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失代偿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运用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实施抗病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普通药物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的LN、PCIII、HA、TBIL、AST、ALT、ChildPugh评分均比对照组优,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抗纤维化的效果很好。

  • 标签: 小剂量 利巴韦林 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 -2a 丙型肝炎 肝硬化 失代补偿
  • 简介:摘要肠道病毒EV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主要病原体,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是手足口病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疫苗的研发迅速,已有疫苗用于临床实验阶段。本文主要对全病毒灭活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减毒活疫苗的研发进展和存在的优缺点作一综述。

  • 标签: 肠道病毒EV71 手足口病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控制。方法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进行分析。结果针对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性特点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加强管理和经济投入,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结论病毒性肝炎目前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慢性及重型肝炎应合理用药。甲型肝炎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同时管理好传染源,必要时进行被动免疫等措施。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对乙型和丁型肝炎可采取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同时切断传播途径等预防措施。对丙型与戊型肝炎,因其疫苗研制困难很大,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对庚型肝炎目前认识尚不清楚,难以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但仍倾向于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RV)为双链RNA病毒,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RV感染不但能引起胃肠道症状,还能引起肠道外系统的病变。RV腹泻及RV血症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尚不完全明确。RV腹泻可能与肠道神经系统紊乱、肠道吸收功能失调、非结构蛋白NSP4、热休克蛋白hsc70、细胞胞间结构损害等有关,RV毒血症可能与RV通过血液或(和)淋巴播散或免疫因素有关。

  • 标签: 轮状病毒 婴幼儿感染性腹泻 病毒血症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在抗生素应用及补液、甘露醇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69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51例给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疗程7~14d,观察患儿7天好转率及发热、头痛、抽搐、呕吐、病理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7天好转率89.9%(62/69),对照组7天好转率72.5%(3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总有效率98.6%(68/69),对照组总有效率94.1%(48/51),差异性不明显;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有所缩短。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具有起效时间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应用 病毒性脑炎 阿昔洛韦/治疗应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建立孕妇保健手册中,有5例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通过对孕妇的追踪、调查、分析及收集临床资料,给予护理指导,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结果5例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未发生肝昏迷、DIC等并发症,孕产妇和婴儿平安出院。结论对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做好护理指导如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足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积极进行保肝治疗,避免服用损肝的药物,注意预防感染等,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检验结果,探讨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42例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者,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将20例中度脱水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2例轻度脱水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检验,评估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钾水平、血钠水平、血氯水平以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者会出现电解质失衡、脱水酸中毒,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纠正患者体内水、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帮助患儿及时恢复体液平衡,促进患儿痊愈。

  • 标签: 婴幼儿 急性轮状病毒肠炎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药物服用剂量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我院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入院治疗的30例患者组成观察组,并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入院治疗的30例患者组成参照组,参照组患者服用拉米夫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HBV和DNA水平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转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BV和DNA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且患者的血清转换水平也有了显著优化,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在抵抗乙型肝炎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在服用的过程中要把握患者的服用剂量。

  • 标签: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 剂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炎琥宁给予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炎琥宁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炎琥宁治疗后,其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充血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分别为(2.1±0.3)d、(2.9±0.2)d、(4.1±0.4)d、(1.5±0.3)d;治疗总有效率为91.17%;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炎琥宁给予临床治疗,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低等优势,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炎琥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4年的结核病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率为4.32%,男性占89.41%,年龄30~50岁占68.24%,农民占74.12%,文盲及小学占66.47%。结论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形势较为严峻,以青壮年男性、农民及文化程度低者居多,在结核病患者中进行HIV抗体检测有其必要性,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上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结核 艾滋病 感染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粪便轮状病毒检验结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根据。方法应用金标免疫层析法对265例婴幼儿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5例腹泻婴儿中,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为33.96%;轮状病毒感染的对象主要为1岁到2岁婴幼儿,占75%。结论加强腹泻婴幼儿大便中人类轮状病毒检测,对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婴儿 腹泻 轮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呕吐首发的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2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结果本组24例患者,19例患者痊愈,5例好转,患者出院后,3例患者复发,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险,需要加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控制病情,临床主要通过心电图表现、患者临床表现和患者病史给予诊断,治疗以抗病、中药治疗、保护心肌为主,并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

  • 标签: 呕吐 首发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与其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结果有63.2%患者的基因型为B基因型,36.8%患者为C基因型;B基因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9.2±9.4)岁,远小于C基因型患者(36.7±10.1)岁;C基因型在肝硬化患者和肝细胞癌患者中所占比例远高于在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中的比例;B基因型的HBeAg阳性率为55.7%,显著低于C基因型的72.8%;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患者的临床表型有很大的相关性,C基因型患者更容易发展成为严重的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在临床诊断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表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应用个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8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患儿均40例。其中对常规组患儿给予一般护理服务,对干预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服务,比较干预组与常规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发现,干预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与患儿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服务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早日康复,可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轮状病毒 小儿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4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高压氧治疗,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8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3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应结合全面、周到的护理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病毒性脑炎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10例出现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病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105例。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在常规的护理方式基础之上使用综合的护理方式,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105例患儿,痊愈64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6%;实验组105例患儿,痊愈72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病毒性心肌炎 患儿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病毒唑抗感染,治疗组采用炎琥宁加用蒙脱石散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显效率为68%;对照组显效20例,显效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轮状病毒 蒙脱石散 小儿肠炎
  • 简介:摘要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的统计数字相差悬殊。在发达国家有下降趋势,并且有中度和重度患儿增加及年龄加大的特点。例如日本近年统计发病率由1.5‰下降到1‰。据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在我国目前0~14岁肢体残疾儿童约有62万人,占所有肢体残疾的8.2%,脑瘫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据有关单位统计,国内脑瘫的发病率约为1.5~5‰。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0~6岁的脑瘫患儿共有31.4万,且每年以4.6万例的速度递增。其中,约有72.3%的患儿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52.4%的患儿需要通过机构进行康复1。临床发现绝大部分脑瘫儿为高危新生儿,其中超过一半为早产儿。

  • 标签: 脑性瘫痪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传染疾病的危险,因此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并滤除白细胞成为保障输血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MB-P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灭活过程中病毒滴度降低程度与光照强度和亚甲蓝浓度有直接关系,但亚甲蓝又存在致突变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在有效的亚甲蓝释放浓度下尽可能降低其残留量,同时还要保证不能过多地破坏血浆中的重要成分,需要通过加强对原辅材料和制备过程的联合控制,达到在提高病毒灭活血浆制备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的目的,目前该技术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因而如何有效保证该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及采取高标准高质量的控制措施极其重要。

  • 标签: 亚甲蓝光化学法 病毒灭活 血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冠心病(CHD)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且服用他汀类药物的4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分为HBV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用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HBV-DNA.随访6个月复查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470例冠心病患者中,伴HBV感染74例,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应用他汀治疗6个月后,各项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差异;感染组治疗前后HBV-DNA变化也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HBV感染的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 标签: 冠心病 他汀 乙型肝炎病毒