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综合超声心动图多项参数的心衰超声指数评价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HFNEF)患者的心功能。资料与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心内科HFNEF患者60例(HFNEF组)和正常门诊患者60例(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采用心衰超声指数进行评分,并将该评分与同期NT-BNP检测结果及纽约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心衰超声指数在HFNEF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的心衰超声指数值分别为2.11±0.90、3.34±0.97、5.33±1.60。相关性分析表明心衰超声指数与NT-BNP高度相关(r=0.92)。结论心衰超声指数能够准确判断心力衰竭分级,且与BNP具有良好相关性,是判断心力衰竭病情及预后的理想指标。

  • 标签: 心力衰竭,心衰超声指数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创伤指数(TI)在急诊创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急诊创伤病人应用创伤指数(TI)评分进行严重程度评估,追踪其伤情、去向和1月内预后,统计分析创伤指数(TI)评分与患者伤情、去向、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按TI评分划分轻度伤组65例,重伤组53例,严重伤组12例,极严重组6例;普通病房住院人数57例,转上级医院ICU住院人数19例;一个月预后1月后存活人数108例,病死人数8例。结论创伤指数(TI)评分分值与急诊创伤患者伤情、收住院、转上级医院、病死呈正相关,有区分急诊创伤患者可能存活和可能死亡的能力,适用于对急诊创伤患者快速临床严重程度评估,尤其是对合理分流创伤患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创伤指数(TI) 急诊创伤 严重程度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的生物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护理方法进行集体的讨论和研究。结论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患者人数的增加,掌握对肿瘤患者的护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侧输尿管积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侧输尿管积水患者按仰卧位或侧卧位侧腰部作冠状切面,行俯卧位脊柱肾区纵向扫查,仰卧位下腹部探测,嘱患者适度充盈膀胱,空腹及排便后检查,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时先找到积水的肾盂,沿肾盂找到输尿管,并向下追踪观察至膀胱。结果本组42例侧输尿管积水患者,输尿管结石30例,其中,输尿管第一狭窄部结石11例,第二狭窄部结石10例,第三狭窄部结石9例;输尿管单纯不同程度积水12例,其中,输尿管狭窄3例,输尿管肿瘤2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上段不同程度积水,未探到结石及其他异常回声6例。结论B超检查侧输尿管积水的阳性率高,且能针对引起积水的原因做出病因诊断。在患者出现肾绞痛时行急诊检查,其确诊率更高;可动态观察病情,可重复性强,对患者无损伤;无痛苦,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优于X射线检查等。

  • 标签: 超声检查 输尿管 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查体者体质量指数与糖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99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GLU、体质量、身高、FINS,根据体质量和身高计算出查体者的BMI,并按照BMI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超重组、肥胖组和正常组,比较分组每组的GIU、FINS、ISI、HOMA-IR、HOMA-β情况。结果三组的年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的HOMA-IR、FINS和ISI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的HOMA-β、GLU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BMI与ISI、HOMA-IR、FINS、HOMA-β和GLU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65、0.62、0.63、0.31。结论随着BMI的增加,ISI越来越低,HOMA-IR越来越高。BMI与ISI呈负相关,与HOMA-IR、FINS、HOMA-β和GLU呈正相关。

  • 标签: 糖代谢指标 体质量 健康查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内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为采供血机构制备高质量的新鲜冰冻血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2袋血液,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8袋,分别于全血采集后的4h、7h、12h、17h将其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速冻后解冻测定并比较四组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另取4袋血液在全血采集后的7h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然后把每袋血浆都对半分成两袋,其中一袋直接速冻,另一袋在4℃冰箱中保存至采血后17h速冻,做配对比较。结果甲、乙、丙、丁四组凝血因子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且甲、乙、丙三组凝血因子Ⅷ含量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丁组未能符合要求;配对比较中,7h与17h速冻的血浆凝血因子Ⅷ平均含量相差18.7%。结论新鲜冰冻血浆在全血采集后越快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越高;在12h内制备完成的新鲜冰冻血浆尚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因此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时间应控制在全血采集后12h内。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制备时间 凝血因子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情况与意义。方法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IL和hs-CRP表达检测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6与hs-CRP含量分别为(122.34±14.24)ng/L和(7.82±2.84)mg/L,而对照组分别为(61.92±10.33)ng/L和(1.29±1.33)mg/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14.92±2.19)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和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08,0.394,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IL和hs-CRP都呈现高表达状况,且与神经缺损功能状况明显相关,可作为评估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标签: 颅脑损伤 炎性因子 白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与分次紧线术术后不同时间点创面肉芽组织中面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及创面愈合时间等研究,寻找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式愈合时间短于分次紧线术式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60名受试者分为持续张力紧线组和分次紧线组。以两组患者术后创面不同时间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及创面愈合时间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张力紧线组比分次紧线组治疗高位肛瘘创面愈合快,与其通过显著增加创面b-FGF水平,从而促进创面胶原的合成和上皮的生长,增加VEGF合成和释放,促进创面血管形成以修复创面有关,为今后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持续张力紧线术 高位肛瘘 创面修复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优化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减少护士护理书写的压力,提高急诊护理抢救记录质量。方法运用QCC工具,重新设计优化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并与旧版抢救记录对比。结果实施QCC活动6个月后,新旧两种护理记录单在书写及时性、记录差错率、及差错项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工具的运用,优化了急诊抢救护理记录,规范抢救记录,减轻急诊护士书写压力,也提高了急诊抢救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避免和减少因护理记录缺陷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 标签: QCC 急诊危重抢救护理记录单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单纯母乳喂养乳汁成分含量与产妇体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调查分析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40例产妇年龄、身高、孕前体重、产前体重、孕周、分娩方式、婴儿体重、性别、身长等,对比分析产妇体重增长与乳汁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产妇产前和孕前BMI满足方程产前BMI=9.036+0.873*孕前BMI,产妇体重指数增幅与乳汁成分中锌元素、钙元素、镁元素、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非脂肪固体呈正相关,与铁元素、铜元素和乳糖呈负相关。结论产妇体重指数增加与乳汁成分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控制产妇体重增加可保持乳汁成分含量的均衡性。

  • 标签: 单纯母乳喂养 体重指数 乳汁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2年3月~2014年8月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而有心律失常患者50例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50例心肌梗死未发生心律失常者为对照组,通过离心法对血清当中的炎症因子进行检测,确定炎症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病例组TNF-α、CRP、IL-18、IL-1β、血清淀粉样蛋白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后,选择机体炎症因子的测定对患者的病情预估和预后具有较大的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炎症因子 心律失常 外周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腔镜辅助技术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用切口腔镜辅助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及病人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切口腔镜辅助技术治疗乳腺纤维瘤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切口大小,从而利于手术后恢复,且临床治疗有效率高,故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和使用。

  • 标签: 单切口腔镜辅助技术 乳腺纤维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麦芽寡养胞菌的分布特征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01.01至2014.12.31在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嗜麦芽寡养胞菌,做好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结果分离到的179株嗜麦芽寡养胞菌主要分布为痰液137株(76.5%),血液15株(8.4%),尿液8株(4.5%)。该菌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区(30.7%)呼吸科(24.0%)和神经外科(17.3)。嗜麦芽寡养胞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对其敏感率较高分别为73.7%和60.7%。结论临床医生应对嗜麦芽寡养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有效控制嗜麦芽寡养胞菌的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嗜麦芽寡养胞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所以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 标签: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临床分布 抗生素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同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治疗的52例老年癫痫患者发作后24小时的脑电图以及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的52例门诊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以及脑电图异常等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P<0.05);其中癫痫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之间呈现着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等血清细胞因子是对老年癫痫患者病情产生很大影响的关键介质因子,其中脑电图改变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表达水平直接呈现着正相关性。

  • 标签: 老年 癫痫 脑电图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侧Cage椎体融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髓核摘除侧CAGE椎体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髓核摘除双侧侧CAGE椎体融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ODI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侧Cage椎体融合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安全性高。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髓核摘除 CAGE椎体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相关因子水平与彩色多普勒彩超联合评定小儿阑尾炎的临床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246来我院急诊的小儿阑尾炎疑似病例246例。所有患者分别给予血清相关因子sTREM-1、IL-16和TNF-α水平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二者联合诊断与各项诊断的效果差异。结果联合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彩超诊断和血清诊断,诊断错误率低于彩超诊断和血清诊断,分别经卡方检验,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诊断和血清诊断间诊断灵敏度和诊断错误率及三组诊断特异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相关因子水平与彩色多普勒彩超联合诊断小儿阑尾炎的临床准确率优于单独血清相关因子或彩超诊断。

  • 标签: 小儿阑尾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sTREM-1 IL-16 TNF-&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旋转推进瓣法治疗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侧不完全性唇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98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旋转推进法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健患侧鼻唇部对称性指标对称率及上唇与鼻部的主观满意评分。结果患儿术后健患侧唇峰口角距不对称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患儿术后健患侧鼻底宽对称率、健患侧鼻孔宽对称率、健患侧鼻孔高对称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医生对患儿鼻部和上唇的VAS满意评分(7.98±1.2)分,显示手术结果较为满意。结论改良旋转推进法治疗侧不完全性唇裂可初步改善患儿健患侧对称率,要得到更优的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精细手术治疗。

  • 标签: 单侧不完全性唇裂 改良旋转推进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涂布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的明胶海绵的贴补法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外伤性股膜穿孔的促进愈合的作用。方法将8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合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预防感染治疗,观察自然愈合。治疗组以涂布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的明胶海绵做贴补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鼓膜穿孔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43例中鼓膜穿孔愈合34例,穿孔愈合率79.1%,平均愈合时间约23.7天。治疗组43例鼓膜穿孔愈合42例,穿孔愈合率97.6%,平均愈合时间约11.6天。涂布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的明胶海绵贴补方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较自然愈合法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能有效缩短穿孔愈合时间,提高穿孔愈合率。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外伤性鼓膜穿孔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剂量国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入选2012.10至2015.06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68名患者,随机对照分为两组,给予注射国产rhEPO治疗,两组以次注射剂量不同,但每月总剂量相同,观察三个月。结果65例患者治疗后化验指标均好转、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相同。结论次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是安全、方便、有效的。

  • 标签: 重组人促红素 肾性贫血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钉棒固定术治疗胸椎结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1例胸椎结核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钉棒固定术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对患者术后12至24个月的随访中显示,患者病症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96%,所有植骨均呈现骨性融合,疗效突出。此外,手术结束后患者Cobbs角在0至14.7度,平均约为6.7度,与术前相比存在突出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钉棒固定术进行胸椎结核治疗,不仅效果突出,且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椎结核 经前路病灶清除 单钉棒固定术 疗效观察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