(93.75%),病因以反流性食管炎13.28%、胆结石11.7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1.72%、急性胃肠炎10.93%为主。结论恶心呕吐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多种多样,准确掌握患者病史、仔细诊查并结合检查结果将有助于降低揭示出恶心呕吐的真实病因。

  • 标签: 消化内科 住院患者 恶心 呕吐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旨在寻找导致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致病因素,并采取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与措施。方法本文选取了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消化内科的治疗的130例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个大组。对于每一位患者,在其入院接受治疗伊始,我院医护人员均耐心细致的询问患者的发病原因与症状发展演变的情况。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患者本人的主要临床诉求,给予临床检查,并对制定具体治疗措施。总体分析了130例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研究其诊断结果,临床治疗措施及临床疗效。结果对观察组患者根据导致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症状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有效率高达100%。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常规治疗办法进行治疗,有效率为87.6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师对产生恶心呕吐症状的消化内科患者饮食情况、用药史、发病史进行了解、分析,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确诊。给予不同的患者实施不同的用药与治疗,从而显著性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

  • 标签: 恶心呕吐 消化内科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角度治疗用于预防全麻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A全凭静脉麻醉组(丙泊酚静脉持续泵入维持麻醉)使用止吐药,B吸入麻醉组(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使用止吐药,C全凭静脉麻醉组不用止吐药,D吸入麻醉组不用止吐药。观察每组患者手术时间、镇痛药用量、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A、B、C组术后24小时内PONV发生率低于D组,A组与B组相比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多角度治疗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效果最佳,丙泊酚静脉全麻PONV发生率低于异氟醚吸入麻醉

  • 标签: 术后恶心呕吐 腹腔镜 多角度治疗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疗相关药物肝损害采用保肝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4月—2018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化疗相关药物肝损害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患者共有3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5626,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相关药物肝损害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可将其广泛推广。

  • 标签: 化疗 相关性药物肝损害 保肝药物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敷贴在防治白血病化疗呕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我院5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敷贴来防治化疗恶心呕吐,分析干预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28.00%,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且在中药敷贴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敷贴在防治白血病化疗呕吐中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中药敷贴 白血病 化疗 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麻醉诱导前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10mg是否可以有效地降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自控镇痛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方法ASA分级I~II级,择期行全麻下经腹子宫全切术的病人80例,所有病人静脉使用芬太尼自控镇痛。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各40例,实验实施者和数据采集者均不知道具体的分组情况。所有病人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2ml溶液(在D组则为地塞米松10mg,在N组则为生理盐水2ml)。术毕待患者Aldrete评分达9分以上时送回病房,同时接上自控镇痛泵。在手术结束后1h、4h、8h、24h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PONV进行评分,记录PONV的发生的例数和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麻醉诱导前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10mg可以有效地降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自控镇痛的病人PONV的发生率(P<0.05)。结论地塞米松预防性给药可以显著减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发生的次数和程度,方法简单可行,值得在术后自控镇痛病人中应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病人自控镇痛 术后恶心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吸烟人群牙周患病状况,更好的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方法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到银川市口腔医院牙周科口腔检查的吸烟人群,由专业的口腔科医生采用口内直视法和牙周探诊法检查。结果吸烟者牙周状况差,但牙龈探诊出血少。25~34、35~44、45~54、55~65四个年龄组中,牙龈出血检出率分别为28.35%、35.27%、37.56%、40.76%,患牙周病人数分别为69.87%、74.36%、81.27%、88.97%。结论吸烟者牙周状况差,但牙龈出血情况反而不太明显。可能与烟中的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改变,烟雾的高温和化学成份长期刺激使牙龈上皮角化层增厚有关,导致血流量减少,减少出血情况,因此会引起患者忽略病况,未能及早就医,牙周病就愈加严重,导致牙齿松脱。

  • 标签: 牙周病 牙龈出血 牙结石 吸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营养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产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60例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选择6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孕期营养情况及其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中产前抑郁、产前焦虑、孕期体重增加20kg以上以及体重指数达到23以上所占比例更高,且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产前抑郁、产前焦虑、孕期增重和超重与肥胖等均为孕期营养和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对于两者的影响程度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期营养是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率的主要因素,因而加强产妇孕期营养管理,有助于其产后抑郁发生率的降低。

  • 标签: 孕期营养 产后抑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卒中相关肺炎为患者入院时并未发生肺部感染,而在卒中发病后引起的感染性肺部炎症。该类疾病为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对患者的康复进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几年随着预防医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卒中相关肺炎的预防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卒中相关肺炎的预防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康复医学治疗措施、合理用药、护理支持措施以及加强卒中有创治疗管理等几个方面的预防手段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卒中 相关性肺炎 预防 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及急救水平的不断提升,机械通气在危重病的的抢救中发挥着积极的治疗作用,呼吸机相关肺炎成为了机械通气过程中最为常见且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因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为ICU医护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本文就近几年关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等新进展进行总结探讨,以便引起广大ICU医护人员的重视以达到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从而提高ICU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关因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相关的折内障碍诊治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年龄相关白内障患者60例临床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积极有效的护理,患者住院时间5~8天,护理工作落单度情况,满意42例,较满意17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8.33%。结论对年龄相关白内障患者指导相关白内障碍知识,术后视力得到提高,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对并发症能急时发现并处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呼吸机相关肺炎是一种典型的机械通气并发症,是指接下通气治疗48h后至拔管后48h内出现的肺部感染,是医院的获得性肺炎(HAP)的重要类型,其中MV≤4d内发生的肺炎为早发性VAP,≥5d者为晚发性VAP。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病人病情危重,大多需要辅助机械通气,近期有研究发现1,在ICU病房中呼吸机的平均使用率为27.1%,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为16.3%,患者一旦发生VAP,易造成脱机困难,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导致死亡。本文针对近年来VAP的病因、预防及护理研究发展如下。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气管插管 重症监护 护理
  • 简介:摘要在社区医院与各类医院机构之中,都普遍存在着失禁这种问题,失禁问题的存在不仅会使患者发生压疮或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增加,还会使患者不得不接受更长时间的护理,使其住院时间被迫延长。虽然失禁相关皮炎在临床表现上与压疮相似,压疮的发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失禁相关皮炎有关,但是二者在护理上依然存在着不同,本文以失禁相关皮炎作为研究对象,试总结其护理研究进展。

  • 标签: 失禁相关性皮炎 护理 研究进展 预防
  • 简介:摘要随着呼吸机在ICU的普遍使用,使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极大地降低,但呼吸机相关肺炎又成为常见并发症,并且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关键,是有效地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规范各项操作,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本文就近年来,临床护理人员在防治呼吸机相关肺炎、落实护理策略,降低其发病率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认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和护理。

  • 标签: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